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高血压有什么注意事项
老年人高血压需注意规律服药、定期监测血压、调整生活方式、控制合并症及避免诱发因素。高血压可能由遗传、高盐饮食、动脉硬化等因素引起,通常表现为头晕、头痛等症状。
1、规律服药
老年人高血压患者需严格遵医嘱服用降压药物,不可擅自增减药量或停药。常用降压药包括苯磺酸氨氯地平片、缬沙坦胶囊、氢氯噻嗪片等。服药期间需关注药物不良反应,如出现低血压、干咳等症状应及时就医。建议家属协助设置服药提醒,避免漏服或重复用药。
2、定期监测血压
每日早晚各测量一次血压并记录,测量前静坐5分钟,避免剧烈运动或情绪激动后立即测量。推荐使用上臂式电子血压计,袖带需与心脏平齐。若血压波动超过140-159/90-99毫米汞柱或出现明显不适,应及时就医调整治疗方案。血压控制目标通常为小于150/90毫米汞柱。
3、调整生活方式
每日食盐摄入量不超过5克,避免腌制食品及加工食品。适量食用芹菜、菠菜等富含钾的蔬菜,以及燕麦、糙米等全谷物。每周进行5次30分钟的中等强度运动,如快走、太极拳。保持体重指数在20-24之间,腰围男性不超过90厘米,女性不超过85厘米。戒烟限酒,保证7-8小时睡眠。
4、控制合并症
合并糖尿病的患者需将空腹血糖控制在7毫摩尔每升以下,餐后血糖控制在10毫摩尔每升以下。合并高脂血症者应定期检测血脂,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控制在2.6毫摩尔每升以下。合并慢性肾病者需限制蛋白质摄入,每日0.6-0.8克每公斤体重。定期进行心电图、颈动脉超声等检查评估靶器官损害。
5、避免诱发因素
冬季注意保暖,避免寒冷刺激导致血管收缩。保持情绪稳定,可通过冥想、深呼吸等方式缓解压力。避免突然改变体位,预防体位性低血压。谨慎使用非甾体抗炎药、激素等可能升高血压的药物。洗澡水温不宜过高,时间控制在15分钟以内。
老年人高血压的日常护理需家属共同参与。准备低盐饮食时可使用柠檬汁、醋等调味替代部分食盐。鼓励患者参加社区健康教育活动,学习血压自我管理知识。居家环境应保持安静舒适,避免噪音刺激。外出时随身携带降压药和急救卡片,注明所患疾病及用药信息。定期复诊评估治疗效果,根据医生建议调整治疗方案。保持乐观心态,培养书法、园艺等舒缓兴趣有助于血压控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