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息肉变癌的几率大吗

发布时间:2018-07-2360043次浏览

息肉变癌的几率大吗?息肉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疾病种类,因为息肉可以发生在我们身体的很多部位,比如是鼻息肉和子宫息肉以及胃息肉肠息肉,因为患上了息肉会有一定的癌变几率,所以还是需要引起重视的,那么肠息肉癌变的几率大吗?

 步骤/方法:

1、肠息肉的患者可以通过使用药品的方法来缓解症状,也可以通过使用手术的方法进行治疗,这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病症,对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精神方面调理都是非常好的,肠息肉的患者如果反复发作的情况下可能会导致癌变的产生。

2 、肠息肉给患者的身体健康带来了很大的影响,如果患了这样的疾病,一定要引起重视,平时应该有一个好的生活规律,这样可有效的控制病情的发展,有的人出现了肠息肉,还可能会引起腹泻和便血的产生,也可能会导致上息肉明显增大的现象,最好要进行针对性的治疗。

3 、其实肠息肉这个疾病的癌变的几率并不大,但是也可能会出现癌变的现象,所以一定要引起重视。有的人出现了肠息肉这个疾病,在发病五年到十年左右的时间没有得到彻底的治疗,也可能会导致癌变的产生。

注意事项:

肠息肉的患者一定要注意合理的饮食安排和心情方面调节,患了这个疾病,一定要在医生的建议下进行合理的治疗,这样可以控制病情发展,可以有效预防癌变的现象,对患者的健康也是比较好的,平时应该有一个好的饮食规律。

相关推荐

癌胚抗原5.85正不正常
癌胚抗原一般情况下就是在5以下,因此,5.85应该是比正常值稍微高一点,是正常的高线。从数值的绝对性来说,是不正常的一个数值。但是,5.85的数值一般情况下多见于身体的慢性的炎症性疾病。另外,一些风湿免疫性的疾病,也可能会出现癌胚抗原稍微高一点的情况。在慢性炎症性疾病当中,尤其多见于消化系统的慢性炎症性疾病,包括了慢性胃炎、一些结肠的炎症、慢性的胰腺炎等等。另外,像呼吸系统的慢性炎症,像慢性支气管炎等等,一些妇科的盆腔炎等等,还有风湿免疫性疾病等等,这些疾病就是良性的疾病,往往癌胚抗原会稍微高一点。像5.85的情况,首先还是要考虑刚才说的身体的慢性的疾病,这种良性的疾病。当然,如果这个患者有癌症家族史,或者有不良的生活习惯,也要建议再做一次全面的身体检查。
语音时长 01:43

2021-07-09

112015次收听

放疗后口干能不能治愈
在临床上治疗恶性肿瘤的时候,有的时候就会用放疗。一种情况,已经没有手术的适应症了,手术机会已经不存在了,作为姑息性的治疗方法,会选择放射治疗。另外一种情况就是先用放射性治疗,使得肿瘤的体积变小,变小了以后便于手术切除,这种情况也是有的。不管是哪一种情况,如果头颈部的恶性肿瘤,采用放射性治疗的时候,一旦引起来放射线对腮腺、唾液腺,这种口腔一些的腺体引起损伤,导致腺体的分泌的一些障碍,就会出现口干。如果是时间比较久,对腺体的损害比较严重,甚至引起来腺体的萎缩。这种情况口干治疗起来就比较困难,效果比较差,如果是放射早期,因为口腔内腺体的炎症引起来的分泌障碍,这种口干是能治愈的。
语音时长 01:22

2021-07-09

79233次收听

放疗后癌细胞还会不会长
放疗作为临床上常用的治疗恶性肿瘤手段之一,几乎每天临床上都在使用,通过放射线治疗就会杀伤癌细胞。放疗因为是局部的治疗方法,也就当恶性肿瘤没有扩散,病变比较局限的时候,这时候往往是放疗,或者是手术切掉了以后,防止肉眼看不见的,一些残存的肿瘤细胞,再度增殖起来导致肿瘤复发,这种情况也会用放射治疗的方法,进行放射性治疗。如果在经过放射治疗以后,有一些癌细胞没有被放射性杀死,随着病程的延长,一般情况下还会再次恶性的增殖,会出现新的肿瘤。当然,这种肿瘤就和以前肿瘤的组织病理学的检查结果是一致的,也就是细胞的形态学是一样的,肿瘤细胞也就是在放疗以后,如果没被杀死,还会继续生长。
语音时长 01:20

2021-07-09

77037次收听

癌症疼痛如何缓解
癌症疼痛的程度是不一样的,比较轻微的癌症疼痛,可能通过转移病人注意力的情况,可以不要用药物治疗就会缓解。如果疼痛加重,病情进展,这时候往往需要用一些口服的药物来缓解。这种口服的药物就是一些非甾体类的药物,常见的像扶他林等,这种非甾体类药物。另外,如果进一步发展,就得用一些毒麻类的药物,常见的大家都能知道是杜冷丁,像强痛定、杜冷丁比较多见,甚至吗啡等助麻药物,这种药物有口服的,也有肌肉注射的,当然也有可以静脉点滴的一些止痛泵泵入。另外可能还有一些情况对口服的药物效果不好,可以做局部的放射性治疗。比如骨转移的疼痛,可以通过局部的放射治疗来进行缓解,或者通过手术切除的办法来缓解。
语音时长 01:33

