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底筋膜炎一走路疼怎么办
足底筋膜炎一走路疼可通过休息制动、物理治疗、药物治疗、足弓支撑、局部注射等方式缓解。足底筋膜炎通常由足底筋膜劳损、足弓结构异常、运动过度、体重过大、鞋子不合适等原因引起。
1、休息制动
急性期需减少行走和站立时间,避免足底筋膜反复牵拉。建议每日行走不超过5000步,可使用拐杖分担体重。夜间睡眠时穿戴足踝支具保持筋膜伸展状态,有助于缓解晨起第一步疼痛。
2、物理治疗
每日冰敷足跟部10-15分钟可减轻炎症反应,热敷则适合慢性期改善血液循环。超声波治疗能促进组织修复,冲击波治疗可缓解钙化灶引起的疼痛。定制生物力学鞋垫能矫正足弓异常受力。
3、药物治疗
遵医嘱使用双氯芬酸钠缓释片、塞来昔布胶囊等非甾体抗炎药控制炎症。疼痛剧烈时可短期服用盐酸曲马多片,局部涂抹氟比洛芬凝胶贴膏。中成药如通络祛痛膏也有一定疗效。
4、足弓支撑
选择足跟杯加深且足弓部位有硬质支撑的运动鞋,避免穿平底鞋或人字拖。定制矫形器需包含内侧纵弓支撑和跟骨稳定设计,能减少步行时筋膜牵张力。日常可做足底筋膜拉伸和胫骨后肌强化训练。
5、局部注射
经保守治疗无效时,可在超声引导下进行糖皮质激素局部注射,每年不超过3次。富血小板血浆注射能促进组织修复,体外冲击波治疗适用于顽固性病例。严重钙化或筋膜断裂需考虑内镜下足底筋膜松解术。
日常应控制体重至BMI小于24,避免长时间赤足行走。运动前充分热身并逐步增加强度,选择塑胶跑道等柔软地面进行锻炼。每日用网球滚动按摩足底5分钟,睡前用40℃温水泡脚15分钟。若疼痛持续超过2个月或出现足跟明显肿胀,需及时至骨科或康复科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