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蛋白/患者/骨髓瘤从体检单中的“球蛋白增高”说开去

61924次浏览

随着我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我们对健康的日益关注,每年例行的体检已经逐渐走进我们的日常生活。

前不久,我们在我院生化检测的项目下面加了一行注释:如果在生化化验时发现“球蛋白增高,建议去血液科就诊,查M蛋白鉴定,除外多发性骨髓瘤等疾患”。那么,什么是多发性骨髓瘤?生化化验时发现的球蛋白增高与多发性骨髓瘤有何关系?

发病率超过急性白血病

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以下简称MM)是一种易发生于中老年人的血液系统的恶性肿瘤,其发病率为5/10万/年,超过了急性白血病成为血液系统发病率居第二位的恶性肿瘤。既往MM的生存期只有3-5年,近年来随着新药的应用生存期5-7年,部分患者达到10年以上。

MM是一种恶性浆细胞肿瘤,浆细胞的作用是产生人体的免疫球蛋白,帮助人体抵御外来的有害的微生物的侵袭。当浆细胞发生肿瘤而恶性增殖使,骨髓内产生大量异常的恶性浆细胞,患者体内产生大量的无免疫功能的免疫球蛋白,引起患者反复发生呼吸道感染、肺炎或泌尿系统感染。因此,老年人反复发生肺炎或感染要追查发生感染的内在原因,而不仅仅控制或治疗肺炎。

 免疫球蛋白异常

我们体检的肝功化验中,有一项为总蛋白,总蛋白包括白蛋白和球蛋白,免疫球蛋白为球蛋白组成成分,所以当人体发生多发性骨髓瘤时,其生化化验中的总蛋白特别是球蛋白会增多。MM时,体内产生大量的无效的免疫球蛋白可以造成血液粘稠度增高,引起血栓,同时,这些异常的免疫球蛋白还会包裹在我们的血小板和凝血因子表面影响血凝块的形成引起人体出血。

同时,人体的免疫球蛋白是由重链和轻链组装而成的,MM患者大量的异常免疫球蛋白轻链从肾脏排泄过程中会损伤肾脏,引起骨髓瘤肾病的发生。50%MM患者会引起骨髓瘤肾病,其中30%会发展至肾功能不全或尿毒症。

善于伪装的骨髓干细胞肿瘤,误诊率高

发生MM时,异常增生的恶性浆细胞及其周围的异常肿瘤微环境细胞又会产生大量的异常因子,包括IL-6、IL-1、TNF等等,造成患者骨骼溶解,90%的MM患者引起严重的骨质疏松或骨折等,胸腰椎椎体是常发生压缩性骨折的部位,严重者会引起患者截瘫。

骨髓中异常增值的恶性浆细胞又会抑制红细胞的产生,引起患者贫血,从而加重患者的抵抗力下降及其他症状。

因此,MM的临床症状包括:感染、肾损害、骨痛和贫血等。因为MM临床症状多样,多数患者的首诊科室可能是骨科或肾内科或呼吸科等,因此,几乎每一个患者都有一个曲折的就诊历程,造成该病的误诊率高达40-50%。

 早期筛查“三部曲”

事实上,不少MM患者在发展至MM前化验免疫球蛋白已经出现异常,这种异常可能存在数年甚至10-20年,这一种前期的癌前病变阶段并无症状,是我们容易忽视,逐渐发展至骨髓瘤,我国的MM患者确诊时往往已处于疾病分期的较晚阶段,与美国梅奥医院等患者比较,我国的早期发现的患者比例明显偏少,早期筛查的研究几乎为空白。

为此,我们基于对MM成熟的诊治经验,在北京市率先开展了MM早期筛查工作,并于2015年开始进行社区巡讲,对大众和社区医师进行MM健康普及教育和调查问卷(第一步)——主要针对骨髓瘤常见的症状如骨痛、肾功能损伤、贫血、感染等进行筛查,发现的可疑人群进行M蛋白鉴定检测(此项为MM等恶性浆细胞病较特异的检查,主要化验患者的空腹静脉血及24小时尿,2-3个工作日出报告,此为第二步)M蛋白异常的疑似患者收住院进行骨髓穿刺、骨髓基因、骨骼影像学检查(第三步)进一步确诊及治疗。

骨髓瘤早期筛查“三步法”工作的开展,希望能增强大众对MM的重视程度,使MM患者得到早期诊断和治疗,从而延长患者的生存期。

相关推荐

多发性骨髓瘤会不会影响寿命
多发性骨髓瘤会不会影响寿命?尽管大家都知道瘤,但是多发性骨髓瘤可能很多人都不清楚,它一旦得病基本就是晚期不能治愈,你听到后是不是感觉慎得慌,那么我们一起来了解看看,多发性骨髓瘤会不会影响寿命:
多发性骨髓瘤有什么症状
众所周知,任何疾病的发生都会伴随着出现一些症状的,只不过大多数疾病的早期症状不明显,容易被忽视。多发性骨髓瘤也是这样,所以,我们在生活中应该多留意自己身体的变化,防患于未然。今天,我们来了解一下多发性骨髓瘤有什么症状。
多发性骨髓瘤为何难治
好多人在得了多发性骨髓瘤后,跑遍大大小小的医院,拜访数不清的名医,但病情依然得不到好转,主要是因为这种病的治疗难度比较大,必须要有信心和配合医生合理科学治疗,才有治愈的希望,那么多发性骨髓瘤为何难治呢,我们来一起了解下吧。
多发性骨髓瘤的早期症状有什么
多发性骨髓瘤的早期症状:近年来多发性骨髓瘤发病率越来越高,临床上这种病人也越来越多。导致病人的增多的原因主要有包括环境的因素、医疗诊断水平的增强和老百姓的体检意识增强以及体检的频度的提高,多发性骨髓也因此能够被尽早的发现和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早期表现千差万别,包括乏力、困倦、肾脏表现、骨关节疼痛等症状,因此,在常规体检中发现肝功能、肾功能以及大家关注度更高白球比、白蛋白和球蛋白的比值相关指标出现的异常数值,就要想到有没有球蛋白的问题。这个指标可以通过经常做体检得到一些详细的分析和体检结果。这些分析和结果对早期骨髓瘤的发现和后续治疗都具有重要意义。
语音时长 03:06

