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什么是再生障碍性贫血

发布时间:2018-09-3054243次浏览

什么是再生障碍性贫血
  再生障碍性贫血是一种骨髓衰竭性疾病,骨髓衰竭就是我们的造血干细胞,正常情况下就像一个种子一样,在土壤里能够正常的生根发芽之后开花结果,形成各种各样的血细胞,由于各种原因,导致造血干细胞的种子不能够很好的生长发育,不能形成正常的骨髓的下游细胞,包括血小板、白细胞和血红蛋白,这就叫再生障碍性贫血。它的发病原因是多种多样的,分为内因和外因。内因占70%,还有30%可能跟环境因素有关。个人的体质因素或者是基因易感性占70%,30%可能跟环境因素有关,比如长期处于一种不良环境中,可能是来自于化学药物、放射线病毒感染,或者是一些药物的影响,或是不良的生活习惯等。
  再生障碍性贫血能治愈吗?

再生障碍性贫血日常注意什么.jpg

多数情况下疾病是不能治愈的,但是我们不能失去希望,要学会疾病和平共处。对于轻型再生障碍性贫血,有的时候不治疗,就能够跟正常人一样生活。绝大病人通过治疗以后,能够得到一定的缓解,症状能够改善,有效率大概在70%左右。还有一部分能够得到非常好的缓解,30%左右的病人可以恢复到正常人水平,叫做完全缓解。
  再生障碍性贫血日常注意什么
  1.因为我们身体的抵抗力会下降,所以要注意避免感染,保持室内的清洁,避免磕碰,导致皮肤破损等,
  2.避免剧烈的活动
  3.吃饭的时候注意吃软食,容易消化的。
  4.定期去医院随访。

相关推荐

哪些原因会引起铁蛋白偏高
铁蛋白偏高主要的原因是有两大类,第一是因为铁蛋白是炎性指标,当体内存在细菌性炎症,或者是非感染性炎症的时候,铁蛋白都是可以表现出来一种升高的表现。第二,就是大量输血的病人,会出现铁过载相关的一些问题,实际上反复输血的病人相对的所占的比例还是比较少的,炎症反应出来的铁蛋白升高应该是更常见的内容。当做检查的时候,发现铁蛋白增高的时候,首先要看病人是不是有急性感染的病程。如果有一个急性的细菌感染性病程,或者是病毒感染的病程,铁蛋白升高就和这样的感染过程是相关的。其实更多见的应该是细菌感染的过程,但是像嗜血细胞综合症这样的,很多是病毒感染导致的,细胞因子风暴的时候,也是会经常会看到铁蛋白的升高。除了感染性疾病以外,自身免疫病也是会产生无菌性的炎症反应,也会出现铁蛋白的升高,C反应蛋白的升高,这些都主要是由于血液当中存在的一些抗体,产生的一些炎症反应。除了这两个以外,像肿瘤性疾病,也会产生这样的无菌性的炎症反应,也会造成铁蛋白的升高,所以在肿瘤标志物里边,是包含了铁蛋白这样一个检测指标,也是通过检测到血清铁蛋白的升高,来作为非特异性的肿瘤的标志物,去筛查病人是否存在着,某个器官的肿瘤。铁蛋白升高的常见的这些反应,发现以后,还是要去做相应的感染的免疫的,以及肿瘤方面的筛查,来除外这些疾病引起的体蛋白增多,铁过载实际上是血科内部的输血相关的疾病,其实还是相对的不是那么常见的。
语音时长 02:26

2021-10-15

83567次收听

大型血小板比率偏低提示是什么病
大血小板比率偏低常见于以下几种情况,一是骨髓造血功能不良、血小板生成减少,常见于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由于骨髓造血功能衰竭,巨噬细胞产生血小板的能力下降,这时候机体中大血小板比例,就会出现明显降低的情况。如果是恶性肿瘤患者化疗后,比如白血病患者化疗以后,由于化疗药物对造血干细胞的损伤,病人出现骨髓抑制,这时候骨髓造血功能是减退的,外周血中大血小板比例,也会出现明显降低的情况。二是有半数白血病病人,血小板平均容积减低。三是血小板平均容积随血小板数而持续下降,是骨髓造血功能衰竭的指标之一。血小板平均容积参考值为7-11fl,血小板平均容积表示单个血小板的平均容积大。大血小板就是指血小板的容积超过11fl以上的血小板,大血小板就说明血小板成熟度较低,成熟的血小板往往体积较小,未成熟的血小板往往体积较大。所以,在临床上检查血常规的时候,如果发现血小板的体积比较大,这种情况如果比例比较高,就要进行进一步的骨髓穿刺检查,看骨髓的造血功能出现了什么异常。通过检查骨穿、骨髓的形态学,就能判断出是什么原因导致的血小板体积过大。所以,血小板的体积可以大,也可以小,过大和过小都是一种异常的病变,必须再做进一步的检查,以明确它的具体原因,明确原因以后才能对症治疗。
语音时长 02:33

