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小便发黄是怎么回事

52757次浏览

小便发黄可能由饮水量不足、食物色素影响、药物作用、泌尿系统感染、肝胆疾病等原因引起,可通过调整饮水习惯、观察饮食结构、遵医嘱调整用药、抗感染治疗、肝胆功能检查等方式改善。

1、饮水量不足

机体水分摄入过少会导致尿液浓缩,尿胆原浓度升高使颜色加深。长时间未饮水或大量出汗后未及时补水时尤为明显。建议每日保持1500-2000毫升饮水量,观察尿液颜色是否恢复淡黄色透明状。若增加饮水后仍持续发黄,需考虑其他因素。

2、食物色素影响

食用含天然色素的食物如胡萝卜、南瓜、维生素B2等,部分色素经肾脏代谢后会使尿液暂时性变黄。这种生理性变色通常在停止摄入相关食物后24小时内消失。无需特殊处理,但需与病理性黄疸鉴别。

3、药物作用

服用维生素B2片、利福平胶囊、呋喃妥因肠溶片等药物时,其代谢产物可使尿液呈橘黄色或深黄色。这种药物性染色通常无害,停药后即可消退。若伴随其他不适症状,应及时咨询医生是否需要调整用药方案。

4、泌尿系统感染

膀胱炎尿道炎可能导致尿液中白细胞增多,合并浓缩时呈现浑浊黄色。可能与细菌感染、卫生习惯不良等因素有关,常伴有尿频尿急症状。需进行尿常规检查,确诊后可遵医嘱使用盐酸左氧氟沙星片、头孢克肟分散片等药物治疗。

5、肝胆疾病

胆红素代谢异常时,尿胆原升高会使尿液呈浓茶色,多见于肝炎、胆管梗阻等疾病。可能与病毒性感染、胆结石等因素有关,可能伴随皮肤黄染。需通过肝功能检查、腹部超声等明确诊断,必要时进行保肝利胆治疗。

日常应注意保持规律饮水习惯,避免长时间憋尿。饮食上减少人工色素摄入,服用特殊药物时观察尿液变化。若调整生活方式后仍持续出现深黄色尿液,或伴有发热、腹痛等症状,建议及时就医完善尿常规、肝肾功能等检查。避免自行服用利尿剂或保健品,以免掩盖真实病情。

相关推荐

02:36
月经期间尿检有影响吗
女性月经期间进行尿检,是有影响的,所以不建议女性在月经期做尿常规检查。因为女性的生理解剖特点,女性的尿道和阴道相距非常近,在女性排尿的时候,阴道当中的分泌物有可能会混入到尿液当中,引起尿液的污染。而且经血也会混入到尿液当中,造成尿液当中的红细胞数目的增多,造成假阳性,对疾病的判断会造成误导。如果女性月经期间,出现了一些明显的不适症状,如尿痛、尿频、尿急等,考虑有尿路感染,这时候是可以做个尿常规检查,看看是否有尿路感染的情况,可以让女性外阴清洗干净以后,留取中段尿来进行检测。如果发现尿液当中白细胞、细菌数明显的增多,就诊断为尿路感染,进行相应的抗炎治疗。
02:45
尿检红细胞计数高是怎么回事
尿检红细胞计数高指的是在尿液当中有红细胞增多,也就是泌尿系统当中有出血的现象。对于疾病的情况,第一,炎症,常见的有肾小球肾炎、肾盂肾炎、膀胱炎等等,炎症可以破坏尿路粘膜发生出血,造成尿检红细胞激素增高。第二,结石,可以有肾结石、输尿管结石、膀胱结石等。由于结石在泌尿系统当中可以移动,在移动过程当中,有可能划伤泌尿系统的黏膜,造成出血。第三,肿瘤,明显肿瘤到一定时期会破溃造成出血,从而引起尿检红细胞激素的增高。所以,如果发现尿检红细胞计数增高,需要进一步进行检查,来明确病因是什么。
女性尿是红色的什么原因
出现尿是红色的,如果发生在月经期,可能是由于经血染红。如果非经期出现小便呈现红色,且伴有尿频,尿痛或发热,建议及早到医院就诊,可能是有泌尿系感染。如果没有任何症状,只是小便呈红色,应考虑是否吃了特殊的东西,像红心火龙果或特殊的药物,如利福平抗结核的药物。如果出现尿为红色,同时伴有腰痛,也要注意肾结石、尿道结石。如果尿的颜色是红色,又没有任何疼痛的感觉,要警惕肾癌的可能。所以出现尿里边变红,要考虑不是饮食的问题引起的。如果尿常规的结果没有问题,也要注意是不是阴道有问题。
语音时长 02:25

