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血栓性疾病的介入综合治疗的进展

65898次浏览

血栓性疾病的介入综合治疗主要包括经导管溶栓术、机械取栓术、血管成形术、支架植入术和血栓抽吸术等。这些方法通过微创技术恢复血流,降低器官损伤风险,适用于急性动脉或静脉血栓形成。

1、经导管溶栓术

经导管溶栓术是将溶栓药物直接注入血栓部位的技术。常用药物包括注射用阿替普酶、尿激酶注射液等,适用于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肺动脉栓塞等。该方法能精准溶解血栓,减少全身出血风险,但需监测纤维蛋白原水平。治疗中可能出现穿刺点血肿、过敏反应等并发症

2、机械取栓术

机械取栓术采用特殊装置物理清除血栓,如支架型取栓器、抽吸导管等。适用于大血管闭塞性脑卒中、髂股静脉血栓等。相比药物溶栓,该技术能快速开通血管,时间窗更宽,但存在血管内膜损伤可能。术后需联合抗血小板治疗防止再闭塞。

3、血管成形术

血管成形术通过球囊扩张狭窄血管段,常与支架植入联合应用。适用于慢性血栓后血管狭窄、布加综合征等。手术能改善血流动力学,但可能诱发血管痉挛或夹层。对于钙化病变需配合斑块旋切技术,术后需长期抗凝。

4、支架植入术

支架植入术用于维持血管通畅性,包括裸支架、药物涂层支架等类型。适用于髂静脉受压综合征、门静脉血栓等。支架能有效抵抗血管弹性回缩,但存在再狭窄风险。新型生物可吸收支架可避免金属残留,需根据血栓性质选择材质。

5、血栓抽吸术

血栓抽吸术通过负压装置清除新鲜血栓,常用AngioJet等机械系统。适用于急性冠状动脉血栓、人工血管血栓等。该技术即刻再通率高,但可能引起溶血或远端栓塞。抽吸后需评估血管内皮完整性,必要时补充其他介入治疗。

血栓性疾病介入治疗后需规律复查凝血功能,遵医嘱使用利伐沙班片、华法林钠片等抗凝药物。日常应避免久坐久站,穿着医用弹力袜预防下肢血栓,控制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术后3-6个月需进行血管超声或CTA随访,观察血管通畅情况。出现肢体肿胀、胸痛等症状时应及时就医。

相关推荐

妊娠合并下肢深静脉血栓的诊治
妊娠合并下肢深静脉血栓可通过抗凝治疗、溶栓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干预,通常由血液高凝状态、静脉血流淤滞、血管内皮损伤等因素引起。妊娠期生理变化及遗传性血栓倾向可能增加发病风险,表现为单侧下肢肿胀、疼痛、皮温升高等症状。
布加氏综合症诊治
布加氏综合征需通过药物、介入或手术治疗,具体方式取决于血管阻塞程度和肝功能损害情况。该病主要由肝静脉或下腔静脉血流受阻引起,表现为腹痛、腹水、肝脾肿大等症状。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易感人群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易感人群主要有长期卧床者、术后患者、孕妇、肥胖人群以及有血栓病史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是指血液在深静脉内异常凝结,可能导致血管阻塞甚至肺栓塞等严重并发症。1、长期卧床者长期卧床者由于缺乏下肢肌肉活动,...
下肢深静脉血栓是怎么回事
导致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静脉壁损伤,比较常见的情况就是化学性损伤、机械性损伤以及感染性损伤。除此之外,下肢静脉血流滞缓也会引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常见的情况有下肢长时间固定不动、麻醉引起周围静脉扩张以及肌肉的肌泵作用降低。
下肢肿涨痛是什么原因
下肢肿涨痛可能是创伤所致,骨关节炎、痛风性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等炎症性疾病引起,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长时间站立等原因导致。1、创伤所致的下肢软组织损伤、韧带损伤、半月板损伤、骨折及脱位等,会出现受伤部位的软组织淤血、肿胀、疼痛,骨擦感,反常活动等等,这种肿胀痛多比较明显,需抬高患肢、局部24小时内冷敷、予以消肿止痛药物治疗。2、骨关节炎、痛风性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等炎症性疾病引起的下肢肿痛不适,需针对原发性进行治疗,解除致病因素后肿痛症状会有所缓解。3、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造成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高危因素有下肢骨折、长期卧床等。患者常见的症状是下肢肿胀、疼痛、发绀等。血管彩超或者下肢静脉造影检查可以较为准确的诊断下肢深静脉血栓。如果确诊下肢深静脉血栓,需使用弹力袜或者气囊治疗等预防深静脉血栓加重,必要时可以考虑溶栓治疗或介入取栓术治疗。4、长时间站立工作或负重、运动过久导致静脉回流障碍所致,休息及抬高患肢后症状可缓解。
语音时长 01:32

