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菌性阴道炎和霉菌区别
细菌性阴道炎和霉菌性阴道炎的主要区别在于致病微生物、症状表现和治疗方法不同。细菌性阴道炎主要由加德纳菌等厌氧菌感染引起,霉菌性阴道炎则多由白色念珠菌等真菌感染导致。
细菌性阴道炎典型表现为灰白色稀薄分泌物伴鱼腥臭味,外阴瘙痒较轻,阴道pH值通常超过4.5。霉菌性阴道炎则出现白色豆渣样分泌物,外阴剧烈瘙痒灼痛,阴道pH值多正常。细菌性阴道炎常用甲硝唑栓、克林霉素软膏等抗生素治疗,霉菌性阴道炎需使用克霉唑阴道片、硝酸咪康唑栓等抗真菌药物。两者均可通过性接触传播,但霉菌性阴道炎更易在免疫力低下、妊娠或长期使用抗生素时复发。诊断需结合分泌物镜检,细菌性阴道炎可见线索细胞,霉菌性阴道炎可发现假菌丝或孢子。
细菌性阴道炎可能增加早产、盆腔炎等风险,霉菌性阴道炎反复发作可能影响生活质量。糖尿病患者更易发生霉菌感染,而频繁阴道冲洗者易患细菌性阴道炎。两种阴道炎均需规范治疗,避免擅自停药导致耐药性。混合感染时需联合用药,治疗期间应避免性生活,伴侣有症状需同步治疗。
预防阴道炎需注意会阴清洁干燥,选择棉质透气内裤并每日更换,避免过度使用洗液冲洗阴道。合理使用抗生素,控制血糖水平,增强免疫力有助于减少复发。出现异常分泌物或外阴不适时及时就医,避免自行用药掩盖病情。治疗期间忌辛辣刺激食物,可适量补充含乳酸菌的酸奶调节菌群平衡。定期妇科检查有助于早期发现和治疗阴道炎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