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慢粒白血病可以同房吗

57211次浏览

慢粒白血病患者病情稳定时一般可以同房,但需避免过度劳累或发生出血风险。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是一种骨髓造血干细胞克隆性增殖的恶性肿瘤,是否适合同房需结合疾病分期、治疗效果及身体状况综合评估。

处于慢性期且血常规指标稳定的患者,血小板计数维持在安全范围,无严重贫血或感染症状时,适度同房通常不会加重病情。此时需注意控制频率和强度,避免剧烈运动导致体力透支。治疗期间使用靶向药物如甲磺酸伊马替尼片、达沙替尼片等可能引起疲劳或肌肉疼痛,需根据身体反应调整活动强度。同房前后建议监测体温变化,警惕机会性感染风险。

疾病进展期或出现急变期症状时应禁止同房。血小板低于50×10⁹/L时存在自发性出血风险,剧烈活动可能导致皮下瘀斑或内脏出血。合并脾脏显著肿大的患者,腹部受压可能诱发脾破裂。接受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免疫重建期间,需严格避免病原体接触风险。存在严重贫血导致心悸气促时,性活动可能加重心脏负荷。

建议患者在血液科医生指导下评估活动耐受度,治疗期间定期监测血常规和融合基因定量。同房后出现持续乏力、发热或皮下出血需立即就医。伴侣双方应加强沟通,通过情感支持减轻心理压力,必要时可咨询专业心理医师。维持均衡饮食和适度运动有助于改善整体状态,但需避免生冷食物以防肠道感染。

相关推荐

白血病晚期症状有什么
白血病的晚期症状主要有如下几方面情况:第一是感染。白血病到了晚期以后,往往体内的肿瘤负荷是很高的,白血病细胞大量增殖,身体的免疫屏障被完全的破坏,容易出现各种类型的感染、细菌的感染、病毒的感染、真菌的感染,病人在前期治疗的过程中,也往往不可避免的会出现感染,所以这时候再有的感染往往是耐药的、不好控制的感染。第二个是贫血的症状。因为白血病细胞大量的增殖,破坏了正常造血,导致了贫血的加重。还有反复的应用化疗药物,也可以引起骨髓造血功能的衰竭引起贫血。第三个是血小板减少。血小板的减少就容易引起皮肤黏膜的出血、脏器出血,也和白血病细胞的增殖,骨髓放化疗以后功能衰退有关系。到了晚期以后,这些白血病细胞经过反复长期的化疗筛选,往往是一些耐药的白血病细胞,就可以从骨髓中跑到其脏器组织里面来,形成一些髓外浸润,比如引起肝脾的肿大、淋巴结的肿大、髓外的包块,产生相应的症状。
语音时长 01:07

2021-12-30

81302次收听

化疗后吃什么食物能提高免疫力
大部分化疗药都会对白细胞、血小板、红细胞,是有杀伤作用的。所以,化疗会引起血细胞的下降,化疗也会对免疫细胞、T细胞、B细胞进行杀伤,也会导致免疫力下降。所以,化疗后很多人到了1周、2周、10天左右,白细胞下到一两千,也是常见的现象。做完化疗了,怎么来提高免疫力,就这个问题,到目前为止,都没有一个明确的答案。因为,人的免疫功能怎么来提高,这个方面研究真的是太少了。静脉肌注药,有人也推荐,比方用日达仙(胸腺肽α1)能提高抗体的水平,能够增强抗细菌能力,这是有一些研究数据的。所以,在国际上是注册成功的,也有一些像IgG抗体、免疫球蛋白也是可以的,包括新鲜血浆里边也有一些抗体,非特异性免疫来提高抗细菌的能力。但口服什么药来提高免疫力,还真不知道,因为口服药到了胃里面,胃里面再把食物给消化,给分解,再进到体内里边,提高T细胞,B细胞的抗体的水平,没有数据。所以,吃灵芝、海参来提高免疫力,这都是没有数据的,个人认为应该没有,提高免疫的口服的一些食物。
语音时长 01:44

