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呼噜是病吗
打呼噜可能是疾病的表现,也可能是生理现象,需结合具体情况判断。打呼噜可能与肥胖、鼻咽部结构异常、睡眠姿势不当、饮酒、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等因素有关。

1、生理性打呼噜
睡眠姿势不当或过度疲劳可能导致暂时性打呼噜,通常改变睡姿或充分休息后即可缓解。仰卧位时舌根后坠容易阻塞气道,侧卧可减少打呼噜概率。这类情况无须特殊治疗,建议保持规律作息。
2、肥胖因素
颈部脂肪堆积会压迫气道导致通气不畅,体重指数超过28的人群打呼噜概率显著增加。这类情况需通过控制饮食、加强运动减轻体重,必要时可遵医嘱使用奥利司他胶囊等药物辅助减重。
3、鼻咽部病变
慢性鼻炎、鼻中隔偏曲、腺样体肥大等疾病会导致鼻腔通气障碍。患者可能伴随鼻塞、张口呼吸等症状,需耳鼻喉科检查确诊。治疗可选用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缓解炎症,严重者需手术矫正结构异常。

4、酒精影响
饮酒后咽喉部肌肉松弛度增加,容易引发打呼噜。长期饮酒者还可能伴有反流性咽喉炎,表现为晨起咽干、异物感。建议睡前3小时避免饮酒,存在反流症状时可服用铝碳酸镁咀嚼片保护黏膜。
5、睡眠呼吸暂停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打呼噜具有间歇性停顿特征,可能伴随日间嗜睡、记忆力下降。确诊需进行多导睡眠监测,治疗包括持续气道正压通气、口腔矫正器或悬雍垂腭咽成形术等。

日常建议保持卧室空气湿润,避免睡前过度饮食,选择高度适宜的枕头。若打呼噜伴随呼吸暂停、晨起头痛等症状,或影响他人休息时,应及时到呼吸内科或耳鼻喉科就诊。儿童打呼噜需排查腺样体肥大问题,家长应密切观察其睡眠质量和生长发育情况。
相关推荐
01:39
01:41
01:56
01:42
01:5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