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脑膜瘤如何手术

52621次浏览

脑膜瘤手术方式主要有开颅肿瘤切除术、神经内镜辅助手术、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治疗、介入栓塞辅助手术、分期手术等。脑膜瘤是起源于脑膜及脑膜间隙的衍生物,多数为良性肿瘤,手术是主要治疗手段。

1、开颅肿瘤切除术

开颅肿瘤切除术是治疗脑膜瘤的传统方法,适用于位置表浅、体积较大的肿瘤。手术需在全身麻醉下进行,通过骨瓣开颅直接暴露肿瘤组织。该术式对颅底脑膜瘤、矢状窦旁脑膜瘤等具有良好切除效果,但可能造成脑组织牵拉损伤。术后可能出现脑水肿、癫痫等并发症,需密切监测生命体征。

2、神经内镜辅助手术

神经内镜辅助手术适用于鞍区、颅底等深部脑膜瘤。通过鼻腔或小骨窗入路,利用内镜照明和放大系统进行微创操作。相比传统开颅手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的优势。但该技术对术者操作要求较高,不适用于血供丰富的巨大脑膜瘤。术后可能出现脑脊液漏、颅内感染等风险。

3、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治疗

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治疗适用于直径小于3厘米的脑膜瘤,或术后残留、复发病例。通过伽玛刀或射波刀等高精度放射治疗设备,多角度聚焦照射肿瘤。该方式无须开颅,但可能引起周围脑组织放射性水肿。对于临近视神经、脑干的脑膜瘤需谨慎选择治疗剂量。

4、介入栓塞辅助手术

介入栓塞辅助手术常用于血供丰富的脑膜瘤术前准备。通过股动脉插管超选至肿瘤供血动脉,注入栓塞材料减少术中出血。该技术可显著降低手术风险,但可能引起栓塞后头痛、发热等不良反应。对于颈外动脉主要供血的脑膜瘤效果尤为显著。

5、分期手术

分期手术适用于巨大脑膜瘤或合并严重基础疾病患者。首次手术部分切除减压,待病情稳定后二次手术完全切除。该策略可降低手术风险,但增加感染概率和医疗成本。对于侵袭静脉窦的脑膜瘤,分期手术能有效避免静脉回流障碍。

脑膜瘤术后需保持伤口清洁干燥,避免剧烈咳嗽和头部剧烈活动。饮食应选择高蛋白、高维生素食物促进伤口愈合,如鱼肉、鸡蛋、新鲜蔬菜等。术后3个月内避免重体力劳动,定期复查头部影像学检查。出现头痛加剧、肢体无力等症状应及时就诊。康复期可进行适度肢体功能锻炼,但需避免高强度运动。

相关推荐

鞍结节脑膜瘤手术切除
鞍结节脑膜瘤通常建议手术切除,主要治疗方式有显微镜下切除术、神经内镜下切除术等。该肿瘤多为良性,但可能压迫视神经或垂体导致视力下降、内分泌紊乱等症状。
小脑镰旁双侧脑膜瘤的手术切除
小脑镰旁双侧脑膜瘤通常建议手术切除。手术方式主要有显微镜下肿瘤切除术、神经导航辅助切除术等,需根据肿瘤大小、位置及与周围组织关系综合评估。
脑膜瘤治疗记录
脑膜瘤的治疗方式主要有手术切除、放射治疗、药物治疗、定期观察、中医调理等。脑膜瘤是起源于脑膜及脑膜间隙的衍生物,多数为良性肿瘤,生长缓慢,但部分可能引起头痛、癫痫、视力障碍等症状。
脑膜瘤手术后遗症有哪些
脑膜瘤手术后遗症主要有头痛头晕、肢体功能障碍、癫痫发作、视力听力异常、脑脊液漏等。脑膜瘤是起源于脑膜及脑膜间隙的良性肿瘤,手术切除是主要治疗方式,但术后可能因肿瘤位置、手术操作等因素出现并发症。
脑膜瘤的危害有哪些
脑膜瘤体积较大,可压迫周围血管、神经及脑组织,引起癫痫、肢体偏瘫、视力下降、听力下降及颅内压增高症状,可手术治疗。
岩斜脑膜瘤算是严重的吗
岩斜脑膜瘤位置特殊,如果体积比较大,将十分严重,比较小的情况下,手术风险小,但是掌握不好,有可能会造成严重的后果。它包括背侧基底动脉,它是非常重要的动脉,脑干、小脑都是由基底动脉供血,在基底动脉上面或小脑上大脑后两边分叉,形成血管网,肿瘤的两侧是颅神经,包括调节眼睛运动的三叉神经、调节双侧眼球运动的动眼神经和调节面部肌肉三叉神经,其还调节听觉听力、位置觉,周围结构和后面的脑干非常重要,决定了它的重要性。
语音时长 01:35

