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病饮食应注意什么
心脏病患者饮食需注意控制钠盐摄入、限制饱和脂肪、增加膳食纤维、选择优质蛋白、保持规律进食。合理饮食有助于控制血压血脂,减轻心脏负担。
一、控制钠盐
每日食盐摄入不超过5克,避免腌制食品、加工肉类等高钠食物。高钠饮食会导致水钠潴留,增加血容量和心脏负荷。建议使用低钠盐替代普通食盐,烹饪时用醋、柠檬汁等调味。
二、限制饱和脂肪
减少动物油脂、黄油、全脂乳制品摄入,每日烹调油控制在25-30克。饱和脂肪会升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加速动脉粥样硬化进程。优先选择橄榄油、茶籽油等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的植物油。
三、增加膳食纤维
每日摄入25-30克膳食纤维,多食燕麦、糙米、西蓝花等。膳食纤维可结合胆固醇排出体外,改善脂代谢。全谷物与蔬菜水果搭配食用效果更佳,但需循序渐进避免胃肠不适。
四、选择优质蛋白
优先选用鱼类、禽类、豆制品等低脂蛋白来源,每周吃鱼2-3次。鱼类富含ω-3脂肪酸能抗炎护血管,大豆蛋白有助于调节胆固醇。红肉摄入每周不超过500克,避免油炸烹饪方式。
五、保持规律进食
每日定时定量进餐,避免暴饮暴食或长时间空腹。少食多餐模式可稳定血糖水平,减轻餐后心脏负担。睡前2小时避免进食,防止夜间血液黏稠度增高。
心脏病患者除饮食控制外,需戒烟限酒,每日进行3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定期监测血压、血脂、血糖指标,遵医嘱服用阿托伐他汀钙片、单硝酸异山梨酯缓释片等药物。出现胸闷、气促等症状时应及时就医,避免情绪激动和过度劳累。保持体重指数在18.5-23.9之间,腰围男性不超过90厘米、女性不超过85厘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