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藏红花的作用

50778次浏览

藏红花的主要作用包括活血化瘀、解郁安神、改善血液循环、抗氧化及调节内分泌等。藏红花是鸢尾科植物番红花的干燥柱头,中医常用于治疗血瘀证、忧郁症月经不调,现代研究还发现其具有抗炎、抗肿瘤等潜在功效。

1、活血化瘀

藏红花中的藏红花素能抑制血小板聚集,促进微循环,适用于气滞血瘀引起的痛经、闭经或产后瘀阻腹痛。血瘀证患者可能伴随舌质紫暗、经血夹块等症状,可遵医嘱使用藏红花颗粒配伍当归、川芎等药物。需注意孕妇禁用,以免导致子宫收缩。

2、解郁安神

藏红花通过调节5-羟色胺系统缓解焦虑抑郁情绪,对轻中度忧郁症有辅助疗效。可能与情志不畅、肝气郁结有关,常见胸胁胀满、失眠多梦等表现。可配合逍遥丸或柴胡疏肝散使用,但重度抑郁需结合心理治疗和抗抑郁药物如盐酸氟西汀胶囊。

3、改善循环

藏红花酸能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心肌供血,辅助改善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的缺血症状。多见于动脉硬化或冠心病患者,表现为胸闷、心悸,建议联合复方丹参滴丸或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日常可少量泡水饮用,每日用量不超过1克。

4、抗氧化

藏红花醛类成分可清除自由基,延缓细胞衰老,对紫外线损伤的皮肤有修复作用。适用于长期暴露于污染环境或皮肤老化人群,可能与氧化应激有关,表现为色斑增多、弹性下降。可外用含藏红花提取物的护肤品,内服需避免与抗凝药华法林钠片同用。

5、调节内分泌

藏红花能平衡雌激素水平,缓解更年期潮热、盗汗等症状。多见于卵巢功能衰退女性,可能伴随月经紊乱,可配合坤宝丸或雌二醇片使用。甲状腺功能异常者慎用,需监测激素水平变化。

使用藏红花应遵循中医辨证原则,实证热证者忌用,正常人群每日摄入量不宜超过3克。建议将藏红花置于阴凉干燥处保存,避免与辛辣刺激食物同食。出现过敏反应如皮疹、呼吸困难时应立即停用并就医,长期服用需定期检查凝血功能。可搭配枸杞、红枣等药食同源食材增强功效,但不宜与抗血小板药物同服。

相关推荐

02:00
肾阳虚和肾阴虚有什么区别症状
中医认为,肾阳虚多因肾温煦功能不足,因此肾阳虚的主要表现为怕冷。患者通常不爱活动,易疲劳、疲乏、腰酸腿软。男性患者会出现性欲低下、性功能减退、阳痿等表现;肾阴虚症状主要表现为阴虚,可由阴虚造成相对火旺。阴虚表现包括口干、眼干、舌干、鼻干等津液不足症状,若导致火旺,可出现五心烦热、潮热、盗汗、失眠等情况。肾虚患者的治疗应辨证论治。肾阳虚患者治疗可用。对于肾阳虚或是阴阳两虚所致的遗精、早泄等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对于单纯肾阴虚的治疗,可以用六味地黄丸。
三个月宝宝手心脚心出汗是怎么回事
婴幼儿是纯阳之体,中医认为儿童或者婴幼儿属于纯阳之体,也就是婴幼儿的时候,人体的阳气过于的亢奋,阴液相对不足。因此,婴幼儿一旦犯病的时候,得病的时候就特别容易出现阳气偏亢的表现,身体的热邪如果吸入人体,积累在体内就会逼迫人体的津液外出,就会出现手心和脚心出汗的现象。3个月大小的宝宝,如果出现手心、脚心出汗。首先,要考虑的问题就是宝宝是不是出现了积食的症状,婴幼儿的时候,婴幼儿体内的消化系统发育非常不健全。如果摄食过多,就会出现饮食在消化系统停滞的现象。饮食停滞就会产生阳明经和阳明腑,阳明腑主要包括了胃、小肠和大肠,阳明经包括了手阳明胃经,另外还有大肠经、小肠经、手太阳小肠经、足阳明胃经、手阳明大肠经、阳明经腑出现积热的时候,就会出现宝宝手心和脚心出汗,往往伴有婴幼儿的腹胀。如果用触诊的办法诊断婴幼儿,用触诊的时候发现婴幼儿腹胀明显。如果3岁宝宝出现了感染,出现了一些细菌感染,病毒感染的时候也会出现手、脚心出汗症状。
语音时长 02:24

