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手上起小水泡痒怎么办

74147次浏览

手上起小水泡痒可通过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避免搔抓、冷敷缓解瘙痒、外用抗真菌药膏、口服抗组胺药物等方式治疗。手上起小水泡痒通常由汗疱疹、手癣、接触性皮炎湿疹过敏反应等原因引起。

1、保持皮肤清洁干燥

每日用温水清洗患处,避免使用刺激性肥皂或洗手液。清洗后轻轻拍干水分,可涂抹无香料保湿霜。汗疱疹患者需减少手部出汗,可佩戴棉质手套吸汗。保持手部干燥有助于减少水泡破裂和继发感染概率。

2、避免搔抓

搔抓会导致水泡破裂,增加细菌感染风险。若瘙痒剧烈,可用干净纱布覆盖患处。儿童患者家长需修剪孩子指甲并监督其行为。接触性皮炎患者应避免再次接触致敏原如洗涤剂、金属饰品等。

3、冷敷缓解瘙痒

将干净毛巾浸入冷水后拧干,敷于患处5-10分钟。冷敷可收缩血管减轻炎症反应,缓解瘙痒症状。手癣患者冷敷后需及时擦干,避免真菌滋生。每日可重复冷敷多次,但皮肤破损时禁用。

4、外用抗真菌药膏

手癣引起的水泡可遵医嘱使用联苯苄唑乳膏、硝酸咪康唑乳膏等抗真菌药物。湿疹患者可使用氢化可的松乳膏减轻炎症。药物需薄涂于患处,使用前清洁双手。家长应为儿童选择刺激性小的药膏如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

5、口服抗组胺药物

过敏反应导致的水泡瘙痒可遵医嘱服用氯雷他定片、西替利嗪片等抗组胺药。严重湿疹患者可能需要短期口服泼尼松片。药物可能引起嗜睡,儿童用药需严格按体重计算剂量。服用期间避免驾驶或操作机械。

手上起小水泡期间应避免接触化学洗涤剂,做家务时佩戴橡胶手套。饮食宜清淡,减少辛辣刺激性食物摄入。穿着透气棉质衣物,避免衣物摩擦患处。若水泡出现化脓、疼痛或发热等症状,提示可能继发感染,须及时就医。反复发作或持续不愈的患者需进行真菌检查或过敏原检测,明确病因后规范治疗。

