雾化吸入治疗哮喘
雾化吸入是治疗哮喘的有效方法,主要通过支气管扩张剂、糖皮质激素等药物直接作用于气道。常用药物包括硫酸沙丁胺醇雾化吸入溶液、布地奈德混悬液、异丙托溴铵雾化吸入溶液等。
雾化吸入治疗哮喘的核心优势在于药物能直达病灶。药物通过雾化器转化为微小颗粒,可直接沉积在支气管和肺泡,快速缓解气道痉挛。支气管扩张剂如硫酸沙丁胺醇能迅速松弛平滑肌,通常在5-10分钟内起效。糖皮质激素如布地奈德混悬液则通过抗炎作用控制气道高反应性,需长期规律使用。联合用药方案中,异丙托溴铵常与β2受体激动剂协同使用,尤其适用于夜间哮喘发作。雾化治疗需配合面罩或咬嘴使用,儿童患者建议选择带面罩的雾化器。治疗过程中可能出现心悸、口干等副作用,多数症状在停药后自行缓解。雾化器使用后需用清水冲洗并晾干,防止细菌滋生。急性发作期可增加雾化频次,但每日不宜超过4次。长期控制治疗需遵医嘱调整药物组合,避免擅自增减剂量。部分患者可能出现声音嘶哑或口腔念珠菌感染,用药后漱口可降低风险。
哮喘患者除规范雾化治疗外,需注意避免接触花粉、尘螨等过敏原,保持居住环境通风干燥。冬季外出时可佩戴口罩减少冷空气刺激,居家定期清洗空调滤网。饮食宜清淡,适量补充维生素C和欧米伽3脂肪酸。建议进行游泳、太极等温和运动增强肺功能,运动前可预防性使用支气管扩张剂。记录哮喘日记有助于医生评估控制水平,随身携带急救药物应对突发情况。合并过敏性鼻炎者需同步治疗上呼吸道疾病,感冒后警惕哮喘症状加重。孕妇哮喘发作时仍需坚持雾化治疗,布地奈德属于妊娠B类用药。儿童患者家长应学会识别喘息先兆,定期复查肺功能评估生长发育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