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了糖尿病尿频是怎么回事
糖尿病尿频通常由血糖控制不佳、泌尿系统感染、神经源性膀胱、糖尿病肾病、药物副作用等原因引起,可通过控制血糖、抗感染治疗、膀胱功能训练、肾脏保护、调整用药等方式改善。
1、血糖控制不佳
长期高血糖会导致渗透性利尿,使肾小球滤过率增加,尿液生成增多。患者表现为多尿伴口渴多饮,尿糖检测呈阳性。需通过饮食控制、规律运动配合降糖药物如二甲双胍片、格列美脲片、达格列净片等进行血糖管理。
2、泌尿系统感染
糖尿病患者免疫力下降易引发尿路感染,常见病原体包括大肠埃希菌、变形杆菌等。可能出现尿急尿痛伴发热,尿常规可见白细胞升高。可遵医嘱使用左氧氟沙星胶囊、头孢克肟分散片等抗菌药物,同时需保持会阴清洁。
3、神经源性膀胱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会影响膀胱逼尿肌功能,导致排尿障碍。表现为尿频伴排尿困难、残余尿增多。可通过间歇导尿、膀胱训练改善,严重时需使用甲钴胺片、硫辛酸胶囊等神经营养药物。
4、糖尿病肾病
长期高血糖损伤肾小球滤过膜,早期出现夜尿增多,晚期可能进展为肾功能不全。需定期检测尿微量白蛋白,使用缬沙坦胶囊、阿托伐他汀钙片等保护肾功能,限制蛋白质摄入。
5、药物副作用
部分降糖药如SGLT-2抑制剂会通过增加尿糖排泄降低血糖,导致排尿次数增加。若症状明显可与医生沟通调整用药方案,更换为格列齐特缓释片等不影响排尿的药物。
糖尿病患者出现尿频需每日监测血糖变化,保持每日饮水量1500-2000毫升但睡前限制饮水,选择透气棉质内衣并定时排尿,避免摄入利尿饮品如咖啡浓茶。建议每3-6个月进行尿常规、泌尿系统超声和肾功能检查,若合并发热、腰痛或水肿应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