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体检什么情况不能入职

182469次浏览

在入职前一般都需要体检,而体检的情况将要决定能不能入职,如果出现了血液疾病就是不合格的,而又癫痫疾病和精神病史以及癔症等等,这些疾病都是不能入职的,还有就是红斑狼疮和淋病以及梅毒等疾病,也是不能入职的,此外双耳听力有问题这些都是不合格的。
  现代的人们对于健康都比较重视了,而在生活中很多公司为了保证员工的健康,也需要在入职之前进行体检,如果身体的健康状况不好,有可能就过不了体检,也就没有办法入职了,那么到底体检什么情况不能入职呢?一起来看一看吧。

哪些病入职体检过不了
  1、血液病,不合格。单纯性缺铁性贫血血红蛋白男性高于90g/L、女性高于80g/L,合格。
  2、有癫痫病史、精神病史、癔病史、夜游症、严重的神经官能症(经常头痛头晕、失眠、记忆力明显下降等),精神活性物质滥用和依赖者,不合格。
  3、红斑狼疮、皮肌炎和多发性肌炎、硬皮病、结节性多动脉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等各种弥漫性结缔组织疾病,不合格。

4、淋病、梅毒、软下疳、性病性淋巴肉芽肿、尖锐湿疣、生殖器疱疹,艾滋病,不合格。
  5、双耳均有听力障碍,在佩戴助听器情况下,双耳在3米以内耳语仍听不见者,不合格。
  6、未纳入体检标准,影响正常履行职责的其他严重疾病,不合格。
  体检前不能做哪些事
  1.体检前8个小时不要吃东西
  空腹是体检的基本要求,但空腹不仅仅是指体检前不要吃早餐,而是空腹时间至少要达到8小时。如果第二天早上8点进行体检,那么前一天晚上10点后就不要再进食了,并且第二天也不要吃早餐。
  为什么体检前要空腹呢?这是因为体检需要检查血糖、血脂等情况,非空腹状态下这些数值是会受到影响的,很可能会得出错误的结果,而空腹采血更能保证体检结果和正常值有较好的可比性。

2.体检前一小时不要大量喝水
  虽然喝水不会影响血糖、血脂结果,但喝太多水会促使胆囊排空,如果体检中需要做肝胆部位的彩超,大量饮水可能会影响检查结果。在检查前可以适量喝一点白开水,但不能太多。
  以上就是关于哪些病入职体检过不了的情况以及一些保持身体健康的方法,希望大家能够有所了解,在生活中一定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这对于身体健康状况是很有用的,希望能够注意。

相关推荐

睡觉时手机放枕边好吗
睡觉时手机放枕边通常不建议,可能对健康产生潜在影响。
02:12
多喝红糖水对女性有好处吗
喝红糖水对有宫寒,月经不调等症状的女性有好处。很多女同志在生理期的时候,会出现一些月经不调或者是宫寒的一个疼痛,它叫做经期腹痛,还有就是一些经期的血块比较多,颜色是呈紫黑的。这些女性在生理期喝红糖水可以舒缓痉挛,缓解宫寒。非生理期女性以及非虚寒体质女性不建议喝大量红糖水,对你的体型、对你的内分泌、对血糖的情况,都没有一个很好的矫正作用,所以在没有病症的情况下,生理期正常的情况下面并不建议喝太多的红糖水。
早上醒来口苦的原因
早上起来口苦有很多原因。先从口苦上排除疾病,中医口苦是少阳胆经有问题,少阳胆经里面肝胆相表里,就是肝胆疾病。如果是慢性胆囊炎、肝脏出问题、胆结石、胆汁反流这些原因,都可以引起早上起来口苦。首先,口苦的情况下应该先排除在医院去查一下B超,肝胆脾排除下肝脏有问题,这些检查是必要的。第二个胃肠的问题。有时候胃肠道、慢性胃炎、胆汁反流性胃炎都可以引起口苦。还有因为反流性食道炎,胆汁反流,在睡眠的情况下容易反酸的,大概就是肠功能蠕动能力比较差,排空比较弱是常说的脾湿,这些病人夹杂有肝气不足,肝气不疏,肝气上逆也可以引起口苦,这都必须要查。还有牙周的疾病,也可以引起口苦,因为牙周炎、牙石症,还有牙龈松动这些病。老年人龋齿,保养不当或者是吃饭,晚上残留的食物残渣比较多的情况下也可以。在这里面跟大家说一个事,加上除疾病之外,常见的其他口苦,就是熬夜多的情况下,早上起来一般是口苦而且还有疲乏,有时候还口臭,有可能尤其是熬夜到超过了一两点以后,也就是肝胆解毒的功能错过了这个时间,容易发生口苦,因此建议大家少熬夜,有口苦的情况下先检查,排除疾病。
语音时长 02:07