2019-12-26

55234次收听

02:06
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分型
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分型为周围型,中央型,还有股青型。小腿深静脉血栓形成,是指可能在膝关节以下形成单侧或双侧的深静脉血栓,会造成疼痛等。髂股深静脉血栓的形成,是指在膝关节以上,出现单侧的肿胀、疼痛。股青型又称为混合型,是指全腿各个部位的深静脉都会出现深静脉血栓。还会形成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综合征,主要是因为下肢的静脉瓣损伤,造成下肢深静脉的压力增高,主要会表现出下肢肿胀、色素沉着、瘀积性溃疡。
02:47
下肢静脉血栓严重吗
下肢静脉血栓比较严重。下肢静脉血栓没有及时处理,可能会出现以下严重并发症:一、肺栓塞。肺栓塞主要是指动脉或者分支被堵塞所引起的病理过程。诊断率比较低,但病死率高。尤其是在溶栓过程中出现栓子脱落,导致肺栓塞的几率会更大。肺栓塞经常会表现出三大体征:胸痛、咯血和呼吸困难。二、下肢静脉曲张溶栓后出血。特别要警惕胃肠道出血或者脑出血。这些出血都容易影响到患者最终的生活质量,或导致死亡。三、血栓形成后综合征,是最常见、最重要的并发症。会出现慢性水肿、疼痛、肌肉疲劳、色素沉着、瘀积性皮炎等。
01:55
下肢深静脉血栓多久能好
如果是由于手术或者静止导致的深静脉血栓,一般抗凝治疗的持续时间需要三个月。对于特发性的静脉血栓,建议抗凝时间需要持续六到十二个月。对于恶性肿瘤患者,使用低分子肝素或者华法林,一般情况下用药时间是三到六个月。对于首次发作的深静脉血栓,但是具有抗磷脂抗体,或者包括两项以上的血栓形成危险因素的患者,建议抗凝时间大于十二个月。对于有两次深静脉血栓形成,或者反复形成深静脉血栓的病人,为防止患者疾病复发,也为患者的预后和生活质量,建议给予长期治疗。
01:55
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注意事项
下肢深静脉血栓要注意避免在膝关节以下垫硬垫,避免用过紧的腰带、吊袜或紧身的衣物,还有卧床休息,抬高患肢和保持大便通畅。一、避免大幅度的运动,禁止按摩患肢,防止栓子脱落。二、最好使其平于心脏,高于心脏平面二十到三十厘米的范围,这种做法是便于血液回流。三、避免因为排便困难,引起腹压升高。其引起腹压升高的动作,比如剧烈咳嗽,会引起腹压升高,腹压升高,严重影响到下肢回流。
下肢深静脉血栓症状是什么
下肢静脉血栓形成之后包括以下症状和体征:肿胀、疼痛、Homans征、Neuhof征阳性、体表变化、体表变化等。一、因为血液回流障碍,造成血液的瘀滞,然后造成下肢的肿胀,特别是出现单侧的肿胀。二、将足急速背屈的时候,出现小腿肌群被牵拉伸长,可以出现疼痛。这个肌群主要是腓肠肌和比目鱼肌。三、压迫小腿后方,也会引起局部疼痛。四、患者的色泽、温度、感觉,足背动脉、胫后动脉和腘动脉的情况会发生改变。主要会出现皮肤色泽变深,温度变低,感觉缺失以及足背动脉减弱,包括胫后动脉和腘动脉的减弱。五、体表变化。这个曲张主要发生在一到两周之内。六、一旦下肢静脉血栓形成,同时要注意有没有肺栓塞的体征。肺栓塞主要有三大体征,包括胸痛、咯血和呼吸困难,需要特别注意。
语音时长 01:53

