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没有饥饿感怎么办
老人高血压并发症可通过生活方式干预、降压药物治疗、靶器官保护治疗、并发症专项治疗、定期监测随访等方式治疗。高血压并发症通常由长期血压控制不佳、动脉硬化、靶器官损害等因素引起,可能表现为心脑血管事件、肾功能不全、视网膜病变等症状。
1、生活方式干预
减少钠盐摄入每日不超过5克,增加富含钾的蔬菜水果如香蕉、菠菜摄入。控制体重使体质指数保持在20-24,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太极拳。戒烟限酒,保证7-8小时睡眠,避免情绪激动。这些措施有助于协同降压药物治疗效果。
2、降压药物治疗
可遵医嘱使用苯磺酸氨氯地平片、缬沙坦胶囊、氢氯噻嗪片等降压药物。钙通道阻滞剂适用于合并冠心病患者,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对肾脏有保护作用,利尿剂适合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需要根据并发症类型选择具有靶器官保护作用的降压方案。
3、靶器官保护治疗
合并糖尿病时使用二甲双胍片控制血糖,配合阿托伐他汀钙片调节血脂。出现蛋白尿可加用盐酸贝那普利片保护肾功能。对于左心室肥厚患者,β受体阻滞剂如酒石酸美托洛尔片能改善心肌重构。需定期检查心电图、尿微量白蛋白等指标评估靶器官状态。
4、并发症专项治疗
发生脑卒中急性期需溶栓或取栓治疗,恢复期用阿司匹林肠溶片预防复发。心肌梗死患者需冠状动脉介入治疗,配合硫酸氢氯吡格雷片抗血小板。肾功能不全者要限制蛋白质摄入,必要时进行透析治疗。眼底出血需激光光凝术防止视力恶化。
5、定期监测随访
每日早晚测量血压并记录,每月复查肝肾功能、电解质。每3-6个月进行颈动脉超声、心脏超声等靶器官评估。根据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血压控制目标通常为140/90毫米汞柱以下,糖尿病或肾病患者需更低。出现头痛、胸闷等不适症状应立即就医。
老年高血压患者需建立长期管理意识,家属应协助监督用药和测量血压。饮食注意低盐低脂,适量补充优质蛋白如鱼肉、豆制品。避免突然改变体位导致体位性低血压,冬季注意保暖防止血管收缩。保持规律作息和适度社交活动,避免独居引发的焦虑情绪影响血压控制。定期到心血管内科随访,不要自行调整药物剂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