2021-07-09

89246次收听

02:12
her2基因扩增是晚期吗
Her2基因是和肿瘤生长有一定关系的,所以扩增不代表就是晚期,有可能在早期肿瘤也会出现Her2基因的扩增。所以Her2基因是一种基因,与肿瘤生长、转移、细胞的扩增有一定的关系。如果Her2基因扩增,目前是有一种靶向药物来治疗的,治疗的效果也很好。所以Her2基因扩增并不代表是晚期,只是代表细胞增殖比较活跃,如果有基因扩增,反而是比没有基因扩增更适合于靶向药物的治疗。所以,目前医学上,有一些靶向的药物,是针对不同的基因来进行治疗的。
02:03
癌症转移了化疗有用吗
癌症转移就是癌细胞从最开始出现癌症的位置跑到其他的部位,分为近处的转移和远处的转移。临床上分类的时候,主要考虑局部的淋巴结的转移,再是远隔的转移。一旦癌症发生转移,说明已经丧失手术的机会,手术治愈的机会。此时可选择的方法包括化学药物的治疗,就是所谓的化疗,另外还有免疫治疗,一些中医中药的治疗等等。癌症转移之后,还要考虑化学药物治疗。目前,化学治疗有一定的治疗效果,不同的肿瘤,同一个肿瘤的不同组织类型,化疗的效果不一样。总之,化疗对于癌症转移,是一种常见的治疗方法。
02:07
癌症病人发生水肿是什么原因
癌症病人发生水肿分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癌症到了晚期,因为长期消耗身体的营养物质,就会造成低蛋白血症。一旦得了低白蛋白血症以后,病人就会出现水肿,在外边就会发现肢体的水肿,在里边就会有胸水和腹水。另一种情况,肿瘤生长体积增大,压迫了静脉的回流,也会出现局部的水肿。比如肺癌,肺癌如果持续性进展,压迫了上腔静脉回流的时候,就会出现脸肿、头部肿,这是因为压迫以后,影响了静脉的回流,出现局部的水肿,这种情况一般可能是病人中晚期的情况。
02:07
肚子一按就疼是癌症吗
肚子疼会有各种各样的原因,其中最多见的原因就是腹腔的一些器官,发生炎症反应的时候,就会出现肚子疼,会出现一按又疼的情况。这种情况显然不是癌症,就是炎症性的反应。除了这种炎症的疾病以外,再就是肿瘤这一类的疾病。比如说肠癌,肠癌如果长到一定程度以后,出现了肠梗阻,不管是不完全性的肠梗阻,还是完全性肠梗阻,一定会出现肚子疼。当然完全性肠梗阻可能是肚子胀、肚子痛更明显,而且一按的话也会肚子疼。这是腹腔脏器的一些器官会出现的这种情况,所以肚子一按就疼,不一定是癌症。
如何处理化疗期间咳嗽
化疗期间出现咳嗽,要综合分析它的原因是什么,比如说是不是有感染,感染是由粒细胞缺乏引起的细菌感染、病毒感染还是有其他的因素,是不是有一些化疗药物所引起,病人咳嗽有没有其他的病因,所以说分析原因才是治疗的根本。在化疗期间,有很多肺部肿瘤的病人,本身会引起咳嗽,而在治疗当中由于肿块的变化,也会使得咳嗽的症状发生改变和发生,这个时候根据一些相应的临床症状判断,影像学、检验学的检查结果来综合分析,以针对原因来进行治疗。
语音时长 01:10

2020-05-29

66181次收听

01:47
癌症不化疗可以吗
癌症是否需要化疗要根据病人的实际情况来定,因为有一部分癌症可以不化疗,比如说一些早期低危的乳腺癌,病人如果能够通过手术根治,则可以豁免化疗,最后也能够得到长期生存和治愈。需要化疗的病人类型要根据很多情况来判断,比如肿瘤的特点,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癌症的分期,分期的患者能否从化疗中受益,都要有临床证据,除此之外,还有综合其他很多方面。对一些疾病来说,化疗有时候是非常有效的治疗手段,癌症患者一定要和专业医生沟通,来解决最优的治疗手段。
癌细胞扩散是什么意思
癌细胞扩散是癌细胞蔓延和转移,向身体的其他部位扩散,说明癌症要比之前严重了。患者如果压力比较大,吸烟喝酒等不良生活习惯,都会加速癌细胞扩散的速度,患者需要配合医生去治疗,这样才可以让患者得以好转,一定要积极的配合去治疗。
长期炎症会得癌症
癌症大家都非常熟悉,对于癌症至今也没有特别有效的方法,现在每年死于癌症的人还是有很多。因此,大家平时要注意身体健康,多关注自己身体的变化,注意癌症的预防。有时候癌症出现之前,身体上会有癌症的先兆,大家要格外留意,一旦出现及时治疗,那么,长期炎症会得癌症?
癌胚抗原到200多是癌吗
癌症对于患者的生命有非常大的影响,就算治疗只是得到短暂的控制,根本也无法将疾病治愈。而目前的癌症多种多样,每一个患者所患上的癌症自然也会不一样,因此治疗的时候所使用的方法也会不一样。癌胚抗原到200多不一定就是癌症。
为什么有人化疗不掉发
为什么有人化疗不掉发?对于很多人来说,化疗并不可怕,化疗后的副反应才是最令人担忧和恐惧的,由于使用的化疗药物不同,所以患者朋友的表现也略有差异,一般会出现恶心呕吐、发热、骨髓抑制等症状,也有些人有脱发的现象,但还有一部分化疗患者不会出现脱发,那么,为什么有人化疗不掉发呢?
血型跟癌症有关系吗
最近几年,相关的研究开始提供了一些可能的科学解释。血细胞变成成熟细胞之前要经过血细胞前体细胞这个阶段,而这个阶段的细胞会分泌一些肿瘤抗原或者肿瘤标记物,而大多数这种抗原都是类A血型抗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