2019-11-27

55477次收听

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康复治疗方法有哪些
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康复治疗方法有体位、压力、运动、按摩、物理因子治疗等,还有控制危险因素以及健康教育。一、进入慢性期之后,应常保持直立姿势,包括坐位也要直立。但直立时间不宜过长,在三十分钟之内。平卧的时候也要继续采取下肢抬高的体位。二、在DVT后期或者血栓稳定的情况下,序贯压力治疗可以谨慎使用,可以促进静脉回流,减少瘀血和水肿,这也是预防DVT发生的重要措施。通常采用具有加压作用的弹力袜或者间歇的气压治疗,又称为循环驱动治疗。三、血栓形成部位的远端肢体会存在一种抗阻力的主动收缩活动,特别是等长收缩运动,有利于肌肉泵作用,能够有效促进静脉回流。四、DVT进入后期或者恢复期,在临床诊断血栓稳定的情况下,可以采用淋巴引流的手法。也就是从远端到近端的向心性按摩。五、物理因子适用于血栓稳定的情况,主要起到消炎止痛和促进侧支循环的作用。六、长期卧床,避免血容量降低,避免便秘等可以引起腹压增高的动作。七、告知患者预防发生或者防止复发的方法,包括戒烟,足量饮水,避免高胆固醇饮食,多食用低胆固醇或者富含纤维的饮食等。坚持适度主动和被动的肢体活动,坚持功能锻炼。
语音时长 02:16

2019-11-27

50787次收听

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有哪些
患者出现深静脉血栓之后,需要积极预防。特别是对于有高危因素的患者,需要采取综合的预防措施。第一,手术患者,术前或者术后都必须采用抗凝药物,进行预防。术中操作的时候,在临近四肢或者盆腔静脉周围,操作都应该轻巧,避免血管内膜的机械性损伤。因为血管内膜损伤容易形成血管壁的血栓。第二,避免术后在小腿下垫硬物,容易影响小腿的深静脉回流。第三,鼓励病人,足和趾经常做一些主动运动,还要嘱咐患者多做深呼吸、咳嗽运动,尽可能早期下床,防止长期卧床。因为长期卧床也是形成深静脉血栓的高危因素。必要的时候,一般会让患者下肢穿医用的弹力袜。特别是对于老年人、癌症患者、心脏病患者,在进行胸腔、腹腔或者盆腔大手术之后的患者,以及骨折病人、孕产妇,都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积极预防。
语音时长 01:39

2019-11-27

59307次收听

下肢深静脉血栓严重吗
下肢深静脉血栓需要及时发现和治疗就可以康复,但是如果血栓没有及时的进行控制就会导致血管扩张以及堵塞等严重性病变,会导致神经反射受到阻碍,下肢器官肌肉等血液缺乏导致的组织坏死等问题。如果是静脉壁受损引起的就会很严重,如果像缺乏运动导致的就比较好康复。
下肢深静脉血栓是怎么回事
下肢深静脉血栓实际就是发生在下肢深静脉的血栓异常凝集成血凝块,主要表现为腿部的明显肿胀,并且单侧形成血栓较多。除深静脉血栓以外,还有在浅静脉形成的叫血栓性浅静脉炎,主要表现为红肿热痛。
语音时长 00:50

2018-09-30

55119次收听

02:37
如何诊断下肢深静脉血栓
下肢深静脉血栓临床表现为肿胀、疼痛及局部浅静脉扩张,其诊断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一、B超,用于单纯诊断,操作简单,经济实惠;二、多普勒检查和静脉造影;三、CT、核磁检查以及二聚体化验,主要应用于特殊情况的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