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糖尿病的危害是什么

发布时间:2019-02-2059691次浏览

糖尿病对患者具有非常大的危害,这些危害主要表现在对肾脏、心脑血管、周围血管、神经、物质代谢等方面,所以一旦发现糖尿病一定要及时治疗,以免危害身体健康。
  糖尿病对人们身体的伤害是非常大的,众多的危害都是不知不觉中出现的,许多的人对糖尿病的了解都不是太深,就只知道糖尿病对自己的身体有害,只知道会对生命造成威胁,但却不知道具体的威胁危害都有什么,那么糖尿病的危害是什么?

1、对肾脏的危害。因为高血糖、高血压高血脂,肾小球微循环滤过压异常升高,促进糖尿病肾病发生和发展。早期表现为蛋白尿、浮肿,晚期发生肾功能衰竭,是糖尿病最主要的死亡原因。
  2、对心脑血管的危害。心脑血管伴随症状是糖尿病致命性伴随症状。主要表现于主动脉、冠状动脉、脑动脉粥样硬化,以及广泛小血管内皮增生及毛细血管基膜增厚的微血管糖尿病病变。血管收缩与扩张不协调,血小板粘聚,脂质在血管壁的沉积,形成高血糖、高血脂、高粘血症、高血压,致使糖尿病心脑血管病得病人数和死亡率呈上升指数。

3、对周围血管的危害。主要以下肢动脉粥样硬化为主,糖尿病患者由于血糖升高,可引起周围血管病变,导致局部组织对损伤因素的敏感性降低和血流灌注不足,在外界因素损伤局部组织或局部感染时较一般人更容易发生局部组织溃疡,这种危险最常见的部位就是足部,故称为糖尿病足。

4、对神经的危害。糖尿病神经病变是糖尿病最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是糖尿病致死和致残的主要原因。糖尿病神经病变以周围神经病变和植物神经病变最常见,这是糖尿病的危害之一。
  5、对物质代谢的危害。糖尿病对物质代谢的危害主要是由于糖尿病患者胰岛素相对或绝对缺乏,引起糖代谢严重紊乱,脂肪及蛋白质分解加速,酮体大量产生,组织未及氧化,肺及肾也未及时调节排出酮体,血酮浓度明显增高,出现酮症酸中毒和高渗性非酮症昏迷,病死率极高,需紧急救治。

相关推荐

02:18
倍长平与其他降糖药的区别
倍长平一般指倍长平考格列汀片,是一种DPP-4抑制剂,适用于成人2型糖尿病患者。该药与其他降糖药物的区别体现在超长疗效、用药方便、对肝肾无明显影响、平稳降糖等方面。建议患者遵医嘱用药。倍长平考格列汀片的半衰期比较长,可以达到131.5小时。而且该药属于双周口服制剂,用药方便,不需要频繁服药,适合长期出差、旅游的人群,能够提高患者的用药依从性。同时该药对肝肾功能没有明显的影响,肾功能不全、轻度肝功能不全的患者在使用期间,无需调整剂量。此外,该药采用的葡萄糖依赖性降糖机制,既可以确保降糖效果,又可以减少低血糖的风险。对于HbA1c≤8%,诊断为2型糖尿病的患者,一般可以遵医嘱单独使用倍长平考格列汀片进行血糖控制。若HbA1c>8%,血糖控制不理想,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将倍长平考格列汀片与金卡平阿卡波糖片等药物联合使用,以增强控制血糖的效果。同时对于伴有高脂血症的患者,还可以遵医嘱联合使用美达信阿托伐他汀钙片进行血脂管理。日常生活中,患者要注意饮食,尽量避免奶茶、炸鸡、肥肉等高糖、高脂肪食物的摄入。同时定期监测血糖水平,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降低并发症的风险。
黑豆对糖尿病有好处吗
黑豆对糖尿病患者有一定的好处,比如可以提供能量,补充营养物质等。黑豆是一种常见的食物,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多种微量元素、氨基酸等营养物质,所以糖尿病患者或者健康人群适量食用可以为机体提供能量,还可补充机体所需的营养物质,对机体健康有一定好处。同时黑豆含糖量不高,且每100克黑豆中的能量在401千卡左右,糖尿病患者适量食用后不会导致血糖值升高。由于黑豆、绿豆等豆类食物会产气,所以糖尿病及正常人群应避免大量空腹食用,减少胃肠道的负担。建议糖尿病患者注意饮食合理性,尽量以低糖或无糖食物为主,避免摄入糖果、蛋糕、巧克力等高糖食物,注意养成少吃多餐等良好用餐习惯。日常还应注意监测血糖值变化,在医生指导下合理使用降血糖药物。
语音时长 01:21

