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脑梗塞
脑梗塞是指因脑部血液供应障碍导致局部脑组织缺血缺氧性坏死,属于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主要类型。脑梗塞主要由动脉粥样硬化、心源性栓塞、小动脉闭塞等因素引起,典型症状包括突发偏瘫、言语障碍、意识模糊等。

1、动脉粥样硬化
长期高血压、高血脂等因素可导致脑动脉内膜增厚形成斑块,斑块破裂后诱发血小板聚集形成血栓,阻塞血管引发脑梗塞。患者可能出现单侧肢体无力、面部麻木等症状。临床常用阿托伐他汀钙片、硫酸氢氯吡格雷片等药物稳定斑块,必要时需行颈动脉内膜剥脱术。
2、心源性栓塞
心房颤动患者心脏内易形成附壁血栓,脱落后随血流进入脑动脉造成栓塞。此类脑梗塞起病急骤,常伴失语、视野缺损等表现。治疗需使用利伐沙班片抗凝,对于持续性房颤可考虑左心耳封堵术。
3、小动脉闭塞
长期糖尿病或高血压可导致脑内微小动脉玻璃样变性,管腔狭窄引发腔隙性脑梗塞。症状多表现为单纯运动或感觉障碍,头部CT可见直径小于15毫米的病灶。控制血糖血压是关键,可配合银杏叶提取物片改善微循环。

4、血液成分异常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抗磷脂抗体综合征等疾病会导致血液高凝状态,增加脑梗塞风险。这类患者可能出现反复发作的短暂性脑缺血,需定期监测凝血功能,必要时使用华法林钠片抗凝治疗。
5、其他原因
血管炎、烟雾病等少见疾病也可导致脑梗塞,青年患者需排查此类病因。部分患者发病前有头痛、癫痫等前驱症状,确诊需依赖脑血管造影等检查。治疗需针对原发病使用免疫抑制剂或血管重建手术。

预防脑梗塞需控制三高、戒烟限酒、保持规律运动。每日食盐摄入不超过5克,多食用深海鱼、西蓝花等富含不饱和脂肪酸和抗氧化物质的食物。40岁以上人群建议每年进行颈动脉超声筛查,出现突发头晕、肢体麻木等症状须立即就医。康复期患者可在专业指导下进行肢体功能训练和言语康复治疗。
相关推荐
                02:08
                
            
            
                
                
                02:42
                
            
            
                02:43
                
            
            
                
                
                01:45
                
            
            
                01:36
                
            
            
        为你推荐
        
            科普文章
            短视频
        
    
        
        科普文章
短视频
热门问题
专家答疑
生活问答
- 1 脑梗塞应该注意什么
 - 2 脑梗塞应该多该注意什么
 - 3 脑梗塞是怎样形成的呢
 - 4 脑梗塞由什么引起
 - 5 脑梗塞什么引起
 - 6 脑梗塞自己怎么处理
 - 7 脑梗塞是怎么得的
 - 8 什么引起的脑梗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