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人怀孕了怎么办
糖尿病人怀孕后需通过血糖监测、饮食调整、运动管理、药物治疗和定期产检等方式控制病情。糖尿病合并妊娠可能与胰岛素抵抗加重、激素水平变化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血糖波动增大、尿糖阳性等症状。
1、血糖监测
妊娠期需增加血糖检测频率,每日空腹及餐后2小时血糖应分别控制在3.3-5.3mmol/L和4.4-6.7mmol/L。使用血糖仪检测指尖血时需规范消毒,记录数据供医生评估。持续高血糖可能导致巨大儿、胎儿畸形等并发症。
2、饮食调整
采用低升糖指数饮食,每日分5-6餐摄入,碳水化合物占总热量50%以下。选择全谷物、绿叶蔬菜等富含膳食纤维食物,避免精制糖和油炸食品。营养师可帮助制定个体化食谱,保证胎儿发育所需营养的同时控制血糖。
3、运动管理
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散步、孕妇瑜伽等,避免仰卧位运动。运动前后监测血糖,随身携带糖果预防低血糖。规律运动有助于改善胰岛素敏感性,但出现宫缩或阴道出血需立即停止。
4、药物治疗
口服降糖药可能致畸,通常改用胰岛素治疗。可遵医嘱使用门冬胰岛素注射液、地特胰岛素注射液等,根据血糖值调整剂量。禁止自行增减药量,出现视力模糊、恶心等酮症酸中毒症状需急诊处理。
5、定期产检
每2周进行产科和内分泌科联合随访,监测血压、尿蛋白及胎儿发育。妊娠20周后需超声评估胎儿心脏结构,32周起每周胎心监护。血糖控制不佳者可能需提前终止妊娠,必要时行剖宫产术。
妊娠期间需严格预防感染,注意会阴清洁,接种流感疫苗。保持情绪稳定,家属应协助记录血糖和胎动。产后6-12周需复查糖耐量试验,母乳喂养有助于降低母婴远期糖尿病风险。出现持续呕吐、意识模糊等危急情况须立即就医。
相关推荐






为你推荐
科普文章
短视频
科普文章
短视频
热门问题
专家答疑
生活问答
- 1 妊娠期糖尿病是怎么得的
- 2 什么是妊娠期糖尿病
- 3 什么叫妊娠期糖尿病
- 4 妊娠期糖尿病是怎么引起的
- 5 妊娠期糖尿病的特点有什么呢?
- 6 为什么得妊娠期糖尿病
- 7 妊娠期糖尿病有哪些特点
- 8 妊娠期糖尿病是如何引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