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新生儿肺炎如何护理

发布时间:2020-12-1026964次浏览

肺炎是新生儿多发的一种疾病,多发育于婴幼儿,同时也是目前造成五岁以下儿童死亡的首要原因,小儿肺炎大多是由于上呼吸道出现感染慢慢发引起的,也有可能是由于其他疾病引起的肺炎,在治疗的同时,护理也是非常重要的,那么新生儿肺炎如何护理比较好呢,下面就一起来看看吧。

新生儿的肺炎还是很可怕的。但是,如果护理好了,也不是那么可怕的。在护理新生儿肺炎的时候一定要用对方法。如果新生儿患上了肺炎,还应该给患儿提供足够的营养、热量以及水份,如果病情较重的危重患者,可以暂停喂奶、喂药,来避免新生儿发生呕吐而引起窒息。等到病情稳定以后,喂奶也要注意,要多次少量。

新生儿的肺炎,通常情况下,有两种。一种是非感染性的肺炎,另一种是感染性的肺炎。非感染性肺炎常发生在宝宝出生后的早期。其主要原因是与宝宝的成熟度以及生产过程等有一定的关系。而感染性的肺炎则是宝宝的呼吸道感染所导致的。

如果新生儿患上了肺炎,那么新生儿的室内温度应该在20℃~24℃之间最合适,相对湿度要维持在百分之六十,还要保持室内空气的流通。同时还要注意经常给新生儿变换体位,以保持呼吸道的通畅,从而有利于新生儿分泌物的排出。

新生儿肺炎有轻有重,宝宝得了轻度肺炎不一定要住院治疗,可以在家里吃药打针。高热不退、呼吸困难明显,精神不好,则应住院治疗。由于引起肺炎的病原菌不同,在治疗和用药上应有所不同。细菌性肺炎应用抗生素,而病毒性肺炎抗生素则起不了作用,可服用中药。具体如何治疗还是要听医生的。

相关推荐

01:42
深呼吸肺部有拉风声怎么办
深呼吸的时候,听见有拉风箱的声音,或者是蜂鸣的声音,类似于小鸡叫的这种声音,往往提示可能出现了气道的痉挛,有的人可能是喉头水肿,也可能是气管儿或者是支气管的痉挛,一定要注意鉴别。气道的痉挛常见于支支气管儿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此外还有喉头的过敏,喉部水肿。婴幼儿如果出现了这种情况,有可能是误吸所导致的。一些老年人、肺功能差的病人或者是合并有气道肿瘤的病人,亦或是一些患者,可能是由于心脏功能不全,有心律失常或者是心衰的患者,都可能会出现这种类似于呼吸后有拉风箱的声音,所以具体的情况一定要到医院进行相关的检查以后来明确这种声音出现的原因,好没
01:56
新冠肺炎的预防措施
新冠肺炎的预防措施包括:一、尽量减少出门次数,避免近距离接触感冒或流感样症状人群。二、外出前往公共场所就医,或坐公共交通工具时,要戴医用外科口罩或N95口罩。三、不接触、购买和食用野生动物。避免在未加防护的情况下,接触野生动物或家禽、家畜。四、注意手部卫生,使用洗手液或者肥皂流水洗手,或使用含有酒精成分的免洗洗手液。五、打喷嚏或咳嗽时,不用手捂,要用手肘部或纸巾遮盖口鼻。六、居室或工作场所要保持清洁,勤开窗。七、多喝水,多休息,避免熬夜,适度运动。八、注意营养,合理饮食。
03:04
喉咙有痰是新冠肺炎吗
咽喉里有痰,一般不考虑是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感染。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感染典型的症状是发热、乏力、干咳,而且与新冠肺炎患者接触史是诊断新冠肺炎的重要参考指标。如果没有与新冠肺炎患者接触史,只有咳嗽、痰多,考虑有是呼吸道感染引起的,咽喉部有痰,可能会见于慢性咽炎、鼻后滴流综合征或胃食管反流。由于是胃食管反流引起的,有时会考虑选用有抑制胃酸分泌的药物。鼻后滴流综合征引起的,可能会选择性地运用能抑制鼻黏膜分泌液体的药物。
03:31
新冠病毒属于什么病毒
新型冠状病毒属于β属的冠状病毒,有包膜,颗粒呈圆形或椭圆形,直径在60~140纳米。新型冠状病毒表面的刺突、糖蛋白是均匀分布的,内部核衣壳由核蛋白包裹RNA基因组成,外面围绕着病毒包膜,分为人类冠状病毒和动物来源的冠状病毒。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是由新冠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潜伏期一般是1~14天,以发热、干咳、乏力为主要临床表现。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强调对症治疗为主,比如休息、加强支持治疗、保证充足的热量、注意水电解质平衡、维持内环境的稳定、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和指氧饱和度等。
气管切开适应症
气管切开的适应症主要包括喉堵塞、下呼吸道分泌物潴留、预防性的气管切开以及取气管异物几种。第一,喉堵塞。炎症反应、肿瘤、异物都有可能会引起喉堵塞,这时需进行气管切开。第二,下呼吸道分泌物潴留。颅脑外伤、脊髓灰质炎等疾病会导致大量的分泌物积聚在下呼吸道内,可通过气管切开保持呼吸道的通畅。第三,预防性的气管切开,在进行口、鼻、咽、喉等大手术时,为了避免组织肿胀、术后出血堵塞呼吸道,可行气管切开。第四,取气管异物,在取气管异物的时候如果情况比较危险,可提前切开气管,避免窒息。
语音时长 01:02