相关推荐

手足口病形成的原因
许多家长朋友在平时生活中一定要注意帮助孩子养成一个讲卫生、爱干净的好习惯,这样才可以帮助孩子远离各种疾病,就是这样一种病,那么手足口病形成的原因是什么呢,下边给大家详细的介绍一下。
重度手足口病的危害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会受到许多疾病的威胁,如果不采取措施来预防会给大家的正常生活造成很大的影响,就拿手足口这种病来说吧,据专家介绍说这种病在儿童中多见,那么重度手足口病的危害是什么呢,下边给大家做一个简单的介绍。
小儿手足口病的危害有哪些
小儿手足口病出现的时候必须要加以治疗,不要耽误了病情。患者皮肤会有斑丘疹或疱疹出现,而且还会食欲下降,发热恶心。如果不积极的治疗,手足口病可能引起脑炎、肺炎等并发症,但是可能性是不大的。
02:03
手足口病是怎么引起的
手足口病是因肠道病毒感染引起。引发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有20多种,其中以柯萨奇病毒A16型和肠道病毒71型,EV71最为常见,其感染途径包括消化道、呼吸道以及接触传播,多发生于5岁以下的儿童,表现为口痛、厌食、低热、手足口等部位出现小疱疹或小溃疡。多数患儿一般在一周左右治愈,少数患儿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的脑膜炎这些并发症,个别重症的患儿,病情发展较快会导致死亡,目前,缺乏针对病毒治疗药物,主要是采用对症治疗。
02:49
手足口病饮食注意事项有哪些
手足口病的饮食调理方式是非常重要的。患儿最好应该多吃一些清淡的、易消化的、柔软的流质或者半流质。平时不要吃辛辣和刺激的食物,尽量少吃一些咸的食物或者是不容易消化的食品,更不要去吃烧烤类食物或油腻的食物,少吃一些是冰冷的食品,可有效地避免出现明显的咽喉部位的刺激,对疾病的预防和辅助治疗有很好的帮助。如果患儿因皮肤破溃疼痛拒绝进食,需要到医院输液来保证营养的摄入和水分的摄入。患儿要饭前饭后用生理盐水漱口。对不会漱口的宝宝可以用棉签蘸生理盐水轻轻地清洁口腔。
02:18
小孩手足口病症状
小孩得了手足口病之后,它的主要症状是这样几个方面,首先是发烧,然后是手脚还有口腔内主要是咽颊部有那种红色的疱疹,三个部位都出现皮疹,我们临床上才诊断手足口病。只要这个孩子发烧了,手心有一些红色的小皮疹,脚和手的表现是一样的。再看一下咽腭弓两侧也有红色的小皮疹,这个时候就可以诊断手足口病了。手足口病的症状就是这三大条。基本上都伴有发烧,发烧的高低中都不等跟,并根据病情的轻中重程度也不一样。所以有皮疹,三个地方有皮疹加发烧,就是手足口最常见的症状。当然只有手或者只有脚或者只有口腔有疱疹,有皮疹,都不能诊断手足口。只有三个都有,我们才能诊断手足口病。
02:18
手足口病有什么症状
手足口病的症状就是手足和口都有一些皮疹,这个皮疹的形态也比较的多样,大多数是小红色的小皮疹,小丘疹,高出皮肤平面的。孩子可能会有疼和痒的一些症状,口腔的那个皮疹就在烟颊部我们平时看到的小舌头附近,张开嘴以后把它的舌后部压下去,就可以看到在烟颊部部分有红色的一些小皮疹。这个时候我们看手脚和口都有皮疹了,就可以诊断手足口病了。诊断手足口病是先看看他发不发烧,如果有发烧,体温到了38度5左右就吃退烧药,不到这个温度,就吃点清热解毒的小中药,基本上3到5天这个症状就会逐渐消失。如果这个孩子的皮疹在逐渐的增多,全身都出现了皮疹,量也比较大,发烧持续高热不退,这个时候就要到医院就诊了。
02:20
手足口病的传播途径
手足口病可以通过呼吸道,消化道,以及接触传播。手足口病的病原是肠道病毒,肠道病毒里最常见是EV71和科萨奇A16,这两型的病毒引起手足口病是最常见。呼吸道就是通过患者的咳嗽,喷沫的传播,然后通过呼吸道感染了这个病毒发生手足口。消化道就是通过分泌物排泄,粪便,粪便里面含有肠道病毒,接触了这个粪便,通过口腔进入到消化道,得了手足口病。接触传播就是接触到破了的手足口的皮疹的,疱疹的液体传播。
小孩手足口病应该怎么办
小孩手足口病轻症购买板蓝根等小中药帮助排毒、重症需要及时就医。小孩子得了手足口病以后,应该分两类情况去处理。一类情况是要观察症状是不是很轻很正常。孩子除手、脚、口有皮疹和发烧这个四个症状之外,没有任何其他的症状,在家观察就可以。到大药店买清热解毒的小中药例如板蓝根、大青叶、清热散温、清热解毒帮助把病毒排出,杀死病毒。一般观察3到5天,自然就会痊愈了。一定记住不能上幼儿园、不能上学,属于传染病,会传染给别的小朋友,所以在家要隔离,病情痊愈之后再去上学。第二种那个观察就是看他是不是有重症手足口,在家逐渐的观察他会不会出现重症的症状,例如出现神情萎靡、嗜睡,睡觉叫不醒、抽搐等等,脸色灰暗,呼吸异常快速等等,那赶紧上医院。
语音时长 01:40

