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焦虑症吃什么好

57046次浏览

焦虑症患者可以适量吃富含维生素B族的食物、富含镁的食物、富含欧米伽3脂肪酸的食物等,也可以遵医嘱使用盐酸帕罗西汀片、草酸艾司西酞普兰片、盐酸舍曲林片、劳拉西泮片、阿普唑仑片等药物。建议及时就医,积极配合医生治疗,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合适的药物,并做好饮食调理。

一、食物

1、富含维生素B族的食物

维生素B族有助于维持神经系统正常功能,缓解焦虑情绪。全谷物如燕麦、糙米含有丰富的维生素B1,能帮助改善情绪波动。动物肝脏、鸡蛋中富含维生素B12,缺乏时可能导致神经功能紊乱。绿叶蔬菜如菠菜提供叶酸,参与神经递质合成。但需注意过量摄入动物肝脏可能引起维生素A蓄积。

2、富含镁的食物

镁离子具有调节神经肌肉兴奋性的作用,坚果类如杏仁、腰果是优质来源。深绿色蔬菜中镁含量较高,香蕉含镁的同时提供色氨酸前体。黑巧克力镁含量丰富且含苯乙胺类物质,但每日摄入量应控制在30克以内。镁缺乏可能加重肌肉紧张和焦虑症状。

3、富含欧米伽3脂肪酸的食物

深海鱼类如三文鱼、沙丁鱼含DHA和EPA,能降低炎症因子对神经系统的刺激。亚麻籽、奇亚籽是植物性欧米伽3来源,适合素食者。核桃同时含有欧米伽3和褪黑素前体。建议每周食用深海鱼2-3次,注意避免汞含量较高的鱼类如金枪鱼。

4、发酵类食物

酸奶、泡菜等发酵食品含益生菌,可能通过肠脑轴影响情绪调节。纳豆含纳豆激酶和维生素K2,味噌提供氨基酸衍生物。选择无糖发酵乳制品避免血糖波动。肠道菌群紊乱可能与焦虑症状加重有关。

5、药食同源食材

酸枣仁含皂苷类成分,传统用于安神助眠,可煮粥食用。茯苓含多糖类物质,常与山药配伍。玫瑰花茶含芳香醇类,有助于舒缓紧张情绪。使用前需确认无药材过敏史,避免与部分抗焦虑药物相互作用。

二、药物

1、盐酸帕罗西汀片

属于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适用于广泛性焦虑障碍和惊恐障碍。通过增加突触间隙5-羟色胺浓度改善情绪。常见不良反应包括口干、嗜睡,需注意突然停药可能引起戒断反应。禁止与单胺氧化酶抑制剂联用。

2、草酸艾司西酞普兰片

高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对焦虑伴抑郁症状效果较好。起效相对较快,对胆碱能受体影响较小。用药初期可能出现轻微恶心,通常1-2周后缓解。严重肝肾功能不全者需调整剂量。

3、盐酸舍曲林片

适用于社交焦虑障碍和创伤后应激障碍相关焦虑,对多巴胺系统有轻度影响。代谢途径简单,药物相互作用较少。可能引起食欲改变,建议固定时间服药。禁止与匹莫齐特等药物联用。

4、劳拉西泮片

苯二氮卓类短效抗焦虑药,用于急性焦虑发作对症处理。通过增强GABA受体活性产生镇静作用。可能出现共济失调等不良反应,老年人需慎用。长期使用可能导致依赖,建议短期按需使用。

5、阿普唑仑片

中效苯二氮卓类药物,适用于广泛性焦虑障碍和睡眠障碍。半衰期适中,较少引起次日嗜睡。需注意与酒精的协同抑制作用。突然停药可能引发反跳性焦虑,应逐渐减量。青光眼患者禁用。

焦虑症患者除规范用药外,建议保持规律作息,每天保证7-8小时睡眠。进行适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每周3-5次,每次30分钟。练习腹式呼吸和正念冥想有助于缓解躯体症状。避免摄入过多咖啡因和酒精,建立稳定的社交支持系统。记录情绪变化日记帮助识别触发因素,烹饪过程中专注食材处理可作为行为疗法辅助。

