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质疏松和骨质增生的区别
骨质疏松和骨质增生是两种不同的骨骼疾病,骨质疏松主要表现为骨量减少和骨微结构破坏,骨质增生则是关节边缘的骨赘形成。
骨质疏松是由于骨吸收超过骨形成导致的骨密度降低,常见于绝经后女性和老年人,主要症状为腰背疼痛、身高缩短和骨折风险增加。骨质增生多因关节软骨退变引发骨赘增生,好发于中老年人群,典型表现为关节疼痛、僵硬和活动受限。
骨质疏松的病理改变是骨小梁变细断裂,骨皮质变薄,整体骨强度下降。骨质增生则是关节软骨磨损后出现的代偿性骨修复,X线可见关节边缘唇样突起。骨质疏松患者易发生椎体压缩性骨折和髋部骨折,骨质增生患者常见膝关节和脊柱受累。
预防骨质疏松需保证钙和维生素D摄入,适量进行负重运动,避免吸烟酗酒,绝经后女性可考虑激素治疗。骨质增生患者应控制体重减轻关节负担,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急性期可局部热敷缓解疼痛,严重者需关节腔注射或手术治疗。两类疾病均需定期骨密度检测和影像学检查,建议在医生指导下制定个性化防治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