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多发性骨髓瘤基础知识

发布时间:2018-07-0965208次浏览

多发性骨髓瘤的基础知识

1什么是多发性骨髓瘤?发病原因是什么?

多发性骨髓瘤是一种起源于血液系统中浆细胞的恶性增殖性肿瘤。骨髓瘤细胞在骨髓内克隆性增殖,引起溶骨性骨骼破坏;同时骨髓瘤细胞分泌大量单克隆免疫球蛋白,过多的免疫球蛋白轻链随尿液排出,称为本周蛋白尿,大量单克隆免疫球蛋白又抑制了正常的多克隆免疫球蛋白的合成,易造成感染。常伴发贫血,肾功能损害和骨髓外浆细胞瘤。

关于骨髓瘤确切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但随着各种生物技术的发展,人们对骨髓瘤的发病机制的认识也有了进步。骨髓瘤的发病可能与基因突变导致的染色体异常有关。

2多发性骨髓瘤会传染么?

虽然在部分骨髓瘤患者中发现了某些基因的异常,但这些异常大多为后天突变而得,所以一般不会传染给他人或后代。

3多发性骨髓瘤分哪些型?是如何区分的?

根据多发性骨髓瘤细胞分泌的单克隆免疫球蛋白的不同,可以把多发性骨髓瘤分为以下8型:IgG型,IgD型,IgA型,IgE型,IgM型,轻链型,双克隆型和不分泌型。其中轻链型又根据分泌的轻链的种类分为κ,λ型。IgG,IgA,轻链型,IgD型较多见。

4多发性骨髓瘤致命么?得了还能活多久?

多发性骨髓瘤目前仍是一种不可治愈的疾病,但自从自体干细胞移植成功应用于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以来,疗效及生存期有了较大的改善。自20世纪90年代末免疫调节药特别是21世纪蛋白酶体抑制药成功在骨髓瘤患者中的应用,显著提高了总体的长期生存。

多发性骨髓瘤是一种异质性疾病,不同的患者对治疗的反应,并发症的发生和生存期均有很大差别。生存期变化很大,短者仅生存数月,长者可存活10年以上。

5哪些人易患多发性骨髓瘤?

我国多发性骨髓瘤发病率约为1/10万,低于西方工业发达国家(约4/10万),发病年龄多在50—60岁之间,40岁以下者较少见,男女之比为3:2。

故相对而言,老年人、特别是有肿瘤家族史或肿瘤易感因素(如特殊职业)者易患多发性骨髓瘤。

6特殊职业是否会引起多发性骨髓瘤?

已经证实电离辐射是急性髓细胞白血病的危险因素,但没有证据表明慢性低剂量辐射暴露对多发性骨髓瘤发病的作用。在现代工业保护和严格的规章制度下,职业辐射暴露不太可能明显增加多发性骨髓瘤的发生。对有机溶剂,除草剂和其他化学制剂的调差研究也未能发现其对骨髓瘤发病的作用。

7多发性骨髓瘤的发病机制

MM的多种多样的临床表现是由于恶变克隆浆细胞无节制地增生,浸润及其分泌的大量单克隆免疫球蛋白所引起:瘤细胞在原发部位骨髓的过度增生,导致骨髓造血功能抑制;瘤细胞广泛浸润可累及淋巴结,脾脏,肝脏,呼吸道及其他部位,引起受累组织器官的功能障碍:瘤细胞分泌的一些因子引起溶骨性病变及相关的症状;瘤细胞分泌的大量单克隆免疫球蛋白出现于血中引起血液黏度增高及凝血因子功能障碍,而过量轻链自肾脏排泄引起肾脏损害,轻链沉积于组织器官造成淀粉样变性损害,而同时正常多克隆浆细胞增生和多克隆免疫球蛋白合成受到抑制,使机体免疫力减低,易招致继发感染。

二 多发性骨髓瘤的检查/诊断

1多发性骨髓瘤如何诊断

需结合骨髓涂片检查中的骨髓瘤细胞百分比、血或尿中的M蛋白量、X线检查的溶骨性损害等指标结合患者临床表现进行诊断。

一般骨髓中浆细胞增多(>30%)、血或尿中的M蛋白量分别大于35g/L或1g/24h、X线检查有溶骨性损害即应考虑多发性骨髓瘤的诊断。

4多发性骨髓瘤的临床分期标准

临床分期反映病程的早晚,而MM病程的早晚主要取决于患者体内骨髓瘤细胞的总数量(瘤负荷),当瘤细胞数量有限时不引起临床症状,患者可无察觉,称临床前期,此期一般为1~2年,少数病例的临床前期可长达4~5年或更长时间,当瘤细胞总数量≥1×1011时,开始出现临床症状,随着瘤细胞数量增加,病情逐渐加重,当瘤细胞数量增至相当大时将导致死亡。

