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人参健脾丸怎么服用

58699次浏览

人参健脾丸是一种含有多种中药成分的药物,这种药物里面含有人参、甘草、莲子、青皮等物质。这种药物是一种非处方的中成药,价格不是很贵,在药店就能够购买到。那么人生健脾丸怎么服用呢?这种药物的主要功效都有哪些?

一、人参健脾丸怎么服用
  1.人参健脾丸是口服用药,这种药物既有片剂的,也有丸剂的。如果是片剂药物,那么温水送服就可以。如果是药丸状的,可以将大药丸搓成小粒,然后再吃会比较方便一些。
  2.还要每日服用两次即可,以早晚为主,饭后服用。

二、人参健脾丸的功效
  1.健脾:人参健脾丸这种药物对于脾虚患者有着很好的治疗作用。因为脾虚而出现的食欲不振,或者是腹泻、呕吐等症状,都可以通过吃该药来进行缓解。
  2.开胃消食:对于一些经常觉得胃胀而食欲减退的人来说,这种药物能够有效的起到开胃的作用。药物里面所含有的陈皮等物质,可以有效的促进胃酸的分泌,从而帮助肠胃消化。

三、服用人参健脾丸注意事项
  1.慎用人群:不是所有人都可以使用人参健脾丸的,孩子、孕妇以及哺乳期的妇女,这种药物并不建议使用。对于患有高血压和糖尿病的患者,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才可以服用这种药物。
  2.不可长期服用:虽然这种药物里面的成分是以中药为主,但是也不建议长时间使用。在服药半个月左右,如果症状并没有得到明显的改善,就需要停药了。即使症状得到了明显的改善,这种药物也不适合服用超过三个月的时间。
  3.注意饮食:在使用这种药物的这段期间内,饮食方面需要有所注意。最好不要吃一些过于油腻的食物,尤其是油炸食品,辛辣生冷的食物也要少吃。要多吃一些含有维生素多的食物。