2020-06-03

61254次收听

02:57
脑膜瘤有哪些类
脑膜瘤根据不同的标准,分类不一样。根据病理分类,有内皮型,砂粒型,血管型,化生型,间变性等。根据部位来分类,有凸面的脑膜瘤,镰旁的脑膜瘤,窦旁脑膜瘤,蝶骨嵴脑膜瘤,岩斜脑膜瘤等。根据不同的部位分类,不同的部位脑膜瘤采取的手术入路是不一样的。
02:01
岩斜脑膜瘤手术后如何护理
因为岩斜脑膜瘤术后护理需要注意观察病人的眼睛能不能睁开,眼球活动如何;听力有没有变化;肢体活动如何;伤口愈合情况;血压心跳;意识等都需要观察。病情发生变化,需要及时做ct检查,发现情况及时处理。否则有可能危及到生命。
脑膜瘤与脑膜炎要怎样鉴别
脑膜瘤和脑膜炎是完全不同的两类病变,脑膜瘤属于颅内的肿瘤性病变属于一种比较常见的,绝大多数情况下属于良性的一类肿瘤。脑膜瘤一般好发于大脑半球凸面、大脑镰旁、矢状窦旁、以及蝶骨嵴区域、岩骨斜坡区域、桥小脑角区域等部位,在影像学上表现为边界比较清晰的,与正常脑组织有明确界限的肿瘤,而脑膜炎是颅内的一种炎症性病变,而不是这种肿瘤性的病变,脑膜炎通常有明确的致病菌引起,一般表现为比较弥漫的全脑的炎症,患者在临床上常有头痛、呕吐、颈项强直等表现,患者的发病一般呈急性发病,在临床诊断明确之后多数脑膜炎的患者经过有效的抗生素治疗都能够得到明显的控制。而脑膜瘤的患者虽然也可以出现头痛、呕吐等症状,但是患者的病史一般相对比较长,在诊断明确之后需要进行显微神经外科的手术切除肿瘤才能达到比较理想的治疗效果。
语音时长 01:29

2020-03-11

61046次收听

怎么检查椎管内神经鞘瘤
椎管内神经鞘瘤的检查方法主要有神经影像学检查。当然以往还包括临床的检查,像腰椎穿刺、脑脊液化验和脑脊液穿刺的临床实验来大致判断椎管内神经鞘瘤引起椎管梗阻部位和阶段的这种粗略的判断方法。目前来说椎管内神经鞘瘤的检查方法主要依靠神经影像学,特别是CT和磁共振检查,在CT检查中可以发现椎管内星影阶段的占位性病变,一般表现为等密度或稍高密度。在进行增强CT检查时可以发现有明显强化的这种腊肠状的病变,而磁共振检查对于椎管内神经鞘瘤的诊断更加明确,肿瘤一般表现为明显强化,也可以有不同程度的囊变呈这种椭圆形或者腊肠形的病变。有时也可以沿椎间孔生长形成椎管内外沟通的这种哑铃型的病变。当然需要提醒的是对于那些心脏支架植入术,心脏起搏器植入术或者人工关节植入的患者,在进行磁共振检查时应该谨慎,必须咨询手术医生来决定是否可以进行磁共振检查。
语音时长 01:45

