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绞痛病人的疼痛特点
心绞痛病人的疼痛特点主要有胸骨后压榨性疼痛、放射痛、持续时间短、活动诱发、含服硝酸甘油缓解等。
1、胸骨后压榨性疼痛
心绞痛典型表现为胸骨中下段后方出现的压迫感或紧缩感,类似重物压迫,患者常描述为"石头压胸口"。疼痛性质多为钝痛而非锐痛,程度可从轻度不适到剧烈疼痛,与心肌缺血导致的代谢产物堆积刺激神经有关。发作时患者可能不自主停止活动,伴有面色苍白、出冷汗等自主神经反应。
2、放射痛
疼痛可向左肩、左上臂内侧、颈部、下颌或上腹部放射,这种牵涉痛与心脏传入神经和体表感觉神经在脊髓层面的汇聚有关。约半数患者会出现放射痛,部分老年或糖尿病患者可能仅表现为牙痛、背痛等不典型部位疼痛,容易误诊为其他疾病。
3、持续时间短
典型心绞痛发作通常持续2-5分钟,极少超过15分钟。若疼痛持续超过20分钟需警惕急性心肌梗死。发作具有阵发性特点,缓解后胸痛完全消失,这与心肌暂时性缺血后血流恢复有关。但反复发作可能提示冠状动脉病变进展。
4、活动诱发
体力活动、情绪激动、饱餐或寒冷刺激等增加心肌耗氧的情况易诱发心绞痛,称为劳力性心绞痛。特定活动强度下重复发作是其特征,如快步行走200米或爬3层楼梯时出现。休息后数分钟内缓解,这种可重复性与冠状动脉固定狭窄相关。
5、含服硝酸甘油缓解
舌下含服硝酸甘油片后1-3分钟疼痛缓解是重要特征,该药物通过扩张冠状动脉和静脉系统,减少心肌耗氧而发挥作用。若用药后10分钟仍不缓解可能提示非心源性疼痛或心肌梗死。但需注意部分患者对硝酸甘油敏感可能出现头痛等副作用。
心绞痛患者应随身携带硝酸甘油等急救药物,避免剧烈运动和情绪波动,保持规律作息。饮食上选择低盐低脂食物,控制体重,戒烟限酒。定期监测血压、血糖、血脂等指标,遵医嘱服用抗血小板药物如阿司匹林肠溶片、调脂药物如阿托伐他汀钙片等。出现疼痛频率增加、持续时间延长或休息时发作等不稳定性心绞痛表现时需立即就医。适当进行心脏康复训练有助于改善心肌供血,但需在专业人员指导下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