相关推荐

焦虑症的早期症状有哪些
焦虑症首先可表现为精神上的症状,如害怕、紧张、恐惧等情绪,还可表现为身体不适及精神运动性不安等症状。
中考前紧张怎么办
想要缓解中考前紧张的状态,首先得充分的复习功课,把重要考点记在心中,考试时不会再那么紧张。考前早点上床睡觉,养精蓄锐才能更好应付考试,也可通过适当的运动来缓解紧张情绪。
如何克服考试焦虑
克服考试焦虑感要进行一定自信训练,与此同时,可采取放松训练法,以便让全身肌肉得到舒缓放松。若情况极为严重,还可酌情小剂量服用抗焦虑等药物针对性治疗。
考试前紧张吃什么药
考试前紧张可适当服用抗抑郁药物,也可酌情加服抗焦虑类药物。另外,考生可服用副作用相对较少的中药,比如安神助眠类药物。
没有感觉高考的紧张感是怎么回事
高考生没有感觉到高考紧张感,可能是由于自身心理素质较强,对于高考可以理性看待。但是也可能是由于对自己客观认识不够、学习成绩不理想,对于高考希望值过低所致。而自身压力比较小,没有过强的心理压力也是其主要诱因。
焦虑症自测准不准
焦虑症自测只是初查,是有局限性的,只能作为参考。自评量表,简称SDS,SDS是抑郁的自评,只是初查,仅仅是参考。因为自己认识自己毕竟有局限性,所以还是希望有焦虑症的患者自己检查和他人检查。焦虑症的评量表,就是出题角度不一样,其实就是别人帮助自己评,和自己评价自己的结果不一样,所以自己评只能说是参考。还是要在医生的帮助下做整心理检查、全面的检查,从各个角度去看一个人,就像看一个物体一样,正着看,侧着看,不同方位看,就是不同的角度看,就能看出不同的问题。所以焦虑症可以自测,但是只能仅供参考。
语音时长 01:30

2018-11-20

56687次收听

焦虑症测试方法
如果在临床上发现自己总是过度紧张、焦虑、恐惧,或者发现自己有很多的躯体症状,不舒服,但是到医院各个科经过各种检查,都没有发现异常,要怀疑自己是不是得了焦虑症。如果有这样的怀疑,可以做一些自评,最常见的是SDS、SAS自评量表。SDS是抑郁的自评量表,SAS是焦虑的自评量表。首先先做自评,在自评量表中,如果发现有这样的倾向,可以到医院,医生会给一些量表的测试,比如汉密尔顿的焦虑测试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测试,包括90项症状清单测试,功能脑电图的测试看有没有神经递质的减少,影像测试,包括心理CT,心理的测试。
语音时长 01:38

2018-09-30

57692次收听

中度焦虑症的特征是什么
中度焦虑症疾病特征为精神上的焦虑和躯体症状,中度患者甚至可出现影响其社会功能的症状,能够影响他正常生活。患有中度焦虑症者,时常会出现心神不宁、忧心忡忡、紧张、担心、害怕等情绪,身体上也可出现心慌、心悸、口干、口渴、出汗、震颤等躯体症状。
语音时长 01:05

2018-09-21

56339次收听

焦虑症导致失眠怎么办
焦虑症可以导致失眠,需要根据失眠的程度选择合适治疗方法,如果伴有抑郁需要用抗抑郁剂,还可以做适当心理治疗。睡眠障碍分为两种睡眠入睡困难,可以用导眠药物;睡眠维持障碍,要用长效、中长效的药物或心理治疗。
语音时长 01:53

