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道霉菌感染的症状有什么
肠道霉菌感染的症状主要有腹泻、腹痛、黏液便、腹胀、肛门瘙痒等。肠道霉菌感染通常由白色念珠菌等真菌引起,可能与免疫力低下、长期使用抗生素等因素有关。
1、腹泻
肠道霉菌感染引起的腹泻多为水样便或稀便,可能伴随排便次数增多。腹泻通常由真菌侵袭肠黏膜导致吸收功能障碍引起。若腹泻持续超过3天或出现脱水症状,建议就医检查。
2、腹痛
腹痛多表现为脐周或下腹部隐痛或绞痛,排便后可能暂时缓解。腹痛与肠道炎症反应和肠蠕动异常有关。热敷腹部或调整饮食可能缓解症状。
3、黏液便
粪便中可见白色或黄色黏液,可能带有泡沫。黏液是肠道黏膜对真菌感染的防御性分泌产物。出现黏液便时应避免摄入刺激性食物。
4、腹胀
腹部胀满感明显,可能伴随肠鸣音亢进。腹胀因肠道菌群失衡导致产气增多所致。适量运动和有氧呼吸有助于缓解症状。
5、肛门瘙痒
肛门及周围皮肤出现瘙痒或灼热感,夜间可能加重。瘙痒由真菌代谢产物刺激肛周皮肤引起。保持局部清洁干燥可减轻不适。
肠道霉菌感染患者应注意保持饮食清淡,避免高糖、高脂食物,适量补充含益生菌的发酵食品。日常需注意个人卫生,避免滥用抗生素。若症状持续或加重,应及时到消化内科就诊,医生可能会根据情况开具制霉菌素片、氟康唑胶囊等抗真菌药物,但须严格遵医嘱使用。同时要保证充足睡眠,适度锻炼以增强免疫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