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防治乳酸性酸中毒
乳酸性酸中毒可通过调整用药、控制基础疾病、监测乳酸水平、及时补液、血液净化等方式防治。乳酸性酸中毒通常由组织缺氧、药物副作用、代谢异常、肝肾衰竭、遗传性疾病等原因引起。
1、调整用药
双胍类降糖药如二甲双胍片可能抑制线粒体氧化导致乳酸堆积,使用时应严格遵医嘱控制剂量。抗逆转录病毒药物如齐多夫定胶囊可能干扰线粒体DNA合成,需定期监测乳酸水平。化疗药物如顺铂注射液可能引发组织缺氧,用药期间需配合血氧监测。
2、控制基础疾病
糖尿病患者出现酮症酸中毒时可能合并乳酸性酸中毒,需通过胰岛素注射液控制血糖。脓毒症患者因微循环障碍易发生乳酸升高,需早期使用抗生素如注射用头孢曲松钠。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组织灌注不足时,可联合使用利尿剂如呋塞米片改善循环。
3、监测乳酸水平
对于高危人群如酗酒者、肝病患者,建议每3-6个月检测静脉血乳酸值。当乳酸浓度超过2mmol/L时,需排查感染、休克等诱因。动态监测乳酸变化比单次检测更有临床意义,乳酸清除率是评估预后的重要指标。
4、及时补液
休克导致的乳酸性酸中毒需快速静脉输注0.9%氯化钠注射液扩充血容量。腹泻脱水患者可口服补液盐散Ⅲ预防电解质紊乱。补液过程中需监测中心静脉压,避免容量负荷过重诱发肺水肿。
5、血液净化
严重乳酸性酸中毒合并多器官衰竭时,可采用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清除乳酸。血浆置换适用于遗传性线粒体疾病患者,能暂时改善代谢状态。血液净化需配合碳酸氢钠注射液纠正酸中毒,但需警惕钠负荷过重。
日常需避免剧烈运动后立即进食高糖食物,防止糖酵解过度产乳酸。长期饮酒者应逐步戒酒,突然戒断可能诱发乳酸升高。建议定期进行肝肾功能检查,控制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出现不明原因乏力、呼吸深快等症状时,应及时就医检测血气分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