2021-05-20

79423次收听

秋梨润肺膏可以治疗咳嗽吗
秋梨润肺膏可以治疗咳嗽。秋梨润肺膏具有润肺止咳、生津利咽的功效,不仅可以缓解咳嗽,而且可以改善口咽舌燥的症状。需要注意的是如果伴有头痛、发热,是不能服用秋梨润肺膏的。如果患有支气管扩张、肺结核等疾病,需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服用。服用秋梨润肺膏期间,不要吃辛辣刺激性的食物,不要吸烟喝酒。如果连续服用三天,症状没有明显的改善,应及时去医院就诊。过敏体质的人服用秋梨润肺膏时应慎重,如果出现过敏症状,要立即停止服用。
语音时长 01:07

2021-05-20

71923次收听

晚上睡下就干咳怎么办
晚上睡下就干咳,可遵医嘱服用止咳药物,控制咳嗽的症状。夜晚睡觉的时候要及时关闭门窗,尽量避免咽喉部受到冷空气的刺激,选择合适厚度的被子,注意保暖,避免着凉。夜晚睡觉前可喝生姜水,改善咳嗽的症状。尽量避免张口睡觉,以防咽喉干燥,咳嗽的症状加重。平时可以喝冰糖雪梨水,以起到润喉养肺的功效。如果是因为接触到被子上的尘螨导致的干咳,需定期清洁被子。
语音时长 01:03