相关推荐

青少年脾胃虚弱的表现
青少年脾胃虚弱主要表现为食欲减退、腹胀、大便异常、面色萎黄、精神不振等症状。脾胃虚弱可能与饮食不节、过度劳累、情志失调、先天不足、病后失养等因素有关,通常需要通过饮食调理、中药调理、改善生活习惯等方式干预。1、食欲减退脾...
05:43
调理脾胃的方法
宝宝积食怎么调理脾胃1、调整饮食结构:尽量清淡饮食,少吃寒凉水果以及油腻、高脂、高糖食物;2、口服益生菌:口服益生菌可以调节宝宝肠道的菌群,改善胃肠功能;3、口服中药:可以配合使用调理脾胃的中药,比如醒脾养儿颗粒、肥儿丸等;4、中医推拿和按摩:足三里穴:该穴位于外膝下3寸,胫骨外侧月一横指处,按摩足三里穴能使脾胃功能得以改善;也可以经常按摩腹部,以肚脐为中心顺时针按摩可促进胃肠道蠕动,改善胃肠功能。调理脾胃的中成药调理脾胃的中成药在临床上是比较多的,具体的选用应结合自身的体质。对于体质偏于阳虚者,多是属于脾胃中阳的不足,常选用的中成药有香砂养胃丸、附子理中丸、理中丸。对于久病体质虚弱者,一般多偏于气血不足,常用的有健脾丸、人参健脾丸、健脾膏等。对于体内痰湿较重者,脾胃功能的调理,应该消食导滞、化痰除湿,常用的有保和丸、苍附导痰丸等。用药调理的过程中,要注意饮食结构的调理,清淡富有营养易消化的食物为主。对于脾胃虚弱者可以适当的食用小米粥、山药粥等具有养胃的食物。调理脾胃的食物食谱红枣小米粥:取红枣10个,小米30克,先将小米洗净上锅炒成略黄,然后加入水及红枣小火熬成粥食用。小米粥是最常见的养脾胃食材,特别是小米粥熬出来的米油部分,是很有营养的,小米粥加红枣熬汤对脾胃有很好的补益作用,适用于消化不良伴有厌食的脾虚小儿。莲子山药粥:取莲子30克,山药80克,粳米50克。将莲子去皮及心,加山药、粳米煮粥食用。山药是一种平补脾胃的食材,加上粳米的莲子的作用,能补益脾胃,适用于消瘦,食欲不振的脾胃虚弱小儿。八宝粥:莲子、芡实、薏苡仁、山药、桂圆、红枣、白扁豆各5克、粳米l00克,煮粥食用。能益气养血、健脾强身,适用于体虚乏力、食少纳呆、气血亏虚。儿童调理脾胃的方法1、调整饮食习惯:养成定时、定量进餐的习惯,吃饭的时候要细嚼慢咽,不能暴饮暴食,还要适时添加粗粮。孩子要养成少量、多次喝水的好习惯,并且要减少零食的摄入量,不能吃寒凉、辛辣的食物,以免损伤脾胃。2、加强运动:家长要督促孩子多去户外活动,运动能加速血液循环、增强脾胃功能。喝中药调理脾胃忌口哪些食物首先,对于生冷的食物需要忌服。例如一些瓜果、冰镇的饮料、矿泉水等,影响脾胃功能,影响中药的吸收。第二,对于一些发物或者是鱼腥类的东西,在服中药期间不能吃。例如螃蟹、虾,特别是一些没有鳞的鱼,都是鱼腥味比较重的,这些是要忌口的。但是对于一些猪肉、牛肉这类性质比较温和的,蛋白质含量较高的食物,还是可以食用的,以增强体质,也有利于疾病的康复,而不是说所有的肉类都是属于忌口的范围。第三,就是在服中药期间不要饮茶,因为茶叶中含有的鞣酸,都会影响这个中药的吸收,或者是与中药发生一些化学反应生成不溶性的沉淀物,影响药效。调理脾胃的穴位1、点按中脘穴。中脘穴在人体前正中线任脉上,肚脐上4寸,是足阳明胃经的募穴,是胃经经气结聚之处。用手指点按或揉按中脘穴,每次2-3分钟,至局部产生发热感。2、揉按心窝。心窝指中脘穴以上,胸骨以下的部位,是胃在体表的对应区,用手掌以顺时针及逆时针方向各揉36圈以上,使局部感到温暖、舒畅。如果消化不良,胃胀症状明显,可由心窝处开始重复由上至下推按的手法,注意不要由下至上推按。3、推按两肋。两手掌在身体两侧由乳房下缘向下推按至侧腰部,使局部发热。
02:46
如何调理小孩脾胃虚弱
睡觉不安稳、夜里哭闹,像饮食过量、饮食不节导致脾胃虚弱,这时候要用一些健胃消食的药物,像山楂、麦芽、鸡内金等健胃消食的药物,这是因为饮食不规律吃得过饱、积食导致脾胃虚弱。小孩经常使用抗生素,就会导致肠道的菌群紊乱,这时候也是看小孩的脾胃比较虚弱,像这种情况要尽量的减少抗生素的滥用,儿童生病的时候尽量多吃一些中药,来治疗就能够避免这种现象。
01:41
小儿脾胃虚弱做推拿效果好吗
小儿脾胃虚弱,做推拿肯定效果较好。第一脾胃虚弱就是中医诊断名词,这是小儿的中医来讲脾胃弱,孩子主要表现的食欲差、面色白、营养差、消瘦表现。孩子通过推拿改善局部的血液循环,使得局部的神经刺激促进胃肠道的蠕动,达到改善,可以让食欲增强,消化吸收功能增强,从而改善脾胃不和。这就是用中医的治疗手段来治疗中医诊断的疾病,但是这种治疗手段和疾病必须经过儿科的中医科医生进行辨证施治。
脾胃弱有什么症状
脾胃弱会出现食物不化、便溏、肌肉无力等症状。脾胃虚,脾胃不足,有两个部分,一个是胃的不足,一个是脾的不足。如果胃的不足,胃主要指受纳功能,能够吃食物,能把接受,然后把磨化,这是胃的功能,所以如果胃的功能虚,受纳不了,不愿意吃东西,吃东西也吞不下去。另外脾是运化,所以有些人是能吃,吃了但不化,所以过度肥胖是吃了后,堵在那里不化,所以胃火比较足,就很能吃。脾胃虚会出现食物不化的症状,比如脘腹的胀闷、消化不好。另外脾胃如果阳虚,会出现便溏,大便溏泻、拉稀,屎不成形这种表现,另外脾胃虚会出现口唇淡白的症状。脾主肌肉是人的肌肉组织,脾胃虚的肌肉松软力,甚至有些会出现萎证、萎弱、萎缩,不利的表现,肌肉无力如果严重会引起重症性肌无力,全身肌肉萎缩,最后完全没力,甚至出现呼吸的障碍窒息,所以需急救。所以把肌肉强壮,脾胃之气可以得到一种推动,患者应做体育运动,强壮肌肉,对脾胃也有帮助。
语音时长 02:08

2020-04-22

59223次收听

02:49
脾胃虚如何调理
脾气虚在中医里面,也是一个常见的症状。脾胃虚的调理方法主要有:一、注意饮食的调控,要吃的比较平淡,以五谷为主的饮食调理。二、不要吃太饱,适当有点饥饿感,让它有一定的空间,有一定的运化。三、加强营养,比如说广东人最喜欢的靓汤、粥,这些其实都比较养脾胃,尤其能滋养脾阴。对于脾胃来说,就是一个非常好的调整。四、从经络上可以注意,比如身体足阳明胃经、阳明经,都是通中焦脾胃。手阳明大肠经、足阳明胃经,这两个阳明经,另外足太阴脾经,手太阴肺经,这两条经也是一个表里经,在这些经络上进行轻轻地拍打,或者选取重要的穴位,进行艾灸,就可以通过阳化气来调理脾气,使脾气的功能增强,身体就变得很有精神、肌肉强健有力。
脾虚症状
脾虚证是指脾脏虚弱而引起的病证,主要有呕吐,泄泻,水肿,出血,闭经,带下,四肢逆冷,小儿多涎等临床表现。一、脾气虚。腹胀纳少,食后胀甚,肢体倦怠,神疲乏力,少气懒言,形体消瘦,舌苔淡白。二、脾阳虚。大便溏稀,纳少腹胀,腹痛绵绵,喜温喜按,形寒气怯,四肢不温,面目无华或浮肿。三、中气下陷。在脾气虚见症基础上,有气陷的临床表现,如久泻、脱肛、子宫脱垂等。四、脾不统血。在脾气虚见症基础上,有慢性出血临床表现,如月经过多,崩漏,便血,皮下出血等。除出血外,必兼见脾气虚弱的一些症状。
语音时长 01:31

