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你了解骨质疏松吗

62506次浏览

骨质疏松是一种以骨量减少、骨组织微结构破坏为特征的全身性骨骼疾病,主要表现为骨脆性增加和骨折风险升高。骨质疏松的防治主要有保持钙质摄入、适度运动、避免不良生活习惯、药物干预和定期骨密度检测等方式。

1、保持钙质摄入

钙是骨骼的主要构成成分,日常可通过牛奶、奶酪、豆腐等食物补充。成人每日钙需求量为800-1000毫克,绝经后女性和老年人需增至1000-1200毫克。同时需配合维生素D促进钙吸收,建议每日晒太阳15-30分钟或食用海鱼、蛋黄等富含维生素D的食物。

2、适度运动

负重运动如步行、慢跑、跳舞等能刺激骨形成,每周建议进行3-5次,每次30分钟。抗阻训练如举哑铃、弹力带练习可增强肌肉对骨骼的保护作用。游泳等非负重运动虽不直接增加骨密度,但能改善平衡能力降低跌倒风险。

3、避免不良习惯

长期吸烟会抑制成骨细胞活性,酒精摄入过量干扰钙代谢,每日饮酒不应超过25克。过量咖啡因会增加尿钙排出,建议每日咖啡控制在3杯以内。高盐饮食加速钙流失,每日食盐摄入量宜低于5克。

4、药物干预

双膦酸盐类药物如阿仑膦酸钠片能抑制破骨细胞活性,雷洛昔芬片属于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特立帕肽注射液可促进骨形成,适用于严重骨质疏松患者。使用药物需严格遵医嘱,定期监测疗效和不良反应。

5、定期骨密度检测

65岁以上女性及70岁以上男性建议每2年进行双能X线骨密度检查。糖尿病患者、长期服用糖皮质激素者等高风险人群应提前至40岁开始筛查。骨密度T值低于-2.5可确诊骨质疏松,介于-1.0至-2.5属于骨量减少需加强干预。

预防骨质疏松需建立贯穿全生命周期的骨骼健康管理。青少年期应注重峰值骨量积累,中年期警惕骨量流失,老年期重点预防跌倒骨折。日常注意居家环境安全,移除地毯等绊倒隐患,浴室安装防滑垫。饮食注意荤素搭配,除钙质外还需补充蛋白质、镁、锌等骨骼健康营养素,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营养补充剂。保持规律作息和良好心态也有助于维持骨骼健康。

相关推荐

02:19
骨质疏松吃什么钙片好
骨质疏松治疗有几步:第一步、要预防引起骨质疏松的危险因素,多晒太阳,少喝易导致骨量流失的饮料,二、做运动,三、才到药物的治疗,钙和维生素D结合吃,这样能吸收的更好。钙片有好多,最常见的是碳酸钙,碳酸钙片因为价格优惠,且吸收率最高,再配好维生素D吃,是最基本的。但吃钙、维生素D骨质疏松不能治好,得吃治疗骨质疏松的药物,看它是高转换的还是低转换的,比如像糖皮质激素引起的或绝经引起的。所以根据不同年龄,不同物质疏松的程度,不同原因引起的骨质疏松,采取不同的药物治疗。
02:11
骨质疏松吃什么最好
最基本的第一就是钙或维生素D,这是基础,吃这两样还会100%有骨质疏松,所以要服用治疗的药物,治疗的药物有骨吸收抑制剂。所以具体吃什么好,根据不同的原因,然后制定不同的方案。还有一些饮食方面,饮食方面的注意,一般就是多吃点含钙量高食物,豆腐类的、虾皮类的,这类豆制品,里头含钙相对多一些,海产品里的含钙要高。但一般情况下再食物补,骨质疏松的人,其量是不够的,一般还要补大约800mg左右的钙,具体吃什么好根据具体原因,由大夫给你做一个好的处方。
02:15
骨质减少能恢复吗
骨质减少是由医生根据骨密度报告来做出的文字说明。骨质减少,即使到了骨质疏松,病人也未必能感觉到。一定年龄或运动较少的人,会出现骨质减少,本身不是一个病,不需要专门去治疗。骨质减少之后很难恢复,是走向骨质疏松的前期过程,这个过程不能逆转,现在医学上都在努力采取措施,方法有多运动、喝牛奶、晒太阳,还有口服药物,补充一些钙质,比如碳酸钙、维生素D、阿仑膦酸钠、特立帕肽等。如果不维持,不采取措施,可能走向骨质疏松的速度会更快,所以一定要采取措施。
骨质疏松的锻炼
骨质疏松患者除了在饮食上加以注意之外,还应在生活中加强康复锻炼,预防骨质疏松性骨折等骨病的发生,骨科专家介绍了骨质疏松的锻炼方法,供患者在平时进行自我锻炼和自我治疗,下面请看关于骨质疏松的锻炼的健身操。
孕妇骨质疏松的原因
女性在妊娠期容易发生骨量的流失,出现骨质疏松症,下面看看造成孕妇骨质疏松的原因
骨质疏松孕妇吃什么好
由于老人的所有的器官都是开始衰老了,就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的,骨质疏松就是一种,骨质疏松就是身体里的钙流失的多了,不能满足身体的需要,老年人是常发的人群,当然也不是就老年人会得骨质疏松,一些的孩子、怀孕的妇女都是有可能得骨质疏松的,那么骨质疏松孕妇吃
哪些人容易得骨质疏松症
骨质疏松症的高危因素分为固有因素以及非固有因素。固有因素包括年龄、人种、性别、遗传等因素。非固有因素包括较瘦、较少摄入奶制品、较少晒太阳的人群易发生骨质疏松症,以及其他疾病的患者,比如类风湿关节炎、乳腺癌、前列腺癌等疾病在治疗中应用了特殊药物,也可以导致骨质疏松。绝经后妇女体内雌激素分泌量大大减少,而体内雌激素有助于骨量的增加与储存,从而导致了绝经后妇女患有骨质疏松症的概率远高于男性。此外,还包括有骨质疏松症家族史,尤其是髋部骨折家族史的人群;饮食中钙或者维生素D缺乏或者光照较少或者摄入较少的人群;有影响骨代谢的疾病或正在服用影响骨代谢药物的人群;以及有吸烟、酗酒,及饮用过量浓茶、咖啡、碳酸饮料等不良嗜好的人群。
语音时长 01:43