2020-02-27

57786次收听

多发性骨髓瘤肾损害怎么办
多发性骨髓瘤出现肾损害需要血液透析,化疗。如果已经超过能够代偿的程度时,需要血液透析,可以清除肌酐、尿素氮,同时也可以清除化疗中带来的高尿酸血症。随着化疗的进行,肾功能可以逐渐的好转,可以脱离透析;也有一部分病人早期的肾脏损害比较严重,可能没有办法逆转,需要长期的进行血液透析。如果一边化疗一边透析,还有一定的生存期。
语音时长 01:01

2018-09-21

60633次收听

多发性骨髓瘤有哪些症状表现
多发性骨髓瘤主要是crab症状,可以有贫血、肾功能损害、骨质破坏、淀粉样变性、高钙血症等。骨髓瘤是一个特别容易被误诊的疾病,起病非常不典型,50%的骨髓瘤患者都存在误诊的情况。所以大家有各种不适要及时诊断治疗。
语音时长 01:30

2018-09-14

62127次收听

02:39
多发性骨髓瘤肾损害
多发性骨髓瘤是血液系统的疾病,它是一个恶性疾病,最常造成肾损害,这也是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多发性骨髓瘤肾损害又称骨髓瘤管型肾病,指骨髓瘤细胞浸润,以及产生大量异常免疫球蛋白从肾脏排泄而引起的肾脏病变。临床主要可见异常浆细胞(即骨髓瘤细胞)浸润破坏骨骼,引起骨病、高钙血症贫血。约2/3的患者在病程中出现蛋白尿,半数左右患者伴有肾功能不全,肾功能是决定预后的最重要因素之一。治疗除多发性骨髓瘤化疗药物联合方案外,应积极控制感染,针对肾损害的相关因素进行合理治疗。
正确认识多发性骨髓瘤的治疗
近几年来,多发性骨髓瘤悄然走进了许多中老年人的生活,有关它的话题也不再陌生。骨髓瘤好发于中老年人,以骨痛、贫血、反复感染、肾损伤、髓外包块为主要表现,目前已成为血液系统的第二大恶性肿瘤。
01:43
患了多发性骨髓瘤能治好吗
骨髓瘤是多发性骨髓瘤,是一种血液系统的恶性肿瘤。现在有许多肿瘤靶向药物,患者生存期基本可以超过五年,但是不能控制复发。确诊后通过治疗缓解,以后又复发,周而复始患者对很多药都产生耐药性。骨髓瘤是生存期逐渐延长,可以控制的慢性病,但不能治愈。
01:59
多发性骨髓瘤合并贫血时应该注意什么
多发性骨髓瘤会引起患者出现贫血和出血的表现,通过4到6个疗程治疗后,贫血都会改善,此时进入缓解期,如又出血就要警惕复发。要找清贫血原因,如贫血是骨髓瘤引起,通过补铁也能缓解。一定要搞清楚原因再加以治疗。
02:20
血小板减少患者怎样预防出血
多发性骨髓瘤病人的骨髓里浆细胞很高,此时它产生血小板的前期细胞就会较少,通过治疗浆细胞下降,血小板造血也随之恢复。化疗也会造成血小板减少,一般两三天即可恢复。如血小板急剧下降会发生脑出血危及生命。此时需要监测血小板,防止脑出血发生。
02:00
什么是随访
随访是指医院对曾在医院就诊的病人以通讯或其它的方式,进行对病人继续追踪、查访。从而了解患者病情变化。通过随访可以提高医院医前及医后服务水平,同时方便医生对病人进行跟踪观察,方便医生随时掌握患者病情,也有利于医学科研工作的开展。
骨髓瘤晚期还能活多久
近年来,骨髓瘤发病率在快速升高,其中七成的患者是中老年人。什么是多发性骨髓瘤?它是由骨髓浆细胞恶性增生而产生的一种血液系统的高发肿瘤,是由于骨髓中的浆细胞发生了恶变、过度增殖,进而侵犯患者的肝脾、骨骼等器官,对身体造成巨大损害。
浆细胞骨髓瘤是什么病
多发性骨髓瘤是指异常的浆细胞的浸润,简称骨髓瘤。实际上它是一个浆细胞,属于浆细胞疾病。浆细胞疾病分成多少种,有多发性骨髓瘤,还有孤立性的骨髓瘤,这两种都是浆细胞瘤。所以,浆细胞骨髓瘤这个名字不专业,本身是不存在的。
语音时长 01:06

2018-04-23

61845次收听

从哪些方面可以判断是否患有骨髓瘤
骨髓瘤的症状很多,最常见的有:一、贫血,病人会出现乏力、苍白、心慌、胸闷等症状。二、骨质破坏,病人会出现骨痛,比如腰背部的疼痛,甚至疼到行动不利。三、血钙的升高。四、肾功能的衰竭,其表现为尿量减少,尿里泡沫增多。
语音时长 01:18

2018-04-23

54048次收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