2019-09-16

57447次收听

胃寒的症状
胃寒的症状表现为常因天气变冷,感寒食冷品而引发疼痛,疼痛时伴有胃部的寒凉感,得温症状减轻。许多胃病病人不敢吃冷、凉的食物,或天气一变冷,气温下降,胃就痛,腹泻等。胃寒呕吐因真阳不足,脾胃虚寒,不能运化水谷所致的呕吐。其证畏寒喜热,不思饮食,遇冷即吐,四肢清冷,二便清利,口不渴,唇不焦,食久不化,吐出不臭,脉沉迟。真阳不足者,参见寒呕条。胃寒临证主要分为胃虚寒和胃实寒两型。前者多因素体脾胃阳气虚衰所致。胃实寒多因寒邪伤胃所致。
语音时长 01:35

2019-09-16

53509次收听

01:26
脾虚吃什么好
脾主运化,所以一般从两个方面来考虑健脾。第一方面是食补,饮食方面常见的如山药能够补脾气,大枣的健脾也是效果非常好的食物,还有莲子,莲子健脾能够止血。脾虚的人饮食应以清淡,要以富有蛋白质、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及易消化食物为主。对于胃肠也比较弱的人,烹调可采用汤、粥、羹、膏等形式,这样可以利于脾胃消化和吸收,还要注意食有节制,吃的过饱也不可。第二方面是药补,健脾的中成药有归脾丸、健脾丸、四君子汤、香砂六君子丸等,还有常用的药物如茯苓、白术等,健脾效果都非常好。
脾胃不和的症状有哪些
如果没有正确的生活习惯,那么疾病就会缠身。尤其现在脾胃不和在很多人身上有发生,对正常生活与工作都有影响。当这种疾病出现时会有黑眼圈、嘴唇无光泽、便秘、肌肉松弛等症状出现,这个时候需要重视,积极治疗。
脾胃不好的患者怎么调理
通常情况下,脾胃不好的患者可采用饮食调理、情绪调节、一般治疗、药物调理、针灸等方式缓解症状。具体分析如下:
脾虚的症状有什么
脾虚常表现为脾气虚,脾气虚患者多出现食欲不振、大便稀溏、肢体水肿等症状;脾气虚可进一步发展为脾阳虚多表现为怕冷、肢体无力、困倦;脾气虚还可导致脾不统血,出现牙齿出血、紫癜、月经量多。当脾气下陷时,可出现内脏下垂,如直肠脱垂等。
语音时长 03:34

2018-09-29

57083次收听

小孩脾胃虚弱怎么调理?
小孩脾胃虚弱的调理,以温中健脾和胃为原则,可以选择针灸、按摩和药物贴敷的方法,针灸主要以灸为主,可以艾灸中脘、上脘、关元,或者脾腧、胃腧为主。按摩可以推大肠经、推脾经、推板门、运内八卦、揉脐、揉腹、揉足三里、捏脊。药物贴敷以脐敷为主,用温中化湿醒脾的药物,比如吴茱萸、丁香、胡椒,研磨以后用陈醋或者香油调成糊状敷于脐部,或者用生姜和葱白捣碎贴脐。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孩子的饮食要避免生冷、甘甜、黏腻、油炸、辛辣刺激,以易消化的食物为主,食物组成要多面少米,适当地增添粗粮类、谷物类、瓜果类、蔬菜类和薯类。餐饮应该少食多餐,避免暴饮暴食。另外根据天气情况增减衣物,避免腹部受凉,同时要加强户外活动,多晒太阳,补充孩子的氧气。
语音时长 01:57

2018-04-11

67167次收听

脾胃不好按摩哪里
肠胃病应该是现代人最常见的疾病之一,这种慢性病会给身体带来很多的不适,在饮食方面也是多有限制,所以有肠胃病的患者还是要注意保养的。生活中健康的养生方式有很多,中医的按摩就是不错的养生理疗方式。脾胃不好按摩哪里也就成为了大家较为关心的问题。
脚总出汗是怎么回事
脚总出汗,中医认为是脾胃功能失调所致。现在很多人都会出现脚出汗的问题,很多人都称之为汗脚,不会太在意,而出现汗脚症状通常会伴着一股特别难闻的气味,而这种情况到了冬天更为严重,如果处理不好的话还容易冻脚然后出现一些脚气的发生的,所以在生活中要多多注意这种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