2018-09-21

57046次收听

02:00
焦虑症如何自我调理
通过社交,运动调整自己的情绪,也可以饮用一些花草茶,或者是按摩一些穴位。对于患有焦虑症的患者来说,服药治疗是一方面。另一方面,自己可能还需要做很多的工作。一、是怎么样调整自己的情绪。焦虑症患者,如果想要进行一些自我调理,当感觉到焦虑来的时候,可以给朋友打电话,可以多去进行一些社交活动,也可以通过运动,来缓解焦虑的情绪;而不是一味地采取一些消极的方式,来面对焦虑,比如闭门不出、饮酒。二、是用一些中医的方法,来缓解焦虑的情绪。因为不论是哪种类型的焦虑,都会有气机不畅的情况。患者可以通过饮用一些花草茶,或者是按摩一些穴位,来帮助自己减轻焦虑的情绪。比如患者可以通过按摩合谷穴,也可以喝一些玫瑰花或者是白梅花沏水,来调整身体的气机。通过这些方法,都能够帮助大家,减少焦虑的情绪。
02:08
焦虑症有哪些表现
焦虑症是一种常见的心理障碍,它的表现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四大类:第一类症状是情绪症状,通常情况下,患有焦虑症的患者可以表现出焦躁不安、心烦意乱等情绪的症状。在没有明显诱因的情况下,患者经常可以出现与现实情境不符的过分担心,以及紧张害怕。焦虑症患者的这种紧张害怕,常常没有明确的对象和内容。患者可以感觉自己一直处于一种紧张不安、提心吊胆、恐惧、害怕、忧虑的内心体验当中;第二类症状是认知的症状,是想法方面的一个症状;第三类症状是行为方面的症状;第四类症状是患者躯体方面的症状,比如焦虑症患者,往往可以出现心慌、出汗、睡不着觉、胃肠道反应、头晕、胸闷、呼吸急促、口干、尿频、尿急,以及震颤等躯体方面的一些症状。
01:54
焦虑症怎么治
焦虑症是神经症中相对治疗效果较好,预后较好的疾病。一般的焦虑情绪不用治疗,比较重的焦虑症的治疗有药物治疗、心理治疗和自我调节。焦虑症的药物治疗,需要根据患者的病情、身体情况、经济情况等因素综合考虑。可以采用抗抑郁剂、抗焦虑剂,来治疗。需停药以及加量的时候,要咨询医生,不可自行调整药物治疗方案。在服药期间,注意和医生保持联系,出现副作用或其他问题,及时解决。心理治疗就是认知行为治疗,还有人本主义或精神分析。心理治疗是指临床医师通过言语或非言语沟通,建立起良好的医患关系,应用有关心理学和医学的专业知识,引导和帮助患者改变行为习惯、认知应对方式等。药物治疗是治标,心理治疗是治本,两者缺一不可。另外还有自我调节,做一些放松训练,都可以治疗焦虑。
焦虑症的睡眠障碍有什么症状
焦虑症和睡眠障碍有相互关系,75%的焦虑症患者都伴有睡眠障碍。同时睡眠障碍也是焦虑症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因素。很多时候焦虑症患者情绪比较高涨,睡眠一直处于浅睡眠状态,无法进入深睡眠,因此在睡眠过程易惊醒。焦虑症不解除,睡眠状态也会反复受到影响。
语音时长 01:32

2018-09-14

47606次收听

02:44
预防焦虑症的方法
焦虑症是属于一种常见的神经症。焦虑症的发生,与身体疾病或者是生物功能障碍、认知过程因素、应激事件等有关。焦虑症的发生,首先是与性格有关系,另外,也与一些事情有关系。一般情况下,预防焦虑症的常见措施包括,第一,查明产生焦虑症的原因,患者应该适当改变一些不合理的想法,合理看待事物;第二,需要明确个人的定位,注意舒缓外界的压力,做好预防。产生焦虑的原因,包括一些外界的压力因素,比如学生的学习压力大,而已经工作的人群,又会面临就业的压力,老年人会存在健康困扰等。当面对这些外界压力的时候,就要学会自我舒缓,做好自我定位,减少自我压力,预防焦虑的出现。在日常生活中,需要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来选择适合的工作及生活方式。
01:38
什么是广泛性焦虑
焦虑症主要分为慢性焦虑和急性焦虑,其中慢性焦虑也称为广泛性的焦虑障碍,它没有固定的担忧对象,还会伴有莫名的担心、担忧和恐惧感,超过半年以上的话,那我们就考虑是不是一个广泛性的焦虑,而急性焦虑会突发出现心慌、憋气、胸闷、气短等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