2021-09-29

56715次收听

02:56
尿检为什么要中段尿
尿检采用中断尿的检查是比较准确的,尿液排出的时候,一定要经过尿道外口,为了检查的准确性,尿道外口一些细菌,有可能会被进入到尿液,会影响检查的结果,会出现尿液炎症假阳性的情况。所以说建议做尿常规检查的时候,以及尿培养检查的时候,都采用中断尿,这样通过前段尿把一些干扰因素都会排除,这样结果相对来说比较准确。严格的讲,尿检或者尿培养的检查,是要通过消毒尿道外口,然后进行导尿检查,插一根细细的尿管进入到膀胱,把尿液引出,这样的检查才是最为准确。
03:00
女性总觉得尿不干净是怎么回事
女性总觉得尿不干净的原因有以下:一、一些生理性的因素引起。比如说焦虑、紧张或者抑郁等情况。尿不干净的情况一般随着心情的改善逐渐的消失。二、女性的泌尿系感染。以尿频、尿急、尿痛为最主要表现。出现女性的泌尿系感染要彻底的治疗,否则极易转为慢性的膀胱炎和尿道炎。慢性的膀胱炎和尿道炎治疗起来就比较困难,容易在女性疲劳、饮水少、生活不规律的时候犯病。三、盆腔充血。四、一些妇科的疾病,包括一些盆腔炎、阴道炎等等。
03:14
喝了水就要上厕所是怎么回事
喝了水上厕所,首先这是一个正常的生理现象。有人喝了1000毫升水,可能20分钟、30分钟都不行了,需要很快的去上厕所,上厕所的时间和频率次数特别多,就需要警惕。对于女同志,要考虑有没有泌尿系感染。对于男同志,考虑有没有前列腺增生、前列腺肥大。还有一部分患者可能有泌尿系的结石、感染、梗阻。所以输尿管或膀胱可能有细菌的感染,建议去做血常规、尿常规、双肾输尿管超声等,看看有没有尿道或泌尿系、双肾输尿管的感染。中老年的男同志可能会有前列腺肥大,有可能会压迫尿道,引起频繁的尿意。
24小时尿量800正常吗
24小时尿量只有800mL属于异常表现,正常的尿量应是24小时达到1500到2000mL,一般当人体的尿量少于1000mL时,大多是生理性原因导致的,例如喝水较少,所以影响了排尿量,这种情况可以通过多喝水帮助改善。如果患者的尿量低于400mL时,就会被认为是少尿的表现,而低于800mL则有可能是喝水过少导致的,也有可能是肾功能出现问题引起的,比如肾功能不全或是急、慢性肾小球肾炎等问题,都容易发生尿量减少的现象。因此建议患者去医院进行详细的检查,确定后在选择对应的方式处理。
语音时长 01:04

2021-04-22

99521次收听

尿常规需要早上第一泡尿吗
尿常规检查不一定非要早晨的第一次尿液,只是做尿常规检查取晨尿是最佳的选择,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决定取样时间。不同时间的尿液样本,可以提供的尿液信息是不同的。晨尿通常是早晨起床后,还没有运动和进餐时产生的第一次尿液,对于住院治疗的患者来说比较适合检测,晨尿中含有的蛋白质、细胞等信息较多,所以检查结果相对更为准确。而急诊或是门诊等处的尿常规检查,大多是随机取出的尿液,容易受到饮水和饮食的影响。还有一种采集尿样本的方式为计时尿,意思是指按照统一的时间段进行采样,例如餐后的24小时尿等。
语音时长 01:08

2021-04-22

91702次收听

大量喝水尿多正常吗
大量的喝水、尿多有可能是正常的,但也可能是异常的,还要看是否有其他的症状表现。正常的情况下大量喝水就会造成循环血容量随之增多,而肾小球滤过率也会跟着增长,这样所产生的尿液量就会增多,所以单纯的大量喝水出现尿多的现象是正常的表现。如果喝水多尿多,同时还伴有其他的症状表现,就可能是异常的现象。比如伴有消瘦、口干、口苦等现象时,就需要对血糖进行检测,看是否存在糖尿病的问题。还有尿崩症的患者,也会有烦渴多尿的症状表现,而这些都是异常的现象,属于病理性的多饮多尿。
语音时长 01:07

2021-04-22

88049次收听

尿肌酐高是尿毒症吗
尿肌酐高并不是尿毒症,尿毒症的是以血中的肌酐水平来作为诊断标准的,当患者的血液中肌酐的数值达到了707以上时,就进入了尿毒症的范围。而尿中的肌酐也是有正常范围的,由于血中的肌酐大多是通过人体的肾脏排出的,所以会在尿液中有所体现,通常尿中所存在肌酐数值,大约为8840-17680,当超过这个数值的范围时,说明患者的肾脏是正常的,可以把身体中的代谢废物完全的排出体外,只要血液中的肌酐数值处于正常范围,就不是尿毒症的表现。尿毒症是尿肌酐不能由肾脏排出,所以患者有尿毒症的患者尿肌酐数值是降低的表现。
语音时长 01:12

2021-04-22

80717次收听

尿频尿急尿痛是怎么回事
尿频、尿急、尿痛有可能是感染性炎症引起,膀胱、尿道或邻近器官的肿瘤及膀胱或尿道结石也会引发尿频、尿急及尿痛。
小便多是什么原因
小便多可能是因为摄入水分过多,所以导致尿液增多,但是这一般是正常的行为,而且不会持续性的小便。如果持续性的小便多,那么很有可能是本身患有一些泌尿疾病,也有可能是因为性生活而导致的尿道口受到刺激,而出现小便多的情况。平时一定要注意饮食、增强体质、注意个人卫生,这样可以有效的预防小便多的情况。
女性尿检阳性是什么意思
身体检查方法各种各样,尿检就是比较常见的一种,女性尿检呈阳性就有可能是出现了尿路感染,也有可能是酮症酸中毒或者糖尿疾病,不同的原因需要使用的治疗方法是不一样的,进行尿检需要注意尿液收集时间,还应该进行多次检查进行确诊,保证检查结果是准确的。
小便刺痛吃什么药好
小便刺痛是因为身体出现了炎症引起的情况,如果有尿道炎时会有小便刺痛的症状,可以服用一些抗生素够进行治疗。另外尿路感染也是引起小便刺痛的原因,可以服用消炎药来治疗。同时膀胱炎也是引起小便刺痛的原因,可以通过消炎药与增强免疫的药物一起治疗。
导尿管的护理
部分病人做了手术后,医生可能会给他们留置导尿管,这是为了防止病人出现尿潴留从而引起尿路感染。那么,哪些人需要留置导尿管呢?导尿管的护理该注意些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