颈椎病的中医辨证治疗
颈椎病的中医辨证治疗主要包括风寒湿痹型、气滞血瘀型、肝肾亏虚型、痰湿阻络型和气血两虚型五种证型,可通过中药内服、针灸、推拿、拔罐及导引等方法综合干预。
1、风寒湿痹型
多因颈部受风寒湿邪侵袭导致,表现为颈肩僵硬、遇寒加重。治疗以祛风散寒为主,常用桂枝加葛根汤加减,配合艾灸大椎穴、风池穴。推拿手法宜用滚法松解肌肉痉挛。
2、气滞血瘀型
常由长期姿势不良或外伤引起,症状为刺痛固定、活动受限。血府逐瘀汤加减可活血化瘀,针刺阿是穴配合刺络拔罐能改善局部循环。导引练习八段锦摇头摆尾式有助于气血运行。
3、肝肾亏虚型
多见于中老年人,伴随头晕耳鸣、腰膝酸软。六味地黄丸合芍药甘草汤可滋补肝肾,温针灸肾俞、肝俞等穴位。需避免长时间低头劳作,配合五禽戏虎戏强筋健骨。
4、痰湿阻络型
体胖痰湿体质者易发,表现为颈部沉重、麻木。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配合丰隆穴针刺可化痰通络,刮痧膀胱经能促进代谢。日常需控制肥甘厚味摄入。
5、气血两虚型
久病体弱患者多见,症见乏力、眩晕。归脾汤合补中益气汤可调补气血,隔姜灸足三里、气海穴。建议练习太极拳云手式循序渐进增强体质。
中医治疗颈椎病需坚持三个月以上疗程,治疗期间避免颈部受凉,睡眠时选择高度适宜的枕头,工作间隙做米字操放松颈椎,饮食上风寒型宜生姜红糖茶,痰湿型推荐薏苡仁粥,肝肾不足者可食用黑芝麻核桃粉,同时保持情绪舒畅有助于气血调和。若出现上肢放射性疼痛或行走不稳需及时复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