2021-11-05

83067次收听

02:02
女性晚上可以艾灸吗
晚上能否艾灸,这要根据女性的体质特征来,虚寒性体质可以,阳热性体质不行。首先要知道艾灸是个什么物质,然后要分清楚女性是个什么状态。艾灸是温经通络,艾条它是温性的,所以晚上艾灸对那些体质虚寒的女性比较好,温经通络祛寒,对这些患者比较适合。而如果这位女性阴虚火旺,或者湿热症,阳气比较盛或气比较足,一派阳盛之状,用艾灸的话势必会助长火气,火气重的话到晚上很难睡着,气盛湿热,本身人体代谢比较快,用艾灸通经络,助长阳气,导致人体阳热亢盛,晚上很兴奋,阴液不足,会出现睡不着,即使睡着也会出现阴虚、盗汗、说梦话、多梦等等一些症状。所以晚上是否能艾灸,要根据女性的体质特征来,虚寒性的体质是可以的,阳热性体质不行。
02:06
湿气重运动可以排湿吗
运动和排湿气没有直接关联。湿气重的表现有身体困重、舌苔白腻、脉象濡滑等现象。湿气重的病人也可能会涉及到脾胃的毛病,脾胃湿困会出现脘闷,肚子胀,不想吃饭,或者出现便溏等等症状。运动和去湿气没有直接的关系,汗意的湿和湿气的湿不能一概而论,但是运动有助于身体所有的健康,可以健脾健胃,有助于通过健脾健胃来排除湿气,而不是直接的出汗就能排湿气,对于去湿气也有一定的关联作用。
02:09
肾阴虚有什么症状表现
肾阴虚常表现为头晕耳鸣、腰膝酸痛、失眠多梦、潮热盗汗、五心烦热、咽干颧红、形体消瘦、舌红少津、脉细数等症状,男子会有遗精、早泄等症状,女子兼见经少或经闭、崩漏等症状。肾阴虚中医治疗效果较好,滋补肾阴为主要治疗方法,常见的药物有人参固本口服液、六味地黄丸、杞菊地黄丸、知柏地黄丸等,其中人参固本口服液对于肾阴虚引起的骨蒸潮热、腰酸腿软、耳鸣耳聋等症状有明显改善。另外,肾阴虚患者除了通过药物调理改善症状外,生活中也要注意作息规律、避免熬夜,节制房事等。
体内湿气重的表现是什么
湿是六淫邪气的一种,包括风、寒、暑、湿、燥、火这六种邪气,湿气重有让头发沉、头发懵的表现。湿气重更多的是用药物化湿、祛湿。手、手指头或脚趾头出现小水泡或在关节部出现小湿疹,也是湿的表现。没有胃口吃不下饭,大便比较黏、比较粘马桶也是湿的表现。因此在常见症状中,很多都可以归为湿气重。有人说煮薏米可以化湿,其实也是一种药物。生薏米和炒薏米,在中药中很常用。还有去除体内湿气,要靠相应的体育锻炼。现代人比较缺乏锻炼,因此要重视这个好习惯,增加体育锻炼,除了可以控制体重之外,还可以化除体内湿气,对自己的身体状态有比较好的提升。
语音时长 01:43

