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补中益气丸的副作用有哪些

88451次浏览

补中益气丸的副作用一般有过敏、恶心呕吐、耳鸣、胃肠不适、血压升高等。具体分析如下:

1.过敏:补中益气丸由炙黄芪、党参、当归、柴胡、陈皮等成分组成,具有补中益气、升阳举陷的功效。如果对药物成分过敏,可能就会导致局部出现皮疹、红肿等不适症状。建议立即停止服用药物。

2.恶心呕吐:补中益气丸中含有促进胃肠蠕动的成分,患者如果过量服用,可能会对胃肠道造成刺激,从而出现恶心呕吐。

3.耳鸣:患者如果长期大量服用该药物,可能会导致局部神经受损,从而出现耳鸣。

4.胃肠不适:在服用补中益气丸期间,患者可能会出现胃部不适,如腹胀、腹泻等症状。

5.血压升高:患者如果服用药物不当,可能会导致血压升高,不利于身体健康。

患者症状严重时要及时就医治疗。患者在服用药物时要遵医嘱服用,不可擅自用药,以免对身体健康造成不良影响。

相关推荐

阴阳两虚吃什么药?
对于肾阴阳两虚者,可以服用金匮肾气丸、子仲益肾丸、左归丸、等,不过对于不同程度的阴阳两虚,调理所用中药也不同,具体如下。1.金匮肾气丸:具有温补肾阳、化气行水的功效,可用于治疗肾虚水肿、腰膝酸软、小便不利、畏寒肢冷。2.子仲益肾丸:具有调和阴阳、补益肝肾的功效,可阴阳双补,适用于阴阳两虚者。3.左归丸:左归丸具有滋阴补肾的功效,偏于“阳中求阴”,适用于阴虚多、阳虚少者,可缓解腰膝酸软、盗汗、遗精滑精、口燥咽干等症状。4.:具有温补肾阳的功效,偏于“阴中求阳”,适用于阴虚少、阳虚多者,可缓解畏寒肢冷、阳痿遗精、下肢浮肿等症状。需要注意的是,服用前最好请医生进行辨证,然后选择合适的药物治疗。
语音时长 01:18

2022-08-18

20617次收听

03:08
总是没精神觉得没力气怎么回事
在生理状态下,出现无精打采、身体乏力的情况首先要考虑体力透支,如劳累过度或长期熬夜耗伤了气血,就会出现无精打采及浑身无力。在病理的情况下,便是体内湿气过重,这个湿可能是外界的湿邪,也可能是内湿。外在的湿邪主要是在潮湿的环境里生活和工作时间太久,自然界的湿邪侵入人体。内湿是因为饮食的规律、饮食不节、劳累过度或过食寒凉的食物,损伤脾胃。总之,不管是外在的湿邪和内在的湿邪,侵入人体后,阻碍了人体阳气的正常运行,人体就会感觉到没有力气。另外,气血流行不畅时,机体的肌肉组织、肌腱组织、骨骼组织失去营养就会感觉到无力。此外,人体气血不足时,也会出现无精打采、身体乏力的情况。
手术后总出汗原因
手术和麻醉会造成一个机体的免疫功能下降,手术以后因为比较虚弱,可能会引起出汗。一般来讲这种情况不用太在意,不同的手术恢复的时间不尽相同。大手术恢复的会慢一些,中小手术恢复的速度也会更快一些,这种情况下,对机体的恢复也会快一些,出汗的这个问题总体能够逐步得到解决。有些病人手术以后会造成交感神经的兴奋,这种情况下也容易出汗。在临床上比较少见,随着时间的延长会慢慢的去缓解。如果这种情况非常严重,极少数的病人有可能需要手术
语音时长 02:13

2021-09-29

93976次收听

02:52
手术后总出汗怎么回事
手术和麻醉会造成一个机体的免疫功能下降,手术以后因为比较虚弱,可能会引起出汗。一般来讲这种情况不用太在意,不同的手术恢复的时间不尽相同。大手术恢复的会慢一些,中小手术恢复的速度也会更快一些,这种情况下,对机体的恢复也会快一些,出汗的这个问题总体能够逐步得到解决。有些病人手术以后会造成交感神经的兴奋,这种情况下也容易出汗。在临床上比较少见,随着时间的延长会慢慢的去缓解。如果这种情况非常严重,极少数的病人有可能需要手术
体虚多汗是什么原因
人体如果在炎热的环境或者是过度兴奋,激动劳累下出现出汗,都是正常环境或者是过度紧张的情况下出现出汗。但是没有什么原因,没有什么活动量,坐在那就开始自己冒汗,就有可能出示病理的问题了。这种出汗称之为气虚自汗,气虚自汗是久病虚损,或者是大病重病之后,也有身体失于调养,比如喜欢熬夜、生活不规律等导致的。临床可以采用玉屏风散这样的药物进行治疗。还有一种出汗就是睡醒之后出一身汗,这种出汗是由于阴虚所导致的盗汗。阴虚盗汗是由于阴血不足,临床上常用滋养阴血的药物,最常用的药物就是六味地黄丸具有滋养肾阴的作用,如果患者盗汗的同时还有燥热小便黄大便干,可以考虑采用知柏地黄丸有一定的清热功效。
语音时长 01:33