2020-08-18

55692次收听

骨质疏松有什么表现
骨质疏松由于骨量减少,骨微结构变化而引起的骨脆性增加,容易出现骨折的一种全身性的系统性疾病,它主要表现在于慢性的疼痛,主要是腰背痛,这样的病人大约占骨质疏松病人70%~80%,然后病人可以出现身高变矮、驼背。甚至有的病人出现了肌肉的痉挛,这些病人占大多数,还有个别病人会出现四肢关节的疼痛,主要就是骨质疏松的表现,还有这种病人因为全身的钙质含量减少,有的时候出现肌力的不平衡,容易摔倒,摔倒之后会引起多个部位的骨折,主要是脊柱、髋关节、腕关节周围的骨折最多见。
语音时长 00:58

2020-06-03

62434次收听

骨质疏松饮食禁忌有哪些
骨质疏松在饮食上来讲,尽量少盐,再一个就是尽量不吃那些含有激素的食物,少吃一些容易丢失钙、矿物质的食物。实际上食物,均衡饮食都不会影响。所谓的这个禁忌,饮食上来说,没有特别严格的要求,骨质疏松了吃什么,疏松得更厉害,没有这么说道,还有反而就是,饮食不平衡,那就可能疏松得更厉害;比方说是低钠饮食,少盐,这有它的依据的,什么依据呢,钠多了以后,它跟体内的这个钙会竞争,所以,这个过咸的饮食是禁止的,合理的、平衡的饮食是最重要的,如牛奶,肉类、都应该吃一点。
语音时长 01:17

2020-01-07

59398次收听

骨质疏松的危害
对于骨质疏松患者来说,最大的危害就是骨折,还有就是在腰背部酸痛为主,主要症状就是腰背疼、浑身关节疼等表现,甚至出现肌肉痉挛等症状,严重的患者甚至出现摔倒、骨折,髋骨骨折等,患者应该及时到医院就诊,再进行一些相关检查,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治疗。对于骨质疏松患者来说,可以吃一些补钙或者补维生素D、骨化三醇都可以。
骨质疏松可以吃钙片吗
骨质疏松是一种日常生活中很常见的疾病,对人的身体健康有着巨大的影响,会影响到日常活动,骨质疏松和缺钙确实是有一定关联的,所以说骨质疏松的人补钙对身体健康是有好处的。建议患者配合医生按量的补钙,补钙太多对身体影响也是非常大的,不可以吃太多。
骨质疏松的危害是什么
骨质疏松最大的危害就是骨折,还会对社会造成经济的负担,病人的痛苦,以及家庭生活的影响。因为骨量的丢失,骨微结构的损害,导致骨的脆性增加,很容易造成骨折。尤其是对于中老年人,一个轻微的外力,在正常的人不会有什么大的影响,但是对于老年人可能会造成骨折,比如坐公共汽车颠一下可能造成腰椎、胸椎的骨折。
语音时长 01:13

2018-09-29

60812次收听

骨质疏松有哪些原因
骨质疏松的原因有可能是年龄增大、疾病、营养不良、体内激素的变化等。骨质疏松的原因很多,首先有正常的生理因素,随着年龄的增大人体骨量逐渐丢失。还有一些老年人,特别是老年女性,骨量也是丢失的。还有一些特殊疾病,譬如骨软化症等等,本身对钙的吸收出现问题,造成骨量的丢失,形成骨质疏松。另外还有营养不良,或者骨折以后,支具或石膏的固定,长期不使用,造成骨量丢失,也是一种骨质疏松。
语音时长 01:16

2018-09-29

65846次收听

01:35
骨质疏松有哪些危害
骨质疏松会造成患者出现骨折的危害。骨质疏松最大的危害是骨折。因为骨量的丢失,骨微结构的损害,导致骨的脆性增加,很容易造成骨折。对于中老年人,有轻微的外力,可能会造成骨折。如坐公共汽车颠可能造成腰椎、胸椎的骨折。骨质疏松最严重的危害是骨折,会对人体造成极大的危害,影响生活质量,增加家庭的经济负担。
02:23
骨质疏松的主要的症状有什么
骨质疏松的主要症状是身体疼痛。有些病人骨质疏松较轻也会全身会出现酸软的感觉。老年女性出现严重的骨质疏松,它会表现为病理性骨折。判断是不是严重的骨质疏松,需进行骨密度检查。治疗骨质疏松除了多吃肉、蛋奶、晒太阳、运动等,还需配合药物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