2019-11-22

60329次收听

糯米的糖分高吗
糯米这种食物的糖分含量是比较高的,100克的糯米含糖量达到了15%。而且糯米当中还含有丰富的淀粉,淀粉进入人体之后会转化成糖类,升糖指数也非常的高,建议大家摄入的时候一定要适量。
宝宝体质差怎么办
让宝宝均衡的摄取各种营养,可以增强体质;让孩子宝宝多进行户外活动,保障充足的睡眠时间也是增强体质的方法;还可以根据宝宝的体质,选择按揉外劳宫穴,清天河水,补脾肺肾经等推拿方法增强体质。
湿气怎么治疗
中医讲,脾是生湿的源头,各种因素伤害了脾的运行,那么湿气堆积在身体里边,运不出去就变成了湿邪。影响脾的因素有吃的太薄,或者吃饱了坐着不动,吃的太油腻,吃凉的太多。平常缺乏运动,这些都是生湿的一些不良的方式,怎么要治疗这种湿气,首先要改变不良的方式,要多运动,别吃凉东西,饮食上要清淡,不能吃得太饱,通过中药针灸按摩的方法来祛除湿气。饮食上可以多吃一些薏米,红小豆。当然薏米跟红小豆它性味都是偏凉的,适合于湿热的病人。有些人他是这种属于寒湿的,用薏米的时候要用炒的薏米,红小豆就不是特别适合。
语音时长 01:33

2019-07-03

55169次收听

枳壳的功效与作用
在我们的生活中,其实早就已经出现了很多的中药材,要说最受到大家关心的,那么也就是枳壳,这种中药材可以有效的改善脾胃胀气,促进肠胃的蠕动,可以有效保证肺部的健康,而且还可以减少肌肤瘙痒的现象,整体的作用还是比较多的。
肾阴虚的表现
肾阴虚前提首先是阴虚。阴虚除了出现人体的阴精不足、口干的表现之外,还会出现阴虚伴有火旺的表现,例如潮热盗汗这样的表现。肾阴虚在阴虚的基础上,还会有肾脏的一些特征性的表现,像腰膝酸软、腰背疼痛诸如此类的这样的表现,这样的一系列症状就称为肾阴虚症。肾阴虚具体的来讲包括出现五心烦热、潮热、盗汗、阴虚火旺,这样的舌象一般可能会变的是舌小舌红,然后脉是细的、脉数这样的阴虚火旺的表现,这一系列叫肾阴虚症。
语音时长 01:20

2019-06-06

61079次收听

01:04
鸡内金的功效和作用
鸡内金有治疗小孩疳积,结石、腹泻、小儿遗尿的作用,鸡内金归脾胃小肠和膀胱经,主要的功效是健胃消食。一、对于小孩有疳积或者有积滞、积食情况,吃了东西以后不消化,虽然吃的比较多,但是比较消瘦,导致胃肠胀气,可以用鸡内金。二、鸡内金同时有消结石的作用。如果小朋友有肾结石、泌尿系结石,这样情况也可以选用。三、如果有急慢性胃炎肠炎导致呕吐、腹泻的症状,服用鸡内金效果也很好。四、遗精遗尿,特别是小儿遗尿,还有由于肾气不固导致遗精等。
鹿胎颗粒怎么样
在经过了一番调查之后,基本上有57.6%的女性,都存在月经不调的现象,此时如果没有及时的改善,也会危害到自身的健康,其实我们可以选择鹿胎颗粒,它是把纯鹿胎作为原料,再结合各种中草药之后,能够有效的调节女性生殖系统功能,但是在服用的过程中,也应该掌握好相应的禁忌事项,不应该长时间的服用,否则就会导致上火的出现,另外感冒期间,月经期间都不应该服用。
防风通圣丸的作用
防风通圣丸是春季的常用药。它具有很好的清热解毒的作用,能够治疗外感内热、头痛咽干、小便不通畅、便秘。对于荨麻疹等皮肤病具有极佳的治疗作用,还对于肥胖者具有一定的辅助效果。不过,使用的时候要注意如果出现过敏现象,要立即停服。同时忌食海鲜以及刺激性的食物。如果服药后症状没有改善,那么就要及时去医院进行检查治疗。
血瘀体质怎么调理?
血液瘀阻要依据瘀阻的位置进行治疗。如果瘀阻遍布全身,应查血液流变学,从全身角度解决瘀阻体质,增强活血化瘀能力。调理方法,一、运动;二、多吃粗纤维或纤维素较多的食物;三、服用增强人体血液循环的药物;更严重的瘀阻,要到正规医院进行治疗。
语音时长 04:10

2018-04-26

57509次收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