2021-05-20

75309次收听

小儿肺炎的护理方法
小儿肺炎的护理方法都有哪些呢?孩子是肺炎的常见发病人群,当孩子出现肺炎家长往往会很担心,虽然这种疾病比较危险,但是家长也要保持冷静,尽早的带孩子进行治疗,并且注意日常的护理,才能让孩子的肺炎尽早的治愈。
反复发烧是肺炎吗
反复发烧并不一定是肺炎,只能说有这样的可能性。因为导致反复发烧的原因非常多,除了肺炎之外,肺部肿瘤以及其他的肺病也是常见的原因,各种传染性疾病、血液病等也有可能会引起反复发烧。所以说反复发烧不一定是肺炎,遇到这种情况要尽早就医检查来明确病因。
02:05
新型肺炎期间孩子外出如何防护
新型肺炎期间孩子外出要佩戴合适、贴合度好、有防护作用的口罩,随身携带消毒纸巾或免洗消毒液,及时给孩子消毒,尽量和别人保持两米以上的距离。新冠肺炎期间孩子外出要戴好口罩,口罩一定要选择合适的大小,因为儿童口罩和成人口罩不一样,不同年龄段口罩的大小是不同的,所以一定要选择一个孩子比较合适、贴合度好的口罩。让孩子能戴得住,否则孩子戴一会,就摘掉了,也起不到口罩对于外界的飞沫传播的防护作用。外出一定记得让孩子勤洗手,随时随身携带消毒纸巾或免洗消毒液,孩子在外界摸到一些东西的时候,尽快给孩子做一些手部的消毒,减少孩子与外界的接触和飞沫传播、直接传播的途径。出门的时候也要和别人尽量保持两米以上的距离,减少可能传播的机会。
肺炎忌口吗
患上肺炎后是需要忌口的,肺炎患者普遍有高热的情况,且消化功能较差,所以要避免吃寒凉食物和辛辣食物,否则容易导致消化不良。此外,也不要喝浓茶,否则会刺激心肌,诱发心肌炎。同时,要避免吃过酸、过甜的食物,这些食物都会让病情加重和反复。
肺部模糊一定是肺炎吗
肺部模糊不一定是肺炎,还要结合患者病史特点及影像学表现来综合判断,比如新近出现的咳嗽、咳痰或原有呼吸道疾病症状加重,并出现脓性痰,伴或不伴胸痛;发热;肺实变体征和听诊闻及湿性啰音;血象超出或低于参考值范围;胸部X线检查提示肺部出现片状、斑片状浸润性阴影或间质性改变,伴或不伴胸腔积液。以上1-4项中任何1项+第5项,即可诊断肺炎。所以,胸部影像学可见浸润性阴影是必须的诊断标准,没有第5项不可以诊断为肺炎的。但有肺部影像学改变也不一定是肺炎。除此之外,还要注意除外肺结核、肺部肿瘤、非感染性肺间质性疾病、肺水肿、肺不张、肺栓塞、肺嗜酸性粒细胞浸润症及肺血管炎等后遗症。
语音时长 01:19

2020-02-05

66169次收听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症状有哪些
患者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乏力,呼吸道症状以干咳为主,并逐渐出现呼吸困难,严重者表现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脓毒症休克、难以纠正的代谢性酸中毒和出凝血功能障碍。
肺炎疫苗要求一定打吗
肺炎疫苗没有要求一定要打,但高危体弱人群建议注射。肺炎球菌是世界范围内引起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是肺炎、脑膜炎、中耳炎等侵袭性和非侵袭性感染和重要的病原体。肺炎球菌常寄生在健康人的鼻咽部,约40%到70%的人带有病菌,当机体抵抗力下降或者是免疫功能低下的时候,病菌会趁虚而入,侵入肺部造成肺炎。肺炎球菌感染,一是来自于自身的带病,二是被自带菌的别人或患者所感染引起肺炎。近年来由于肺炎球菌对抗生素产生不同的耐药性,有些地区竟高达50%,给肺炎的治疗带来了困难。接种疫苗是非常有效的特异性预防措施,具有极佳的卫生经济学价值。目前普遍应用预防肺炎链球菌疾病的疫苗主要有两种,一个是多糖疫苗,就是23价多糖疫苗,适用于两岁以上的适合人群,另一个是蛋白结合疫苗7价或13价,适于两岁以下的婴儿。肺炎球菌性肺炎疫苗,应该建议高危人群是要肌注注射的。
语音时长 01:43

2019-11-13

62798次收听

调理肺部的中药有哪些
肺部健康需要得到大家的重视。一些患者出现咳嗽咯血的情况,说明肺部当中已经受到了伤害,需要及时诊断治疗。而在各种中药当中,其中黄精、百合以及川贝,都能够有效对肺部疾病进行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