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菌性阴炎和霉菌症状
细菌性阴道炎和霉菌性阴道炎是两种常见的阴道感染,细菌性阴道炎主要由阴道内菌群失衡引起,霉菌性阴道炎则多由念珠菌过度繁殖导致。两者症状有相似之处,但病因和表现存在差异。
1、细菌性阴道炎
细菌性阴道炎通常表现为灰白色稀薄分泌物,伴有鱼腥味,外阴瘙痒或灼热感较轻。发病可能与频繁冲洗阴道、性生活活跃、免疫力下降等因素有关。治疗可遵医嘱使用甲硝唑阴道凝胶、克林霉素磷酸酯阴道片或替硝唑栓,同时需避免过度清洁,保持外阴干燥。
2、霉菌性阴道炎
霉菌性阴道炎典型症状为豆腐渣样白色稠厚分泌物,外阴剧烈瘙痒、红肿,排尿时可能有灼痛感。常见诱因包括长期使用抗生素、妊娠期、糖尿病控制不佳等。治疗可选用克霉唑阴道片、硝酸咪康唑栓或制霉菌素阴道泡腾片,日常需减少糖分摄入,选择棉质透气内裤。
3、混合感染
部分患者可能同时存在两种感染,表现为分泌物性状复杂,既有异味又伴明显瘙痒。这种情况需通过白带常规检查确诊,治疗上可能需要联合使用抗细菌和抗真菌药物,如甲硝唑联合克霉唑,具体用药方案应由医生根据检查结果制定。
4、复发因素
两类阴道炎均易复发,细菌性阴道炎复发可能与阴道微生态未完全恢复有关,霉菌性阴道炎复发多因治疗不彻底或诱因持续存在。预防复发需规范用药疗程,增强免疫力,避免滥用洗液,性伴侣必要时需同步治疗。
5、鉴别诊断
虽然两者症状有重叠,但细菌性阴道炎分泌物更稀薄且有特征性鱼腥味,霉菌性阴道炎分泌物呈块状且瘙痒更剧烈。自行区分可能存在误差,建议出现症状时及时就医进行白带常规检查,明确病原体类型后针对性治疗。
日常应注意会阴部清洁干燥,避免穿紧身化纤内裤,性生活适度并使用安全套。饮食上减少辛辣刺激和甜食摄入,适量补充含乳酸菌的发酵乳制品。若症状反复发作或伴有发热、腹痛等表现,需排除盆腔炎等并发症,尽早就医完善检查。治疗期间应遵医嘱完成全程用药,不可自行停药,以免导致耐药或慢性感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