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射性肺炎的症状
放射性肺炎的症状主要有咳嗽、呼吸困难、胸痛、发热和乏力。放射性肺炎是胸部接受放射治疗后引起的肺部炎症反应,通常在放疗后1-6个月内出现,症状轻重与放射剂量和肺部受照射范围有关。
1、咳嗽
放射性肺炎患者早期常出现干咳或少量白痰,咳嗽可能逐渐加重并持续存在。咳嗽与放射线导致的肺泡和支气管黏膜损伤有关,可能伴随咽喉刺激感。若咳嗽剧烈或痰中带血,需警惕合并感染或病情进展。治疗可遵医嘱使用氢溴酸右美沙芬口服溶液、复方甘草片或乙酰半胱氨酸颗粒等镇咳祛痰药物。
2、呼吸困难
活动后气促是典型表现,严重者静息时也会感到呼吸费力。这与放射性损伤导致的肺间质水肿、肺泡塌陷及肺顺应性下降有关。症状可能进行性加重,出现口唇发绀等缺氧表现。需通过血氧监测评估病情,必要时遵医嘱使用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吸入剂或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改善通气。
3、胸痛
表现为胸部隐痛或刺痛,深呼吸时可能加重。疼痛源于放射线引起的胸膜炎症反应或肺实质损伤,部分患者可触及胸膜摩擦感。若疼痛剧烈或持续不缓解,需排除肋骨骨折或心脏并发症。可遵医嘱使用洛索洛芬钠片或塞来昔布胶囊缓解疼痛,同时配合局部热敷。
4、发热
多为低至中度发热,体温在37.5-38.5℃之间,少数患者可出现高热。发热机制包括放射性损伤释放炎性介质及继发感染。需监测体温变化,若持续超过3天或伴有脓痰,提示可能合并细菌感染。治疗需根据病原学检查结果选择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左氧氟沙星片等抗生素。
5、乏力
患者常感到全身倦怠、活动耐力下降,与炎症反应消耗体能及缺氧有关。乏力可能早于其他症状出现,并随病情进展而加重。需保证充足休息,适当补充蛋白质和维生素,必要时进行吸氧支持。可遵医嘱使用甲钴胺片或辅酶Q10胶囊改善能量代谢。
放射性肺炎患者需注意卧床休息,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烟雾和冷空气刺激。饮食宜选择高蛋白、高维生素的流质或半流质食物,如牛奶、蒸蛋羹和肉末粥,少量多餐。恢复期可进行缓慢的呼吸训练,如腹式呼吸和缩唇呼吸,但需避免剧烈运动。严格遵医嘱用药,定期复查胸部CT评估肺纤维化情况,若出现症状突然加重或血氧下降,须立即就医。
相关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