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避免误诊多发性骨髓瘤
避免误诊多发性骨髓瘤需结合早期症状识别、完善实验室检查及影像学评估,重点关注骨痛、贫血、肾功能异常等典型表现。主要措施包括提高临床警惕性、规范骨髓穿刺活检、血清蛋白电泳检测及影像学检查等。
1. 症状识别
多发性骨髓瘤早期常表现为持续性骨痛,多见于脊柱和骨盆,易被误诊为骨质疏松或关节炎。部分患者伴随乏力、贫血或反复感染,需与缺铁性贫血或慢性炎症鉴别。若出现高钙血症引起的口渴、多尿或肾功能异常,应高度怀疑本病。
2. 实验室检查
血清蛋白电泳和免疫固定电泳是确诊关键,可检测单克隆免疫球蛋白。血常规可能显示正细胞性贫血,肾功能检查可见肌酐升高。尿本周蛋白检测阳性率约50%,但需注意假阴性可能。建议联合检测血清游离轻链比值以提高敏感度。
3. 影像学评估
全身低剂量CT或PET-CT可发现溶骨性病变,优于普通X线。MRI对脊柱骨髓浸润敏感,尤其适用于无明显骨破坏的早期病例。骨扫描对骨髓瘤诊断价值有限,不推荐作为首选。
4. 病理确诊
骨髓穿刺活检需达到10%以上浆细胞比例,同时进行细胞遗传学检测。流式细胞术可鉴定克隆性浆细胞表面标志物。对于疑难病例,可考虑髓外病变活检或循环肿瘤DNA检测。
5. 鉴别诊断
需排除转移性骨肿瘤、原发性淀粉样变性等疾病。华氏巨球蛋白血症虽有M蛋白升高,但无溶骨性改变。反应性浆细胞增多症常有感染或自身免疫病基础,浆细胞多为多克隆性。
建议40岁以上人群出现不明原因骨痛、贫血或肾功能损害时及时筛查。日常注意钙质和维生素D补充,避免剧烈运动以防病理性骨折。确诊患者应定期监测血钙、肾功能及骨骼状况,接受规范化疗或靶向治疗。饮食需保证优质蛋白摄入,限制高磷食物以减轻肾脏负担。
相关推荐





为你推荐
科普文章
科普文章
热门问题
专家答疑
生活问答
- 1 什么是多发性骨髓瘤
- 2 怎样确定多发性骨髓瘤
- 3 多发性骨髓瘤是怎么得的
- 4 什么是多发性骨髓瘤?
- 5 多发性骨髓瘤怎么引起的
- 6 多发性骨髓瘤什么引起的
- 7 多发性骨髓瘤的症状
- 8 多发性骨髓瘤可以结婚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