2021-11-05

47526次收听

白血病会全身疼吗
白血病是有可能出现全身疼的。通常情况下发生白血病的时候,病人有可能会出现胸骨的疼痛,也有可能会出现四肢骨胳的疼痛,还有可能会出现脊柱,骨盆的疼痛,有的时候可以出现背部弥漫性的疼痛。白血病的患者发生全身疼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骨髓腔内大量的白血病细胞增殖,累积,骨髓腔的压力过大所导致,另一方面是由于白血病细胞浸润到骨膜所导致。疼痛往往是比较剧烈的,可以持续存在,使用一般的止痛药物不容易缓解,需要对白血病进行正规,系统的化疗,白血病缓解以后,疼痛的症状也可以得到明显的缓解。白血病的患者还有可能会出现肝脾淋巴结的肿大、皮肤紫蓝色的结节、眼球突出、睾丸无痛性的肿大等等。
语音时长 01:30

2021-01-07

72578次收听

白血病与房子装修有关吗?
21世纪,人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好,然而各种疾病也越来越多,如以前很少见的白血病,如今却经常听说。这可是一种非常具有杀伤力的疾病,危及生命。虽然大家听说白血病吓人,但您知道吗?白血病有可能与您装修的房子有关。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很多人都买上了新房子,而一些装修公司为了赚取更大的利益,使用一些不
白血病患者的症状表现介绍
白血病的表现症状包括贫血、出血、肝脾肿大、发热、骨关节痛。
如何诊断急性白血病的发生
白血病的发病率越来越高,根据不同的发病规律有急性和慢性之分,急性白血病发病急,病程短,治疗起来较难;急性白血病比慢性白血病更容易使人死亡。急性白血病的治疗刻不容缓,那么急性白血病的诊断方法有哪些呢?一般根据白血病的症状来判断不难,但是因白血病免疫分型、细胞类型、融合基因和染色体改变的不同,很难判断是否患有白血玻经过专家指导后,我们可以做出急性白血病的诊断鉴别:1.某些感染引起的白细胞异常如传染性单核细
白血病有哪些常见的症状呢
我们都知道白血病对身体的危害极大,一旦患上对生活也有很多不利影响。但是又有多少人对这个病症有很多了解呢。这种情况对病情的控制盒预防是很不利的。比如白血病有哪些常见症状?下面小编就针对白血病的一些常见症状来帮大家介绍介绍。1、早期即可发生贫血,表现为面色白、头晕、心悸等。制造红血球的母细胞减
白血病能治得好吗
如果找到适合骨髓移植的类型,白血病很有可能被治愈。通常,化学疗法用于控制疾病。在正常情况下,白血病可以通过骨髓移植治愈,但是由于移植过程中排斥反应的可能性,某些白血病将无法治愈并且会逐渐增加。
白血病会传染吗
白血病不会传染。传染病是要具有传染源、致病通道、传染路径以及易感人群等多种因素的,而白血病在发展的过程中,没有像病毒感染,或者是细菌感染的途径。现在临床流行病学的调查发现许多的因素都可能与白血病的发生有关,通过临床流行病学的调查已经公认的因素有以下几点。一、电离辐射,如像γ射线X射线等电离辐射,都可以导致白血病的发生。二、化学因素,目前发现苯、抗肿瘤药物如烷化剂等都可能引起白血病的发生,治疗银霄病的药物如乙双吗啉,已经被证实与急性早幼粒白血病的发生有关系。现在也证实了染发、吸烟也可能会导致白血病的发生。三、病毒,经过研究证实某些病毒可以通过如母婴、唾液进行传播,也可以通过血制品输注和性接触来进行横向的传播。尽管导致白血病的发生原因很多,但是这类疾病不是遗传性疾病,也不具有传染性,因为白血病是一种后天获得性疾病,因此白血病的发生不具有传染性。
语音时长 02:02