2019-10-23

58561次收听

手足口病有哪些症状
手足口病有两种类型:普通型和重型。不同类型,症状不同。一、轻型:表现为急性发病,在口腔手口处等出现疱疹和斑丘疹,出疹同时或出疹前可能出现发热,大部分是低热,小于三十八点三摄氏度。口腔疱疹最多见于舌头与颊粘膜,其次为唇齿侧和硬腭口周出现。开始时为红色斑片,继而发展为周围红晕水泡,在2到5天左右水泡会破裂,形成浅灰白黄色基底,红斑围绕溃疡。孩子这时可能说喉咙疼痛,或直接拒绝吃东西。手足处表现为数个或数十个斑丘疹或疱疹,多表现为不痛、不痒、不结痂、不结疤,四不特点。在5天左右消失,一般在7到10天完全消失。二、重型:需引起高度重视。孩子如果有以下特点,可能有重症手足口病。孩子发烧体温大于三十八点五摄氏度,而且发烧时间超过三天,出现嗜睡、呕吐、头痛等表现,这时要高度警惕重型手足口病,需立即带孩子去就诊。
语音时长 01:47

2019-08-19

57903次收听

手足口病能洗澡吗
手足口病能洗澡。手足口病通常可以洗澡,但不要把皮疹弄破就可以。普通手足口病皮疹是有典型特点,如不痛、不痒、不结痂、不结疤这些特点,对孩子没有什么影响,一般不需特殊处理,孩子可以洗澡。但洗澡时注意水温不要太热,不要太凉。太热可能对皮疹造成不良刺激,太凉又可能导致孩子感冒着凉。温度要适宜,水温要适宜,房间温度要合适。洗完澡后房间太凉,可能让孩子感冒。洗完澡后,适当补充液体。纠正孩子缺水状态。洗完澡后及时擦干,避免孩子着凉。
语音时长 01:33

2019-08-19

60574次收听

口足手病的症状有哪些
口足手病的情况可能在生活中比较多,也有很多免疫力比较差的小孩子很容易出现,期间承受的痛苦可能会比较多,一般建议在发现手脚以及口腔出现疱疹,伴随低热等症状的时候,就要接受专业的处理,否则还有可能会出现精神系统异常和呼吸系统异常的症状。
手足口病的护理
手足口病因为多见于孩子,尤其是小儿,所以手足口病护理重点多关注于皮肤方面。饮食上吃些清淡食物,因为口腔中容易生出疱疹,孩子会比较疼,可能不愿意进食,然后会哭闹,所以给孩子清淡饮食;对于口腔中出现的皮疹,不用管它,多喝水,可以适当饮用淡盐水,保持口腔清洁;对于身上的皮疹,尤其手、脚或者肛周部位出现的疹子,需要保持皮肤干燥不刺激,穿着宽松衣物;如果存在感染,可以涂抹药膏,但需要注意,不要涂抹激素类药膏;对于肛周部位出现皮疹,保持干燥状态就可以。
语音时长 01:19

2018-09-21

55040次收听

手足口病早期有哪些症状
手足口病早期症状是孩子口腔里长疱疹,流口水,不吃东西,然后哭闹。尤其周围有手足口病的孩子,或正处于手足口病流行季节,比如六七月份,如果家里孩子出现这些情况,家长一定要重视,应该仔细观察孩子口腔中有没有溃疡,手、脚、臀部有没有皮疹。
语音时长 00:59

2018-09-21

58271次收听

手足口病对婴幼儿的危害是否严重
手足口病在我国早有流行。以往我国大部分地区流行的主要是柯萨奇病毒A16,病情大多较轻。近年来,肠道病毒71型引起的手足口病在亚太地区广泛流行,成为手足口病的主要病因,我国肠道病毒71型导致的手足口病所占半数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