瘀斑紫癜区别是什么
瘀斑和紫癜都是皮下出血的表现,但紫癜通常指直径小于10毫米的出血点,而瘀斑则是直径超过10毫米的片状出血。两者可能由血管异常、血小板减少或凝血功能障碍等因素引起。
紫癜表现为皮肤或黏膜下的小出血点,按压不褪色,常见于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过敏性紫癜等疾病。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可能与免疫异常、药物副作用有关,患者可能伴有牙龈出血、鼻衄等症状。过敏性紫癜通常由感染、食物过敏诱发,常伴随关节肿痛、腹痛。治疗需针对病因,如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可使用醋酸泼尼松片、静注人免疫球蛋白等药物,过敏性紫癜需避免过敏原并使用氯雷他定片缓解症状。
瘀斑多为较大面积的皮下出血,常见于外伤、凝血功能异常或血管炎等疾病。凝血功能障碍如血友病患者轻微碰撞即可出现瘀斑,可能伴有关节腔出血。维生素K缺乏导致的凝血因子合成不足也会引发瘀斑,多见于肝胆疾病或长期使用抗生素者。严重肝病患者因凝血因子合成减少,可能出现自发性瘀斑伴黄疸、腹水。治疗需补充凝血因子、维生素K或针对原发病干预。
日常需避免剧烈碰撞和外伤,均衡饮食保证维生素K摄入,如适量进食菠菜、西兰花等绿叶蔬菜。长期服用抗凝药物者需定期监测凝血功能,出现不明原因瘀斑或紫癜应及时就医检查血常规、凝血功能等。老年人皮肤脆弱可加强防护,洗澡水温不宜过高,避免用力搓擦皮肤。过敏性体质者应记录可能诱发紫癜的食物或环境因素,必要时进行过敏原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