2022-06-10

17387次收听

麦芽糖醇适合糖尿病人吃吗
麦芽糖醇一般适合糖尿病人吃,但患者可以结合自身情况少量摄入麦芽糖醇。麦芽糖醇有一定的糖分,相对于其他葡萄糖,其含糖量较低。一般情况下,糖尿病的患者可以适当摄入麦芽糖醇,并不会对身体造成不利的影响,但是仍然需要控制摄入量,以免一次摄入过多导致机体胰岛素代谢紊乱,加重疾病的症状,不利于疾病恢复。糖尿病的患者在日常生活中需要均衡膳食,尽量以高膳食纤维、低盐、低脂、低糖的食物为主,固定进食的时间,可以少量多次,细嚼慢咽。同时还可以适当进行体育锻炼,保持健康的体重,有助于增强机体免疫力。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切勿情绪过激。一旦患者确诊为糖尿病,需要积极的配合医生采取相关治疗措施,以免延误病情。可以遵医嘱定期复查。
语音时长 01:17

2022-06-09

15153次收听

空腹血糖7.1是糖尿病吗
单次测量空腹血糖在7.1mmol/L并不能诊断为糖尿病,如果两次空腹血糖检查结果都超过7.1mmol/L,才可以确诊为糖尿病。糖尿病是以血葡萄糖水平慢性增高为特征的代谢疾病群,病因与遗传、环境等因素有关。空腹血糖结果超过7.1mmol/L,有可能是糖尿病,但是不能因此而确诊。如果再次进行检查发现空腹血糖结果仍然超过7mmol/L,便可以确诊为糖尿病。需要注意的是,对于伴有糖尿病症状,如多饮、多尿、多食、体重减轻等三多一少的症状,仅进行一次空腹血糖检查,结果在7.1mmol/L,也可以诊断为糖尿病。建议患者再次进行相关检查,诊断是否患有糖尿病,一旦确诊为糖尿病,需要积极的配合医生进行相关的治疗,在日常中应该注意饮食,将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之内。
语音时长 01:21

2022-06-07

15900次收听

患了糖尿病是不是一定会死
糖尿病患者可出现疲乏、无力,以及视物模糊、皮肤瘙痒,腰痛、阳痿,月经不调,便秘等症状,这些也是可给患者带来一定的影响的,注意及时控制血糖。那么患了糖尿病是不是一定会死呢?
糖尿病足是什么病
糖尿病足是由于合并神经病变及各种不同程度的下肢血管病变而导致下肢感染、溃疡形成和(或)深部组织的破坏所致。糖尿病足属于糖尿病的常见并发症之一,早期糖尿病足的症状可见足部皮肤发凉,小腿抽筋、出现夜间痛、静息痛、下垂痛,疼痛在行走时加重;足部皮肤干燥;足部感觉异常,如疼痛、麻木、怕冷或灼热感、针刺等;感觉迟钝,甚至正常感觉消失,疾病进展可发生脚趾坏疽,甚至下肢坏疽,截肢等。典型三大症状:足部疼痛;皮肤深溃疡;肢端坏疽。可以给患者带来巨大的痛苦和经济负担。常发生于血糖控制不理想的患者,男性多见。通过血糖监测、外周神经检查、外周血管彩超检查等,可以确诊。早期预防可以延缓糖尿病足的发生、发展。
语音时长 01:28