5多发性骨髓瘤的病理分型

(1)IgG型:最常见,约占MM的50%左右,此型具有MM的典型临床表现

(2)IgA型: IgA型约占MM的15%~20%,除具有MM的一般表现外,IgA易聚集成多聚体而引起高黏滞血症,易有高钙血症和高胆固醇血症等特点,

(3)轻链型:其单克隆免疫球蛋白是单克隆κ链或单克隆λ链,而重链缺如,此型约占MM的15%~20%,此型瘤细胞常分化较差,增殖迅速,骨骼破坏多见,肾功能损害较重。

(4)IgD型:、约占MM的8%~10%,除具有MM的一般表现外,尚具有发病年龄相对较年轻,髓外浸润,骨质硬化病变相对多见等特点。

(5)IgM型:、少见,仅占MM的1%左右,除具有MM的一般临床表现外,因其分子量较大(分子量950000)且易形成五聚体而使血液黏滞性增高,故易发生高黏滞综合征是其特点。

(6)IgE型:、此型罕见

(7)双克隆或多克隆型:此型少见,仅占MM的1%以下

(8)不分泌型:此型约占MM的1%,患者有骨髓中浆(瘤)细胞增生显著,骨痛,骨质破坏,贫血,正常免疫球蛋白减少,易发生感染等MM的典型临床表现,但血清中无M成分,尿中无单克隆轻链(尿本-周蛋白阴性),

7多发性骨髓瘤的鉴别诊断

本病误诊率很高,患者可因发热,尿改变,腰腿疼被误诊为呼吸系统感染,肾炎,骨病而延误病情。遇到老年患者有肾脏损害的同时还有骨骼疼痛或与肾功能不全并不平行的贫血时(肾性贫血与肾功能不全程度平行),应进行有关骨髓瘤的检查。腰痛是多发性骨髓瘤的主要症状之一,常是患者求医的主诉之一,可能选择普外科,骨科就诊。常被误诊为腰肌劳损,腰椎结核,骨质疏松等疾病,应注意鉴别,此外还应与反应性浆细胞增多症,意义未明的单克隆免疫球蛋白血症(MGUS)及其他产生M蛋白的疾病如慢性感染,慢性肝病,自身免疫性疾病鉴别。

8多发性骨髓瘤的X线检查

X射线检查在本病诊断上具有重要意义,本病的X射线表现有下述4种:①弥漫性骨质疏松:脊椎骨,肋骨,盆骨,颅骨常表现明显,也可见于四肢长骨,②溶骨性病变:呈多发性圆形或卵圆形,边缘清晰锐利似穿凿样溶骨性病变是本病的典型X射线征象,常见于颅骨,盆骨,肋骨,脊椎骨,偶见于四肢骨骼,③病理性骨折:最常见于下胸椎和上腰椎,多表现为压缩性骨折,其次见于肋骨,锁骨,盆骨,偶见于四肢骨骼,④骨质硬化:此种病变少见。

 三 多发性骨髓瘤的治疗

1多发性骨髓瘤的主要治疗方法

化疗是本病的主要治疗手段,新化疗药物的应用和用药方法的改进是近年来本病疗效提高的关键因素。对于年龄65岁,体质虚弱或自身选择等原因不能接受干细胞移植的病人,血Cr>176mmol/L者推荐VAD,TD,PAD,DVD方案。对于血Cr

相关推荐

多发性骨髓瘤怎么预防感染
多发性骨髓瘤以中老年患者居多,而且首发症状往往是骨痛,一旦确诊后多发性骨髓瘤还要时刻提防感染,以免给身体带来更大的危害。那么,多发性骨髓瘤怎么预防感染呢?大家来学习学习吧!
中年人如何防治多发性骨髓瘤
中年人如何防治多发性骨髓瘤?中年人是社会的中流砥柱,是家庭的顶梁柱,如果患上多发性骨髓瘤,那么一个家的生活和生计的维持都会很困难,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多加预防才是重要的,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中年人如何防治多发性骨髓瘤:
多发性骨髓瘤化疗后吃什么比较好
多发性骨髓瘤化疗后的饮食?提到多发性骨髓瘤,相信很多人并不是很了解,多发性骨髓瘤时刻威胁着患者的生命安全,化疗后要注意饮食是否合理,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多发性骨髓瘤化疗后的饮食:
多发性骨髓瘤的早期症状有什么
多发性骨髓瘤的早期症状:近年来多发性骨髓瘤发病率越来越高,临床上这种病人也越来越多。导致病人的增多的原因主要有包括环境的因素、医疗诊断水平的增强和老百姓的体检意识增强以及体检的频度的提高,多发性骨髓也因此能够被尽早的发现和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早期表现千差万别,包括乏力、困倦、肾脏表现、骨关节疼痛等症状,因此,在常规体检中发现肝功能、肾功能以及大家关注度更高白球比、白蛋白和球蛋白的比值相关指标出现的异常数值,就要想到有没有球蛋白的问题。这个指标可以通过经常做体检得到一些详细的分析和体检结果。这些分析和结果对早期骨髓瘤的发现和后续治疗都具有重要意义。
语音时长 03:06