2021-06-25

72194次收听

02:54
人总感觉没精神乏力是什么原因
一、根据患者年龄、乏力、疲劳持续时间的长短,病程时间的长短分析病人的病情。二、如果人的感觉没精神、乏力等,这个原因是一个慢性长期的过程,应当对于血常规、血液生化予以综合检查,明确是否有贫血、血糖、肝肾功能的异常等,这些疾病都可造成人体总是感觉没劲、精神乏力。三、进行全面检查后,除外贫血、慢性的躯体疾病,应当考虑是否是有精神、心理方面的因素。病人在白天会感到没有精神、乏力,可能有焦虑、抑郁的情绪存在,应当在医生的医嘱下给予镇静、催眠的药物来改善睡眠质量。
03:25
早上起来浑身酸痛无力是怎么回事
一、如果只是偶尔早晨起来感觉到浑身酸痛无力,考虑是机会性的病因,例如感冒或上呼吸道感染,可应用非处方的药物来缓解症状,例如芬必得或者是感冒的药物来缓解症状。二、如果症状是长期的就要考虑全身慢性疾病而造成的症状,例如长期的营养不良,在饮食上应当予以注意。三、有些病人会出现睡眠障碍,例如在睡眠之前难以入睡或者睡眠质量下降等情况。如果出现夜间睡眠呼吸暂停,也就是俗称打呼的情况,在夜间会持续的出现低氧血症,也会在第二天早晨出现全身酸软无力,甚至困倦情况。
02:41
浑身酸痛是什么病
浑身酸痛其实不一定有什么病,但是有很多原因。一、因为长期不运动,突然运动之后,这时候会引起浑身的酸痛。二、比如感冒后,体内会产生一些干扰素一类的物质等,对肌肉是有一定刺激作用,所以可能感觉到浑身的痛。如果没有明确部位的疼痛,而是浑身酸痛,建议休息一两天,看看酸痛是否缓解,如果浑身酸痛不缓解,快到医院看一下,或者浑身酸痛缓解之后,留下某一个局部疼痛持续存在,其他疼痛酸痛随着时间的推移消失了,可以到医院看一下,有可能是某一种早期疾病的反应,医生根据疼痛的部位做相关检查。
亚健康症状
临床表现多种多样,躯体方面可表现为疲乏无力、肌肉以及关节酸痛、头昏头痛、心悸胸闷、睡眠紊乱、食欲不振、脘腹不适、便溏便秘、性功能减退、怕冷怕热、易于感冒、眼部干涩等。心理方面可表现有情绪低落、心烦意乱、焦躁不安、急躁易怒、恐惧胆怯、记忆力下降、注意力不能够集中、精力不足、反应迟钝等。社会交往方面可表现有不能较好地承担相应的社会角色,工作、学习困难,不能正常地处理好人际关系、家庭关系,难以进行正常的社会交往等。
语音时长 01:33

2019-10-14

61121次收听

指甲上有竖纹是怎么回事
指甲上有竖纹,原因比较多。最常见的原因是慢性甲营养不良,可能与缺乏维生素或者微量元素有一定关系,尤其是与钙的吸收障碍有一定关系。另外可能与其他的疾病有关,如慢性湿疹,甲状腺疾病,扁平苔藓,末梢循环障碍等疾病。另外,长期使用指甲油也可能出现指甲上有竖纹这种情况。由于指甲油里面有某些成分,如色素、有机溶剂等,慢性长期使用,会损害甲板,导致甲营养不良,引起甲出现竖纹。
语音时长 01:02

2019-07-15

57600次收听

亚健康什么意思
亚健康现在非常的常见,亚健康是介于正常与疾病之间的一种状态,所以又称叫第三状态。因为它是介于疾病之间的一种状态。所以很多人在得疾患之前,很容易出现这种亚健康的状态。这样很多人会怀疑自己又得了这个病,又得了那个病。实际上到医院各种检查以后,什么阳性的指征结果都没有查出来。这样的一种情况就叫亚健康的状态。对于亚健康状态的态度应该是既不太夸大,或者说太担惊受怕,但是又不能忽视前兆或者说苗头的这种作用,应该重视,但是不能过分的夸大就可以。
语音时长 01:40

2019-06-06

58602次收听

亚健康怎么调理
亚健康的调理,亚健康的产生核心的原因,往往是体内出现了气血不调,脏腑功能的紊乱。所以对于亚健康的调理,应该以调理气血,调畅气机,同时恢复脏腑的功能,为核心的治疗方案。除了结合这个药物之外,在这之外,还应该在生活当中,还得注意,包括保持心情的舒畅、充足的睡眠、当的运动,这样就可以提高改善调理好我们的气血。同时在食疗方面,可以适当加一点补充气血的药。药食两用的药,起到达到一个补充气血的作用就可以。包括疏肝理气作用的一些药,例如玫瑰花,大枣这样的一些药,兼顾到补气血,疏肝理气,可以更好的改善亚健康状态。
语音时长 01:11

2019-06-06

58542次收听

01:44
亚健康调理
对于亚健康的调理,应该以调理气血,调畅气机,同时恢复脏腑的功能为核心,可以通过饮食方面,进行药食同用方法调理,也可以通过改变生活方式进行调理。一、饮食方面,药食两用的药,起到、达到补充气血的作用就可以。包括疏肝理气作用的药,例如玫瑰花,大枣,兼顾到补气血,疏肝理气,可以更好的改善亚健康状态。二、在生活当中,保持心情的舒畅,充足的睡眠,适当的运动,这样就可以提高改善调理好气血,可以更好地调理好亚健康状态。亚健康产生核心的原因,往往是体内出现气血不调,脏腑功能的紊乱。
熬夜的危害有哪些
熬夜对身体的健康没有太大好处,会让年轻人的体质越来越差,并且增加生病的可能性。老年人的话,会加重心脑血管类的疾病经常发生;熬夜之后,还会出现白天精神不好,记忆力不如以前好的症状,消化系统,还有皮肤也会受到一定的影响。
什么是手机依赖症
手机自出世起,就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移动手机让人们摆脱了烦人的电话线,能够更加无忧无虑,随时随地地沟通。移动短信又让人们摆脱了言语的尴尬,达到更加“心照不宣”的交流。
催眠有助戒烟吗
催眠,在国外很流行,对于国人相对陌生些。那么催眠可以戒烟吗?
病毒使人类进化
提起病毒大家就会觉得是使人犯病的坏东西,殊不知人类进化也要依靠病毒,意大利科学家在139个基因中发现了400多种不同的变异,这些基因变异对人们是否容易感染病毒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