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预防肺结核出现
预防肺结核可通过接种疫苗、避免接触传染源、增强免疫力、保持良好卫生习惯及定期筛查等方式实现。肺结核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慢性传染病,主要通过呼吸道传播。
1、接种疫苗
卡介苗是预防结核病的有效疫苗,新生儿出生后24小时内应完成接种。该疫苗可显著降低儿童重症结核病及结核性脑膜炎的发生概率。未接种的结核菌素试验阴性者,尤其是密切接触者或高风险人群,可考虑补种。
2、避免接触传染源
减少与活动性肺结核患者的密切接触,接触时需佩戴医用防护口罩。患者应规范治疗至少2周后再恢复正常社交。在医疗机构、监狱等高危场所工作的人员,须严格执行呼吸道防护措施。
3、增强免疫力
保证每日摄入优质蛋白如鸡蛋、瘦肉,补充维生素A、D及锌等微量元素。规律进行有氧运动,每周累计150分钟以上。糖尿病患者需严格控制血糖,HIV感染者应坚持抗病毒治疗以维持免疫功能。
4、保持卫生习惯
居室每日通风2-3次,每次不少于30分钟。咳嗽礼仪需用肘部遮挡,痰液要用含氯消毒剂处理。避免随地吐痰,餐具应煮沸消毒。接触可疑污染物后需用流动水洗手至少20秒。
5、定期筛查
结核菌素试验或γ-干扰素释放试验阳性者需进行胸部X线检查。糖尿病患者、免疫抑制剂使用者等高风险人群应每年筛查。密切接触者需在暴露后第8周、12周各复查一次。出现咳嗽超过2周、低热等症状时应及时就诊。
预防肺结核需建立长期健康管理意识。日常饮食应包含牛奶、深色蔬菜等富含钙和维生素的食物,避免过度节食。冬季注意保暖,减少呼吸道感染诱发风险。工作压力大或作息紊乱者可通过冥想、瑜伽等方式调节免疫状态。出现持续午后潮热、夜间盗汗等结核中毒症状时,须立即到结核病定点医疗机构进行痰涂片和分子生物学检测。确诊患者应严格完成6-8个月规范治疗,家属需同步接受筛查。
相关推荐
02:50
03:01
02:12
01:45
为你推荐
科普文章
短视频
科普文章
短视频
热门问题
专家答疑
生活问答
- 1 双肺结核和肺结核有区别吗
- 2 肺结核怎么办,肺结核症状
- 3 肺结核注意什么
- 4 怎么知道自己有肺结核
- 5 什么是肺结核
- 6 怎么确定肺结核
- 7 肺结核是怎么得的
- 8 肺结核是如何形成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