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下肢深静血栓形成

57663次浏览

下肢腿肿不必须安放下腔静脉滤器,需根据血栓风险程度决定。下腔静脉滤器主要用于预防深静脉血栓脱落引发肺栓塞的高危患者,常见适应证包括抗凝禁忌、抗凝治疗失败或围手术期高风险血栓事件。

对于单纯下肢肿胀但无明确血栓形成证据的患者,通常无须放置滤器。这类情况多与久坐久站、妊娠期生理性水肿或轻度静脉回流障碍有关,可通过抬高患肢、穿戴弹力袜、适度活动促进血液循环改善。若肿胀持续超过3天或伴随皮肤发红发热、单侧腿围显著增粗,需排查深静脉血栓,此时医生可能建议超声检查而非直接放置滤器。

当确诊深静脉血栓且存在抗凝禁忌时,滤器放置更具必要性。例如活动性出血、近期重大手术、凝血功能异常等无法使用抗凝药物的情况,滤器可机械拦截血栓。对于抗凝治疗期间仍反复发生血栓栓塞的患者,滤器能作为补充保护措施。心脏功能不全合并血栓高风险者,在心脏手术前也可能需要临时滤器防护。

术后应保持穿刺部位清洁干燥,避免剧烈运动防止滤器移位。长期留置滤器可能增加下肢深静脉血栓复发风险,若无禁忌证应尽早开始抗凝治疗。定期复查超声或造影评估滤器位置及血栓情况,根据医嘱决定取出时机。日常注意观察有无新发胸痛、呼吸困难等肺栓塞症状,出现异常及时就医。

相关推荐

孕期及产后怎样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孕期及产后可通过适度运动、穿戴弹力袜、保持水分摄入、避免久坐久站、定期产检等方式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下肢深静脉血栓可能与血液高凝状态、静脉回流受阻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下肢肿胀、疼痛等症状。1、适度运动孕期及产后建议...
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诱因和预防
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主要由血流缓慢、血管内皮损伤和血液高凝状态三大诱因引起,预防措施包括早期活动、机械加压和药物抗凝等。1、血流缓慢手术中麻醉和术后卧床会导致下肢肌肉泵作用减弱,静脉回流速度下降。长时间保持同一体位会使血液...
下肢深静脉血栓是怎么回事
导致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静脉壁损伤,比较常见的情况就是化学性损伤、机械性损伤以及感染性损伤。除此之外,下肢静脉血流滞缓也会引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常见的情况有下肢长时间固定不动、麻醉引起周围静脉扩张以及肌肉的肌泵作用降低。
下肢肿涨痛是什么原因
下肢肿涨痛可能是创伤所致,骨关节炎、痛风性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等炎症性疾病引起,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长时间站立等原因导致。1、创伤所致的下肢软组织损伤、韧带损伤、半月板损伤、骨折及脱位等,会出现受伤部位的软组织淤血、肿胀、疼痛,骨擦感,反常活动等等,这种肿胀痛多比较明显,需抬高患肢、局部24小时内冷敷、予以消肿止痛药物治疗。2、骨关节炎、痛风性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等炎症性疾病引起的下肢肿痛不适,需针对原发性进行治疗,解除致病因素后肿痛症状会有所缓解。3、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造成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高危因素有下肢骨折、长期卧床等。患者常见的症状是下肢肿胀、疼痛、发绀等。血管彩超或者下肢静脉造影检查可以较为准确的诊断下肢深静脉血栓。如果确诊下肢深静脉血栓,需使用弹力袜或者气囊治疗等预防深静脉血栓加重,必要时可以考虑溶栓治疗或介入取栓术治疗。4、长时间站立工作或负重、运动过久导致静脉回流障碍所致,休息及抬高患肢后症状可缓解。
语音时长 01:32

