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高热惊厥是什么原因
小儿高热惊厥通常由遗传因素、感染性疾病、体温骤升、电解质紊乱、神经系统发育不完善等原因引起,主要表现为突发意识丧失、四肢抽搐等症状。可通过物理降温、抗惊厥药物等方式干预。
1、遗传因素
家族中有高热惊厥病史的儿童发病概率较高,可能与离子通道基因突变有关。家长需注意监测体温变化,避免诱发因素。此类情况通常无须特殊治疗,但需记录发作时长和表现供医生参考。
2、感染性疾病
上呼吸道感染、幼儿急疹等病毒感染是常见诱因,可能与病毒毒素影响神经系统有关,常伴随咳嗽、皮疹等症状。可遵医嘱使用布洛芬混悬液、对乙酰氨基酚口服溶液等退热药物,必要时联合地西泮注射液控制惊厥。
3、体温骤升
体温在短时间内超过39℃易触发惊厥,因儿童体温调节中枢未发育完善。家长发现发热时应立即采用温水擦浴、退热贴等物理降温措施,避免包裹过厚衣物。
4、电解质紊乱
腹泻或大量出汗导致的低钙血症、低钠血症可能诱发肌肉痉挛。表现为手足搐搦、面色发青等症状。需及时就医检测电解质水平,必要时补充葡萄糖酸钙锌口服溶液等制剂。
5、神经系统发育不完善
婴幼儿大脑抑制功能较弱,发热时异常电信号易扩散。随着年龄增长多数可自愈,但反复发作需排除癫痫可能。发作期间应保持侧卧位防止窒息,避免强行按压肢体。
家长应掌握正确的体温测量方法和物理降温技巧,发热期间保证充足水分摄入,选择易消化的流质饮食如米汤、果蔬汁。日常注意增强体质,接种流感疫苗等预防感染。若惊厥持续超过5分钟或24小时内反复发作,须立即送医进行脑电图等检查。恢复期避免剧烈运动,保持环境安静以减少刺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