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会得肾衰竭
肾衰竭可能由慢性肾脏病、糖尿病肾病、高血压肾病、急性肾损伤、多囊肾等原因引起。肾衰竭通常表现为少尿或无尿、水肿、乏力、恶心呕吐、呼吸困难等症状。建议及时就医,积极配合医生治疗,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合适的药物,并做好饮食调理。
1、慢性肾脏病
慢性肾脏病是导致肾衰竭的常见原因,可能与长期高血压、高血糖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蛋白尿、血尿、血压升高等症状。治疗上可遵医嘱使用尿毒清颗粒、海昆肾喜胶囊、肾衰宁片等药物。日常需控制血压血糖,限制蛋白质摄入,避免使用肾毒性药物。
2、糖尿病肾病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长期高血糖可损害肾小球滤过功能,通常表现为大量蛋白尿、水肿、肾功能进行性下降。治疗上可遵医嘱使用缬沙坦胶囊、厄贝沙坦片、阿托伐他汀钙片等药物。需严格控制血糖血压,定期监测肾功能。
3、高血压肾病
长期未控制的高血压可导致肾小球硬化,通常表现为夜尿增多、轻度蛋白尿、血肌酐缓慢升高等症状。治疗上可遵医嘱使用硝苯地平控释片、贝那普利片、呋塞米片等药物。需严格监测血压,限制钠盐摄入,保持规律作息。
4、急性肾损伤
急性肾损伤可能由严重感染、药物中毒、大量失血等因素引起,通常表现为尿量突然减少、水肿、电解质紊乱等症状。治疗上可遵医嘱使用碳酸氢钠片、呋塞米注射液、多巴胺注射液等药物。需及时纠正病因,必要时进行血液透析治疗。
5、多囊肾
多囊肾是一种遗传性肾脏疾病,表现为双肾多发囊肿,通常有家族史,可能出现腰痛、血尿、高血压等症状。治疗上可遵医嘱使用托伐普坦片、氨氯地平片、厄贝沙坦片等药物。需定期监测肾功能,控制并发症,避免剧烈运动。
预防肾衰竭需定期体检监测肾功能指标,控制基础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避免滥用药物尤其是非甾体抗炎药,保持适量饮水但避免过量,限制高盐高蛋白饮食,戒烟限酒。出现不明原因水肿、尿量改变等症状时应尽早就医检查,肾功能异常患者需遵医嘱定期复查并调整治疗方案。
相关推荐
01:44
02:09
04:27
02:28
01:50
为你推荐
科普文章
短视频
科普文章
短视频
热门问题
专家答疑
生活问答
- 1 肾衰竭是怎么得的
- 2 引起肾衰竭是怎么得的
- 3 肾衰竭是如何引起的
- 4 肾衰竭什么引起的
- 5 肾衰竭是怎么引起的
- 6 怎样避免肾衰竭
- 7 什么是肾衰竭?
- 8 肾衰竭是怎么引起有什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