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判断下肢静脉血栓
下肢静脉血栓可通过观察肢体肿胀、皮肤颜色改变、疼痛、浅静脉曲张及体温升高等症状判断,确诊需结合超声检查、D-二聚体检测等医学手段。
下肢静脉血栓早期可能表现为单侧肢体突发肿胀,以小腿或大腿为主,按压后凹陷恢复缓慢。皮肤可出现发红或青紫色改变,局部温度较对侧升高。行走或站立时疼痛加剧,平卧抬高患肢可缓解。部分患者可见浅表静脉扩张迂曲,皮肤出现棕褐色色素沉着。若血栓脱落引发肺栓塞,可能伴随胸痛、呼吸困难等全身症状。
临床诊断需结合血浆D-二聚体检测,该指标升高提示血栓形成可能。彩色多普勒超声能直观显示静脉内血栓位置和范围,是首选检查方法。对于深部静脉血栓或疑似肺栓塞,需进行CT静脉造影或核素肺灌注扫描。高风险人群包括长期卧床、近期手术创伤、恶性肿瘤患者等,这类人群出现症状应优先排查。
怀疑下肢静脉血栓时应避免按摩或剧烈活动,防止血栓脱落。急性期需绝对卧床并抬高患肢,穿戴医用弹力袜改善静脉回流。日常注意保持适度运动,避免久坐久站,控制体重减少静脉压力。饮食宜清淡,限制高盐高脂食物,多摄入富含膳食纤维的蔬菜水果预防便秘。遵医嘱使用抗凝药物期间需定期监测凝血功能,观察有无牙龈出血、皮下瘀斑等异常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