2021-07-09

106791次收听

03:01
平均血小板体积偏低是什么原因
平均血小板体积是指血小板体积的平均值,用于判断出血倾向及骨髓造血功能变化,以及某些疾病的诊断治疗。平均血小板体积减少常见于脾功能亢进,化疗后再生障碍性贫血、巨幼细胞性贫血等,平均血小板体积的大小与血小板计数的多少,成非线性负相关,这两项指标的变化,常常是同时发生的。单一出现血小板平均体积的异常,尤其是轻度的异常,一般不具备临床意义。要判断平均血小板体积的大还是小,除了根据检查报告来判断以外,其临床意义必须要结合血小板计数,它的多和少来进行判断。
全血细胞减少有可能是哪些疾病
引起全血细胞减少的疾病比较多,最常见的就是再生障碍性贫血。其次,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以及严重的缺铁性贫血、严重巨幼红细胞贫血和骨髓癌转移、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等,都会引起全血细胞减少。人体出现全血细胞减少后,首先会出现一些贫血症状,比如出现身体疲倦、乏力、胸闷、心慌气短和身体免疫力下降,容易出现感冒等感染性疾病等。需要配合医生做进一步检查,结合临床症状,综合分析确诊是哪种疾病引起。确诊后配合医生尽早治疗原发性疾病,改善症状。必要的时候,还需要输血治疗。
语音时长 01:05

2021-05-20

78581次收听

患有再生障碍性贫血遗传下一代吗
患有再生障碍性贫血遗传吗?一般不遗传。大多数再障与遗传无关。但少数病人再障的发病与遗传因素有关,如范科尼贫血、家族型再生障碍性贫血、先天性角化异常等。此外,再障可见于双胞胎。再障亲属中,血细胞减少发生率比一般人群高。
再生障碍性贫血不能一补了之
再生障碍性贫血是一种由于骨髓造血干细胞衰竭而导致骨髓造血功能低下,继而引发全血细胞减少的疾病。补血治疗不会起到明显的治疗作用了,单纯通过补血治疗不能治愈疾病。
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的护理措施
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的护理,首先要做好心理护理,鼓励患者正确对待疾病,保持乐观情绪,树立战胜疾病的勇气和信心.
再生障碍性贫血有哪些危害
再生障碍性贫血发生导致临床症状出现,继发其病变,如血小板减少继发各种出血,危及生命;白细胞减少,继发各种感染导致发热等发生。再生障碍性贫血是造血干细胞出现异常,不能正常生成血细胞,造成全血细胞减少的综合病症。红细胞减少出现贫血症状,如头晕、乏力、记忆力下降、耳鸣、全身不适、倦怠乏力;白细胞减少导致各种感染,如上呼吸道感染、肺部感染、肛周感染等,也会引起身体乏力;血小板减少出现各种出血症,如女性月经量过多、易鼻出血、皮下出现紫癫等。再生障碍性贫血对人体危害较大,临床通过骨髓穿刺检查确诊是再生障碍性贫血后,要积极治疗,防止贫血、各种感染出现。西医治疗同时,建议结合中医治疗,这样对应对疾病更有优势。
语音时长 02:08

2020-03-18

53228次收听

MPV正常值是多少
MPV正常值多用于判断出血倾向及骨髓造血功能变化的正常数值。
再生障碍性贫血怎么治疗
贫血是女性很容易出现的一种问题,贫血的种类还是非常多的,再生障碍性贫血就是其中一种,出现再生障碍性贫血以后可以使用强效免疫抑制剂,易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免疫抑制剂,雄激素等方法进行治疗,还应该注意正确饮食。
01:43
再生障碍性贫血什么引起的
一般引起再生障碍性贫血的原因非常多,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病因分为内因和外因。个人的体质因素或者是基因易感性占了70%,余下的30%可能跟环境因素有关。如接触不良的环境、药物,或者是一些不良的生活习惯等。出现再生障碍性贫血后一定听取医生的意见进行治疗。
01:38
再生障碍性贫血有什么危害
再生障碍性贫血是由于造血干细胞异常,导致它不能够生成正常的血细胞,就会造成血细胞减少的症状。红细胞减少会出现贫血的症状,出现头晕、乏力、记忆力下降、耳鸣或全身不适这样的症状。白细胞减少会引起感染,引起乏力。血小板减少一般会出现出血,乏力。
再生障碍性贫血是白血病吗
再生障碍性贫血分为两类,慢性型再障和急性型再障。急性型再障属于重症再障,进展迅速,全血细胞降低较明显,治疗较困难,同时会出现很多并发症,甚至会危及生命。慢性型再障进展慢,目前治疗有许多方法,如雄性激素,中药治疗等。
语音时长 01:18

2018-06-13

53453次收听

02:09
再生障碍性贫血
再生障碍性贫血是由于骨髓的造血功能不良,以骨髓造血细胞增生减低和血细胞减少为特征,也与继发的疾病有关,如慢性肝炎,特殊的病毒感染,或抗肿瘤的药等等,使骨髓没有正常的红细胞,临床出现的这一类的贫血就是再生障碍性贫血。
03:03
再生障碍性贫血是怎么引起的
目前临床不能完全确定跟哪些因素有关。引起再生障碍性贫血的原因很复杂,部分人的病因不能找到,另外一部分的病因可能受环境因素影响,如接触射线,化学物质,或在治疗疾病的过程中使用一些药物等。另外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后,也会发生再生障碍性贫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