2020-03-17

60548次收听

03:05
体虚的症状有哪些
体虚表现在肺阴虚症状有干咳、咽痛、咽干、心烦;胃阴虚有胃脘部疼痛、反酸、烧心、打嗝、消谷善饥;肾阴虚有五心烦热、潮热盗汗、颧红、舌红苔少;肺气虚有气短、喘息、干咳、胸闷;脾气虚有消化不良、腹痛腹泻、面白无华、乏力、怕冷;肾气虚有腰酸、腿疼、五心烦热、精力不济、听力下降、耳聋等。在中医上,体虚的症状要参考脏腑以及气血阴阳两个方面,表现不一样。
体虚多汗原因
体虚多汗有两种情况:滞汗和盗汗。不同情况,原因不同。一、滞汗:体虚多汗、滞汗。身体不动,汗自己出来,或者一动、稍微动一动,汗出得更多。大部分因为阳区虚损引起。有两个情况:1、阴胃不合:是阴气和胃气,不和谐引起滞汗。2、阳气或者脾阳不足引起。二、盗汗:醒着的时候,汗不出;夜间睡着了,出汗,醒了下床以后,汗就停止。像偷偷的出汗。中医叫盗汗。经常见于两个情况:1、阴虚火旺:因为阴亏以后导致虚火上延引起。2、阳气不足:出汗以后身体微微发冷,同时有点出冷汗的感觉。
语音时长 01:42

2019-12-18

61736次收听

体虚体寒如何调理
体虚、体寒主要是中医说的阳虚,引起的原因比较多。阳虚在临床上经常是脾、肾阳虚比较多。脾阳虚,大部分在脾气虚的基础上发展导致腹胀、腹痛、容易大便稀泻,手足不温,然后引起的。可以用附子理中丸。比较多的肾阳虚见于一些比方老年人、中老年人群或者说慢病,虚损,肾阳亏,亏虚的患者这个是比较多。常常引起腰膝酸软、阳痿、早泄,还有关节冷痛,肾阳虚表现。可以(服用),可以加减。所以我们体虚、体寒的患者,另外生活起居,多泡脚、吃一些乌鸡汤这些这种祛寒温阳的这些食物,还是经常可以采用的。另外有一些体虚、体寒的患者经常还是要避免一些伤寒阴冷,吃一些生冷的东西,即时的保温、保暖来避免加重体虚体寒。
语音时长 01:44

2019-12-18

57543次收听

02:23
体虚多汗是什么原因
体虚多汗有两种情况:滞汗与盗汗。什么叫滞汗?滞汗就是说,我们身体不动,或者稍微动一动就出汗,大部分是阳区虚损引起的。盗汗就是说,夜间睡着了出汗,醒了以后汗就停止了。滞汗有两个情况:第一,叫阴胃不合,这种不和谐引起了滞汗。第二,是阳气或者说脾阳不足引起的滞汗。盗汗也是见于两个情况:第一,见于阴虚火旺的情况,也是因为阴亏了以后导致了虚火上延引起的。第二,如果出汗以后身体会微微发冷,同时也有一些有点冷汗出的感觉,常常是阳气不足引起的。
02:02
舌头经常发白是什么原因
舌头发白有可能是受寒、湿热、津液伤、湿气比较浑浊、口气或胃气重造成的。舌诊是中医望闻问切的一种,也是看病的一个很好的重要的方法。舌头发白,在中医上讲不见得是疾病的情况。舌质反映的脏腑的虚衰,反映脏腑是气血正、气血旺或气血败。通过舌质能反应舌苔,往往反映这种津液伤或有没有受寒、湿热。舌头发白往往是有可能体虚、受寒,有可能是湿气比较重浊的表现。所以舌头白,也往往要结合脉进行仔细的鉴别;另外,舌头的颜色也是区分舌白需要考虑的问题;另外,舌头特别白的时候还要注意口气或胃气重的表现。舌白必要的时候要到口腔科的就诊。
为什么身体总是很累
如果明明不是干了非常累的活,却总是会觉得身体很累,绝大多数都是由于压力超出了自己能够承受的范围,当然还有一部分人是由于本身湿气比较重造成,另外也有的人是由于体内的水分不足而处于轻微缺水的状态。这些情况都会导致自己总觉得非常的疲惫。
产后体虚多汗怎么食补
产后出现盗汗,这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现象,要想达到改善的作用,中医认为食补的方式是比较正常的,而且也不容易会出现副作用,可以选择黄芪桂圆羊肉汤,也可以选择羊肚粥或者是泥鳅汤等等,只需要按照疗程来品尝,都会有一定的效果。
不虚不要乱补
中国人历来有进补的习惯,认为补一补对身体有好处,可以提高免疫力,强身健体。现在大家日子好过了,经常补一补好吗?全民皆补好吗?中医对于进补有个基本的原则就是“虚则补之,实则泻之”,言外之意是:不虚不能补!
吞津养生堪比六味地黄
早在古代就有些吃饱了肚子、吃穿不愁,不用担心房贷,也不用担心“地沟油”,或者看淡了人生的高人,琢磨起怎么让自己不老、长命万岁的养生研究,并通过实践总结出来咽津可以调补五脏,使五脏六腑这个跷跷板保持平衡状态,不至于亢着很亢,虚着很虚。
身体虚不虚,感觉说了不算
跟着感觉走,自作主张认为自己应该补的情况比比皆是。比如说疲劳,现在很常见,是亚健康状态的主要表现形式之一,有个医学名词叫慢性疲劳综合征(CFS),有个别医院还开设疲劳门诊了,可见有多少人经常疲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