2020-02-27

57786次收听

多发性骨髓瘤有哪些症状表现
多发性骨髓瘤主要是crab症状,可以有贫血、肾功能损害、骨质破坏、淀粉样变性、高钙血症等。骨髓瘤是一个特别容易被误诊的疾病,起病非常不典型,50%的骨髓瘤患者都存在误诊的情况。所以大家有各种不适要及时诊断治疗。
语音时长 01:30

2018-09-14

62127次收听

该怎么治疗多发性骨髓瘤
得了多发性骨髓瘤,首先看它的分期和器官或脏器受累的情况。多发性骨髓瘤表现为贫血、骨痛、感染、高钙血症、淀粉样变等表现。诊断为多发性骨髓瘤都需要治疗,治疗方案也有很多种,有一线方案和二线方案。得了骨髓瘤也不用担心,因为新药很多,治疗效果也很好。
语音时长 01:48

2018-09-14

61527次收听

01:49
多发性骨髓瘤肾损害的预防
多发性骨髓瘤肾损害的预防,包括早发现、早治疗,全身支持疗法及其诱发因素的防治等。第一、要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只有把异常的骨髓瘤细胞消灭,产生的小分子蛋白减少以后,对肾脏的影响才会小一些,它的治疗包括:1.减少骨髓瘤细胞数量及其M蛋白的产量,可以采用全身化疗、放射治疗、骨髓移植、血液净化等方法,2.全身支持疗法及其诱发因素的防治。第二、治疗时可能会出现高尿酸,这时要进行水化,让水多一点使尿酸不要沉积在肾脏,避免肾脏的损害。第三、碱化尿液,让尿酸多溶解一些在尿中,不要沉积在体内。
多发性骨髓瘤的支持治疗系列之外周神经病变
外周神经病变一旦发生,症状可持续数月或1年以上。因此,需要家属及医护人员配合去细心呵护患者,在评价骨髓瘤治疗有效性的同时,早期发现出现的神经病变副作用,及时管理并处理。这点非常重要。
03:03
什么是多发性骨髓瘤
多发性骨髓瘤是一种恶性浆细胞病,是长在骨髓里边的肿瘤,个别患者会长在骨髓边或身体其它表浅部位,也可以长在软组织上。浆细胞产生肿瘤分泌异常免疫球蛋白,会引起免疫力下降,破坏肾脏。浆细胞在体内超过10%还会引起贫血,甚至引起血钙升高。
02:00
什么是随访
随访是指医院对曾在医院就诊的病人以通讯或其它的方式,进行对病人继续追踪、查访。从而了解患者病情变化。通过随访可以提高医院医前及医后服务水平,同时方便医生对病人进行跟踪观察,方便医生随时掌握患者病情,也有利于医学科研工作的开展。
03:19
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在家庭护理中应注意什么
如病人没有肾脏病变,可以正常饮食,注意食物不能太甜或太咸,病人有肾脏问题,要控制蛋白摄入量否则会增加肾脏负担。要吃干净食物不能便秘,便秘后会影响血压等其它各种问题。病人有尿毒症时一定注意不能便秘,否则毒素会吸收更多。
02:49
从哪里可以了解多发性骨髓瘤的知识
可以通过“骨髓瘤公共微信平台”了解一些骨髓瘤的知识。会发布一些骨髓瘤病人诊断的信息,治疗信息,临床试验新药的信息;也可关注网站“骨髓瘤病友”;网上一些科普讲座;5月和11月科室每年会举办患者教育活动等等,通过这些都可以了解多发性骨髓瘤的知识。
骨髓瘤晚期还能活多久
近年来,骨髓瘤发病率在快速升高,其中七成的患者是中老年人。什么是多发性骨髓瘤?它是由骨髓浆细胞恶性增生而产生的一种血液系统的高发肿瘤,是由于骨髓中的浆细胞发生了恶变、过度增殖,进而侵犯患者的肝脾、骨骼等器官,对身体造成巨大损害。
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应该如何饮食
多发性骨髓瘤是一种恶性的肿瘤性疾病,它同流感、乙肝、甲肝等疾病相比不会通过呼吸道、消化道、血液进行传播,所以不属于传染类疾病。当家人和朋友患有多发性骨髓瘤时不必担心传染性,但是在生活中要做好疾病的预防。
语音时长 01:17

2018-04-23

57695次收听

怎么确定是否患有骨髓瘤
多发性骨髓瘤是一个单克隆浆细胞在骨髓中浸润的一种疾病,会造成多脏器的损伤。所以在诊断时,第一、要查看骨髓里的浆细胞是否大于10%,第二、患者有靶器官损伤症状之一,如贫血、肾衰、高钙血症、骨痛就可以诊断为多发性骨髓瘤。
语音时长 01:37

2018-04-23

60028次收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