2020-03-18

63477次收听

02:04
小儿急性白血病饮食禁忌
小儿急性白血病应该清淡饮食为主,尽量不吃辛辣、动火之品,比如说羊肉串、葡萄干、麻辣烫,包括巧克力,这都是容易上火的。有一些白血病的小孩一吃了这些食物马上加重他的病情,比如说突然鼻子出血加重或者皮下淤斑加重,或者出现一些发热的症状,最好吃清淡的饮食。白血病的小孩往往都是由于热毒致胜导致的,体内热毒盛者占大多数,吃了这些辛辣动火之品会加重这些病情,就犹如抱薪救火,会加重这些阴虚火旺的症状。
02:14
白血病的早期症状
白血病早期的常见症状有发热、贫血、出血和肝脾淋巴结肿大。白血病的发热不像一般的感冒两天就退掉了,往往是发热持续一周甚至更长的时间以上,难以消退;白血病导致的贫血症状会很严重,往往是进行性加重的贫血,会出现面色苍白、唇甲淡白的症状;出血包括口鼻出血、牙龈出血、皮下出血,还可以出现尿血、便血,女性出现月经量多甚至崩漏的症状;白血病还会导致肝脾淋巴结肿大,可能出现脾大过脐的现象。
02:27
什么是白血病
白血病是一种造血系统的恶性肿瘤,它的主要临床表现就是进行性贫血、出血、发热和肝脾淋巴结肿大。中医认为白血病属于血证的范畴,也属于温病的范畴。白血病的症状:一、发热:血常规的检查会发现白血球明显增高或者明显的降低。二、贫血:面色苍白,化验后血色素下降。三、出血:鼻子出血、皮下出血、牙龈出血或者是大便便血、尿血。四、不明原因的肝脾淋巴结肿大。
01:28
白血病手术后会复发吗
白血病手术后是否复发,要看患者的具体情况。通常白血病经正规治疗后5年不复发,可认为基本获得治愈,7年不复发,治愈的可能性更大。白血病治疗结束后应定期去医院检查,尽可能早的发现复发征象。白血病不同类型治愈率也不同,比如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大多数化疗效果是很好的,一般80%左右通过化疗能够治愈。白血病患者还可以积极进行中医中药的治疗,可以减少白血病的复发,提高白血病的缓解率。
01:37
白血病需要注意什么
白血病要注意清淡饮食,同时加强锻炼,增强免疫力。白血病患者首先需要清淡的饮食,尽量吃新鲜的蔬菜、水果,尽量不吃辛辣刺激之物,比如羊肉、麻辣烫、火锅、巧克力等,这些都容易加重白血病的病情。白血病患者平时练一些八段锦、六字诀可以提高免疫力,减少复发。中医治病讲究三分治、七分养,平时没病的时候就可以进行八段锦、六字诀、太极拳的锻炼,提高身体的素质,以减少疾病的发生。得了疾病更要积极地加强锻炼,这样才能更好地促进身体康复。
为什么血小板低
血小板低的原因:血小板作为血液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起到凝血作用的物质来说,是有一定的参考区间的。虽然参考区间多次修改过,但是现在给出了行业标准一般是在125到320左右的乘以10的9次方每升,这么多个血小板。血小板的减少可能是由于多种原因造成的。可以分为血小板生成的障碍或者血小板破坏增多。血小板生成的障碍可能是一些骨髓造血功能改变的疾病,比如有可能是白血病,或者是一些血小板生成障碍的相关的疾病,比如受到了病毒或者是感染,或者人体的一些遗传性的疾病等,造成了血小板生成的障碍。还有一种就是原发性的血小板减少症,就是不明原因的血小板的生成的障碍。生成的减少之后人体的血小板就会变得比较少,在参考区间之外。这个时候可以输入成分血,输入成分血中的血小板的成分,来保持人体的凝血功能,减少出血的情况。当然还有可能性是因为血小板破坏的增多,比如DIC弥散内血管性凝血等,这些病会使人体的血小板快速消耗,在人体内快速消耗,使人体血小板的总的数量急剧下降。这个时候也要补充血小板,以维持血液的正常的凝血状态。
语音时长 01:36

2020-02-24

59172次收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