2020-01-14

62743次收听

02:42
降糖药有什么副作用
降糖药会有低血糖的反应,还有胃肠反应会出现肚子胀、胃难受、胃疼、恶心、呕吐,另外二甲双胍和拜糖平常也有这方面的副作用。一、磺脲类降糖药,还有瑞格列奈这一类降糖药,都是通过刺激胰岛素分泌起作用,刺激胰岛素分泌就可能出现低血糖的反应。二、阿卡波糖这类药主要是葡萄糖苷酶抑制剂,主要是降餐后血糖,通过竞争性的影响小肠对糖的吸收来降餐后血糖,就有胃肠反应。
01:55
糖尿病吃什么药
糖尿病治疗药物有促泌剂,双胍,糖苷酶抑制剂以及噻唑烷二酮类药物和DPP-4酶抑制剂,还有SGLT-2。一、分为磺脲类促泌剂和非磺脲类促泌剂,磺脲类促泌剂包括格列齐特、格列喹酮等,非磺脲类促泌剂包括瑞格列奈、那格列奈。二、二甲双胍。三、包括阿卡波糖,也就是常见拜糖平和伏格列波糖。五、最新的一类口服药物SGLT-2,包括恩格列净、达格列净和卡格列净。
03:57
糖尿病的早期症状
糖尿病是由于胰岛素分泌缺陷导致体内分泌胰岛素相对或绝对不足,和(或)胰岛素作用缺陷,以及升糖激素分泌增多,共同引起以血糖升高为特征的多种代谢紊乱,导致全身各个系统并发症的一组综合征。糖尿病起病时的症状多种多样,有些有典型症状,有些无典型症状,或者因为糖尿病并发症而出现的症状,或者因为诊治其它疾病而发现糖尿病。糖尿病的典型症状是疲乏、倦怠、尿量增多、口渴、饮水量增多;易饥饿,饭量増加;体重减轻。严重高血糖时出现典型的“三多一少”症状,即多尿、多饮、多食和体重下降。
糖尿病人能吃的水果
糖尿病人想要通过食用水果来补充身体当中的维生素,想要把握好自己身体的血糖浓度,并且在吃水果的时间当中也是有讲究的。需要在两餐中间进行食用。另外,选择好水果,更是需要水果当中的糖分较低,才不会引起血糖的波动。而想要食用水果,最好选择樱桃、柚子以及橙子等含糖量较低的水果来进行食用。
糖尿病治疗仪有用吗
很多的老人们在报纸上或者是现实中都会见到治疗糖尿病的仪器,就会花很多的钱去购买,在买回来之后就发现没有任何的效果,才发现被骗,其实市面上是没有可以治疗糖尿病仪器的。这些仪器只会短时间的控制血糖,并不能够根治。
糖尿病脚肿是什么原因
糖尿病是我们平时比较常见的一种疾病,而有的糖尿病患者会有脚肿的现象发生,糖尿病肾病是引起糖尿病下肢浮肿的常见原因,脚肿都有哪些临床表现,大家应该怎么治疗和预防解决糖尿病脚肿的问题。长期坚持规范治疗糖尿病的方法。慢慢会有所改善的。
糖心病如何治疗
糖心病是指糖尿病患者并发或伴发的心血管系统病变,其治疗分为三步,第一步血糖一定要控制理想。第二步血糖代谢及心脏病变相关的疾病,如血脂、血压、血糖、体重要进行严格的把控。第三步通过专业医生对病情的评估,给出合理的方案改变日常生活方式。
语音时长 01:47

2018-09-30

61776次收听

02:00
糖尿病诊断标准
体检大部分都是测空腹血糖,对于餐后血糖很少关注。糖尿病的诊断标准是包括空腹血糖大于等于7.0mmol/L,餐后两小时血糖大于等于11.1mmol/L,或临床上有糖尿病的症状,随机血糖大于11.1mmol/L。由此可以看出,诊断糖尿病除了空腹血糖之外,还有餐后血糖和随机血糖的测定。所以在临床工作中,如果只测空腹血糖很可能会造成50%的糖尿病患者和70%的糖耐量患者漏诊。有研究表明,餐后血糖升高往往要比空腹血糖早3到5年,所以在重视空腹血糖筛查时,还要注重餐后血糖的测定。尤其对于一些有高危因素的人群,比如肥胖、体力活动较少、有糖尿病家族史、有妊娠期糖尿病的人群,不要只测空腹血糖,还要测餐后血糖。
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介入治疗初步探讨
回顾性分析2005年8月至2007年2月期间收治的Fontaine分级Ⅰ-Ⅳ级糖尿病患者150例(176条患肢),采用以介入治疗为主治疗。观察技术成功率、并发症、临床疗效、踝/肱指数、治疗血管再狭窄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