2020-03-11

61996次收听

怎么诊断神经鞘瘤
神经鞘瘤是临床上比较常见的一类肿瘤。可以位于椎管内,也可以位于颅内位于椎管内的神经鞘瘤呢,主要表现为这种颈肩痛、腰腿痛以及胸背部的疼痛,肢体的疼痛等感觉障碍有这类症状的患者。首先应该到医院就诊。在影像学诊断方面应该首选磁共振检查特别是增强的磁共振检查。通过增强的磁共振检查常常能够明确肿瘤的具体位置,同时还能够排除其他类的病变与其它的椎管内疾病相鉴别,包括与颈椎病、腰椎病这类退行性疾病相鉴别。位于颅内的这种神经鞘瘤常常会有听力的下降、耳鸣以及这种面部的疼痛、麻木等感觉障碍。对于有这些症状的患者,应该通过头颅的CT或者磁共振检查,来明确患者的具体情况,明确是否会有颅内的神经鞘瘤。在诊断明确之后再在神经外科接受手术治疗。
语音时长 01:25

2020-03-11

63692次收听

脑膜瘤吃什么水果比较好
脑膜瘤患者选择水果时要根据自身的具体情况来进行适当的决定。血糖不高的患者可以根据自身的喜好来选择水果的类型,而对于血糖偏高的患者或者已经患有糖尿病的患者,则应该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水果,尽可能选择糖含量比较低的,比如番石榴、猕猴桃等类型。脑膜瘤患者在饮食方面并没有特殊的限制。水果的食用方面也没有非常特意的水果,能够有助于控制脑膜瘤的症状或者改善脑膜瘤患者的预后。总体来说建议患者食用那些含糖量不高而纤维素和维生素含量比较丰富的水果。这类水果对于患者的病情乃至全身的健康状况都是有帮助的。
语音时长 01:15

2020-03-11

51112次收听

02:34
脑膜瘤的晚期症状有哪些
脑膜瘤晚期症状有剧烈的头痛、频繁的呕吐、视乳头水肿、视力下降、嗜睡、昏睡,甚至昏迷等。脑膜瘤患者的晚期症状的出现主要是因为脑膜瘤体积比较大,或者脑膜瘤引起了比较严重的脑组织水肿,或者是脑膜瘤影响了脑脊液循环梗阻而出现的严重的颅内压增高。患者主要表现为剧烈的头痛,特别是清晨头痛比较明显;患者还会有频繁的呕吐,特别是喷射性的呕吐;如果没有得到及时诊断和治疗,患者还可以出现双眼的视乳头水肿和视力下降,甚至会出现嗜睡、昏睡,甚至昏迷等严重的后果。
02:37
脑膜瘤跟脑瘤的区别
脑膜瘤是一种脑部的良性肿瘤,脑瘤是脑内所有肿瘤的统称。脑瘤是脑部所有肿瘤的一个笼统的概念,它既包括原发性颅脑肿瘤,也包括继发性颅脑肿瘤。所以脑瘤是一个非常庞大的概念,是脑内所有肿瘤的统称,至少包括几十种甚至上百种的病理类型。而脑膜瘤是脑部最为常见的一种良性肿瘤,它主要来源于脑部蛛网膜的粒细胞,是以硬脑膜为宽基底的肿瘤,通常与正常脑组织的边界比较清晰,偶尔脑膜瘤也可以发生在侧脑室、第三脑室甚至第四脑室内,形成脑室内的脑膜瘤。
02:56
脑膜瘤手术后为什么会复发
脑膜瘤复发根据患者本身肿瘤大小和部位、手术操作、手术技术发展等原因而定。脑膜瘤复发原因比较复杂。对于需要完全切除脑膜瘤,建议全切,且周边要扩充部分脑膜切除。这种复发原因,多数是残留部分瘤细胞在周边,此时肉眼很难完全看清楚。残留细胞是导致疾病复发重要原因。很多情况下,手术很难做到完全将病变细胞一个不剩的切除。病变区域很多,累及地方很多。若肿瘤非常大,累及区域很重要,不可能把所有部位清扫干净,这也是导致疾病复发重要原因。随着技术提高,可尽量减少复发。术中可对周边进行处理,减少细胞存量,或所有细胞都杀灭。若治疗达到以上程度,复发可能性会非常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