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下肢深静脉血栓并发症

64832次浏览

有些患者在生活中,可能会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继而出现腿部疼痛、肌体移动不便等诸多不适,让此症患者很疑惑,不知道是怎么回事。那么就让我们一起看下,下肢深静脉血栓并发症是什么症状?

1、患者下腔静脉血栓形成原因
  其形成的主要原因是下肢深静脉血栓向肌体上部扩展,直到下腔静脉中,多数还可以达到肾静脉远端,进而出现下肢静脉回流受到阻碍,那么就出现了下腔静脉阻塞综合症。也就是病人一侧下肢肿胀,之后另一支大腿也会肿胀。引发耻骨外阴肿胀,还会出现侧支循环扩张,以此分流下腔静脉阻塞段血流,腹壁、胸壁会出现静脉曲张。可以说在此症出现之时,可以引发的并发症很多。

2、下肢深静脉血栓最主要并发症
  在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之后,其主要并发症是肺动脉栓塞、下腔静脉血栓。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后,有些患者就质疑了,此血栓会不会跑到脑子或者别的地方。其实肌体循环系统是体循环、肺循环组成的。体循环是血液从左心室而出,经胸、腹主动脉、分支输送到肌体各个脏器,进入毛细血管,还在毛细血管中参与物质、气体循环,血液中氧气经交换之后,含氧量很低。小静脉血汇入中静脉、大静脉之后,汇入下腔、上腔静脉。上腔、下腔静脉把血液汇入右心房。右心房收缩,静脉血进入右心室,循环结束。肺循环是血液经右心室收缩后,把静脉血进入肺动脉,再通过吸气把氧气经过肺泡送到血液之中。而出现血栓之后,就有可能随着血液移动,进而出现栓塞,其可能出现在肌体任何部位。

下肢深静脉血栓是可以随着血液移动的,其可以移动到肌体很多部位,让患者出现诸多的并发症。那么患者必须注意,及时治疗此症,防止出现不可预测的病症。

相关推荐

血栓性疾病的介入综合治疗的进展
血栓性疾病的介入综合治疗主要包括经导管溶栓术、机械取栓术、血管成形术、支架植入术和血栓抽吸术等。这些方法通过微创技术恢复血流,降低器官损伤风险,适用于急性动脉或静脉血栓形成。
下肢深静血栓形成
下肢腿肿不必须安放下腔静脉滤器,需根据血栓风险程度决定。下腔静脉滤器主要用于预防深静脉血栓脱落引发肺栓塞的高危患者,常见适应证包括抗凝禁忌、抗凝治疗失败或围手术期高风险血栓事件。
预防产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始于孕期
预防产后下肢深静脉血栓需从孕期开始,通过科学管理降低风险。主要措施包括适度运动、合理饮食、避免久坐、监测凝血功能、穿戴弹力袜等。1、适度运动孕期规律运动可促进下肢血液循环,降低血栓形成风险。建议选择低强度有氧运动如散步、...
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诱因和预防
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主要由血流缓慢、血管内皮损伤和血液高凝状态三大诱因引起,预防措施包括早期活动、机械加压和药物抗凝等。1、血流缓慢手术中麻醉和术后卧床会导致下肢肌肉泵作用减弱,静脉回流速度下降。长时间保持同一体位会使血液...
02:29
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原因
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原因有液瘀滞状态,血液的高凝状态以及静脉壁损伤。一、血液瘀滞是造成下肢静脉血栓的主要因素,久病卧床、外伤、骨折、较大的手术、妊娠、分娩和长时间久坐以及下蹲,都是造成血液缓慢流动、瘀滞的原因,促发下肢静脉血栓的形成。二、血液的高凝是由于创伤、手术、大面积烧伤、妊娠、分娩等,容易造成血小板增高,黏附性增强,最终促发血栓形成。三、静脉壁受到损伤之后,受到某些因素影响,比如机械性、化学性以及感染性刺激,都会引起血管壁损伤,造成下肢静脉血栓的形成。
02:06
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分型
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分型为周围型,中央型,还有股青型。小腿深静脉血栓形成,是指可能在膝关节以下形成单侧或双侧的深静脉血栓,会造成疼痛等。髂股深静脉血栓的形成,是指在膝关节以上,出现单侧的肿胀、疼痛。股青型又称为混合型,是指全腿各个部位的深静脉都会出现深静脉血栓。还会形成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综合征,主要是因为下肢的静脉瓣损伤,造成下肢深静脉的压力增高,主要会表现出下肢肿胀、色素沉着、瘀积性溃疡。
02:29
下肢深静脉血栓如何检查
肢深静脉血栓有实验室检查和超声科检查。血浆的D-二聚体检查是指血液中D-二聚体大于500ug/L,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可以用于急性的VET筛查。血管超声检查,血管的多普勒超声检查是诊断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首选方法,灵敏度和准确度均较高,适用于对患者的筛查和监测,血管超声检查之前,需要按照DVT诊断的临床特征评分,将患者分为中、高、低度三种,并进一步加以证实。患者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不能仅从临床表现判断,还需要做相应检查进行证实。
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分型是什么
下肢深静脉血栓可以分为周围型、中央型、股青型、综合征。一、小腿深静脉血栓形成,又称为周围型。是指有可能在膝关节以下形成单侧或双侧的深静脉血栓,会造成单侧和双侧的肿胀、疼痛等。二、髂股深静脉血栓的形成,又称为中央型。是指在膝关节以上,出现单侧的肿胀、疼痛。三、股青型,又称为混合型。是指全腿的深静脉,各个部位都会出现深静脉血栓。四、下肢深静脉血栓还会形成综合征。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综合征,主要是因为下肢的静脉瓣损伤造成下肢深静脉的压力增高。主要会表现出下肢肿胀、色素沉着,另外会出现瘀积性溃疡。深静脉血栓形成最后会引起严重的皮肤性疾病。深静脉血栓的形成可能在严重的情况下,需要介入手术治疗。
语音时长 01:28