2019-12-26

55234次收听

02:10
下肢深静脉血栓是什么
下肢深静脉血栓是如高凝状态、血液瘀滞状态、静脉损伤,都会引起血液在深静脉内不正常凝结,引起静脉回流障碍性疾病,多发生在下肢,血栓脱落之后容易引起肺栓塞,又称为PE。由于下肢静脉血栓形成部位、范围以及程度不同,所表现出的临床表现也不同。一、突然的下肢肿胀,特别是单侧下肢肿胀,非常有诊断意义。二、疼痛,因为下肢静脉血栓引起血液回流障碍所引起。三、因为血液回流障碍引起浅静脉曲张,容易导致皮炎、色素的沉着和瘀滞性溃疡等。
02:30
下肢深静脉血栓症状
下肢深静脉血栓症状有肿胀,疼痛以及浅静脉曲张。因为血液回流障碍,造成血液瘀滞、下肢肿胀。Homans征,将足急速背屈时,出现小腿肌群被牵拉伸长,可以出现疼痛,肌群主要包括腓肠肌和比目鱼肌。Neuhof征阳性,压迫小腿后方,也会引起局部疼痛。患者常表现出明显体表变化,会出现皮肤色泽变深,温度变低,感觉缺失以及足背动脉减弱,包括胫后动脉和腘动脉的减弱。肺栓塞主要有三大体征包括胸痛、咯血和呼吸困难。
02:17
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
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采用抗凝药物,避免术后在小腿下垫硬物,足和趾经常做主动运动。一、对于手术患者,术前或术后都必须采用抗凝药物,进行预防,术中操作时,在临近四肢或盆腔静脉周围,操作都应该轻巧,避免血管内膜的机械性损伤。二、避免术后在小腿下垫硬物,容易影响小腿的深静脉回流。三、鼓励病人,多做深呼吸、咳嗽运动,避免长期卧床,必要时,一般会让患者下肢穿医用弹力袜。老年人、癌症患者、心脏病患者等,都应该引起足够重视,积极预防。
什么是下肢深静脉血栓
下肢静脉血栓是血液在深静脉内不正常凝结,引起的静脉回流障碍性疾病。这种病多发生在下肢。比如高凝状态、血液瘀滞状态、静脉损伤,都会引起血栓脱落,容易引起肺栓塞,又称为PE。下肢深静脉血栓和肺栓塞两者结合在一起,称为静脉血栓栓塞症,目前临床上又称为VET。由于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部位、范围以及程度不同,所表现出的临床表现也不同。1、出现下肢静脉血栓之后,而表现出突然的下肢肿胀。特别是单侧下肢肿胀,非常有诊断意义。2、因为下肢静脉血栓引起血液回流障碍,所以引起疼痛。3、为血液回流障碍引起浅静脉曲张,容易导致皮炎、色素的沉着和瘀滞性溃疡等。如果不及时做治疗,会严重影响生活质量,更严重的情况下会导致死亡。
语音时长 01:37

2019-11-27

53517次收听

下肢深静脉血栓怎么检查
下肢深静脉血栓可以通过实验室检查、血管的多普勒超声检查。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不能仅从表现去判断,还需要做相应的检查去进行证实。主要的辅助检查有三种:1、实验室检查,称为D-二聚体的检查,2、超声科检查,称为血管超声检查。血浆的D-二聚体检查,一般是指血液中D-二聚体大于500ug/L时,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可以用于急性的VET筛查,特殊情况下的DVT诊断,包括疗效评估,包括VET复发的危险程度评估,敏感性很高特异性很低。3、是血管的多普勒超声检查,是诊断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首选方法,灵敏度和准确度均较高,适用于对患者的筛查和监测,特别注意的是,血管超声检查之前,需要按照DVT诊断的临床特征评分,将DVT的临床可能性分为中、高、低度三种,连续两次超声检查均是阴性,对于低度的可能患者就可以排除诊断,对于高、中度的可能要做进一步的CT静脉成像、核磁共振的静脉成像或者血管造影等影像学检查加以证实。
语音时长 01:51

2019-11-27

63011次收听

下肢深静脉血栓能治愈吗
下肢深静脉血栓是可以通过非手术手段进行治疗的,但是严重情况下有可能会进行手术治疗直接手术取出血栓,但是一般情况下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可以通过理疗康健等方式进行血液循环的促进作用以及加强肌肉锻炼等,促进下肢肌肉的力量增强以及回复活动能力,可以有效的缓解和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
什么原因会形成下肢深静脉血栓
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主要有以下原因,第一、血管壁损伤,常出现于做过穿刺、化疗及中心静脉置管的患者;第二、血流速减慢,常见于脑梗、脑出血,长期卧床的患者以及怀孕期女性;第三、血液高凝状态,多出现于肿瘤和糖尿病患者。
语音时长 01:41

2018-09-30

51204次收听

下肢深静脉血栓有什么中药治疗方法
中医称下肢深静脉血栓又叫骨肿,主要病基是湿热瘀虚。初期以湿热瘀虚为主,治疗上以清热、利湿、活血化瘀为原则。中期以瘀湿虚为主,治疗原则以活血破瘀、祛湿通络为主。后期以瘀虚为主。在治疗的原则上,采用益气健脾、活血通脉的方法。
语音时长 00:56

2018-09-30

59880次收听

01:16
什么是下肢深静脉血栓
下肢深静脉血栓实际就是发生在下肢深静脉的血栓异常凝集成血凝块,主要表现为腿部的明显肿胀,并且单侧形成血栓较多。除深静脉血栓以外,还有在浅静脉形成的叫血栓性浅静脉炎,主要表现为红肿热痛。
01:23
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中药治疗方法有哪些
中医称下肢深静脉血栓又叫骨肿,主要病基是湿热瘀虚。初期以湿热瘀虚为主,治疗上以清热、利湿、活血化瘀为原则。中期以瘀湿虚为主,治疗原则以活血破瘀、祛湿通络为主。后期以瘀虚为主。在治疗的原则上,采用益气健脾、活血通脉的方法。
妊娠合并下肢深静脉血栓的诊治
深静脉血栓形成和肺血栓栓塞症是妊娠期和围产期死亡的重要致死致残因素。为了母亲和胎儿的安全,应当有效预防、及早诊断和恰当治疗妊娠期深静脉血栓形成和肺血栓栓塞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