2019-11-27

60957次收听

下肢深静脉血栓治疗方法是什么
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需要卧床休息、抬高患肢,也可以进行抗凝治疗、溶栓治疗、长期治疗。一、卧床休息和抬高患肢。腿部抬高和初期的卧床休息,可以缓解深静脉血栓病人急性腿部肿胀的疼痛。建议严格卧床休息一到两周,可以防止肺栓塞形成。二、抗凝治疗。在深静脉血栓形成后,目前最主要的治疗方法是抗凝治疗。正确使用抗凝剂可以有效降低肺栓塞的发生率和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后遗症。抗凝剂的主要作用是防止已形成的血栓继续滋长,或者在其它部分形成新的血栓,并能够促使血栓静脉迅速再管化。一般急性期使用的抗凝剂是肝素或低分子肝素,之后过渡到口服抗凝药物,主要是华法林。由于华法林与药物、食物的相关作用比较复杂,个体剂量差异也比较大,同时也有出血的风险,需要监测服用。近些年研制出许多新型的口服抗凝药物如达比加群、利伐沙班等,这些药物不需要监测,使用起来很方便。三、溶栓治疗。溶栓主要包括两种,一种是系统性溶栓,另外一种是导管性溶栓。四、深静脉血栓的长期治疗。如果是手术或静脉导致的深静脉血栓,抗凝治疗一般需要持续三个月。对于特发性的深静脉血栓,一般建议抗凝治疗需要持续六到十二个月。
语音时长 01:58

2019-11-27

57353次收听

下肢深静脉血栓可以溶吗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之后可以溶栓。溶栓主要包括两种,一种是系统性溶栓,另外一种是导管接触性溶栓,使用的药物包括尿激酶等。系统性溶栓,是一种经静脉的全身性溶栓。通过浅静脉进行全身给药,使药物随着血液循环在体内均匀分布,达到溶栓的目的。介入溶栓多指保留导管的一种接触性溶栓,又称为CDT。经近端深静脉置管逆行插入到肢体远端深静脉,先利用导丝和导管对血管腔内的物理性开放部分解除流出道梗阻,再通过置入溶栓导管,使药物和血栓直接接触,将急性期疏松新鲜的血栓溶解,最终使静脉能够恢复通畅。当然有学者认为导管溶栓治疗髂股静脉血栓,比单纯抗凝的治疗效果好,可以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预后。
语音时长 02:10

2019-11-27

52393次收听

下肢深静脉栓塞吃哪些好
下肢深静脉栓塞患可多食用粗纤维、优质蛋白食物、多补充维生素等。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之后,医生会给患者服用抗凝药物。抗凝药物与身体疾病和饮食有一定关系,有相互作用,需要患者对饮食有特别注意的地方。一、多食用粗纤维素食物,比如芹菜、粗粮等,能够增加胃肠蠕动,避免大便干燥,防止腹压增高。二、多吃优质蛋白食物,比如牛奶、鸡蛋或者豆制品,最好是以瘦肉为主。三、多吃富含维生素的食物,比如橙子、柑橘、西红柿等。少吃或者不吃动物性脂肪或者动物内脏,比如肥肉、肥肠、肚等食物,因为这些食物含有大量的胆固醇,或者饱和脂肪酸,容易加重动脉硬化。四、饮食宜清淡,避免过咸,最好不吃咸菜。咸菜钠含量较高,摄入过多容易引起血压升高。五、肥胖的病人应该限制主食的摄入量,将体重控制在正常体重或者接近正常标准体重。主食一般控制在每天三百克左右,如果吃不饱,可以加蔬菜、豆制品或者水果,尽量养成吃八分饱的习惯。
语音时长 01:53

2019-11-27

56328次收听

下肢深静脉血栓严重吗
下肢深静脉血栓需要及时发现和治疗就可以康复,但是如果血栓没有及时的进行控制就会导致血管扩张以及堵塞等严重性病变,会导致神经反射受到阻碍,下肢器官肌肉等血液缺乏导致的组织坏死等问题。如果是静脉壁受损引起的就会很严重,如果像缺乏运动导致的就比较好康复。
下肢深静脉血栓有什么症状
下肢静脉的一端突然堵塞,致使心脏回流受到阻碍,就会引起下肢肿胀、疼痛,还有部分患者会表现浅静脉怒张,也有一部分患者会突然出现呼吸困难、休克等症状。但是也有少数的病人会出现肺栓塞的表现,如呼吸困难、胸痛、休克等症状。
语音时长 01:19

2018-09-30

53658次收听

01:16
什么是下肢深静脉血栓
下肢深静脉血栓实际就是发生在下肢深静脉的血栓异常凝集成血凝块,主要表现为腿部的明显肿胀,并且单侧形成血栓较多。除深静脉血栓以外,还有在浅静脉形成的叫血栓性浅静脉炎,主要表现为红肿热痛。
02:18
下肢深静脉血栓怎么治
目前对于下肢深静脉血栓主要以抗凝为主。如果病人出现腿部的肿胀、疼痛或局部浅静脉怒张,可以通过超声判断排除深静脉血栓的可能,一旦确诊,应立刻给予抗凝治疗,且贯穿始终。除抗凝治疗外还有溶栓治疗、手术吸栓等治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