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名医视频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肾衰可以治疗吗

发布时间:2021-06-09103390次播放

视频内容:

肾衰能否治疗要看是急性肾衰还是慢性肾衰。

急性肾衰竭都可以治疗,急性肾小管坏死、急性间质肾炎,经过积极的治疗都是能够完全恢复的,急进性的肾小球肾炎经过规范的合理的治疗,大多数人的肾功能会有不同程度的下降。

慢性肾衰竭大多不能完全治好,肾功能会逐渐的进展,但是把并发症纠正好,可以明显的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患者的肾功能不能够恢复,要针对原发病进行干预治疗。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用微信“扫一扫”图中二维码,

即可把视频分享给您的微信好友或朋友圈。

相关推荐

00:59
腹膜透析漂管手法复位视频
腹膜透析漂管通常指腹膜透析时出现漂管,意思是导管偏离了原有位置。腹膜透析漂管通常会影响透析的效果,所以此情况若发生在早期可以通过手法复位进行改善。操作过程:第一步:患者采取立位或坐位,操作者站在患者左手侧。第二步:操作者用右手手掌根部沿患者腹壁由上而下,由轻而重按摩,使腹膜透析导管回位。第三步:手法复位过程中,力量分配必须均匀,防止力量过重使患者出现局部不适的症状。以上操作应由专业医生进行,切勿自行盲目操作,以免引发严重后果。若出现引流不畅或者堵管等,可能是出现严重移位,需考虑重新置管。
肾虚会肾衰竭吗
肾虚与肾衰竭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概念,肾虚是中医症候的一种诊断,其包括:肾气虚,肾阳虚,肾阴虚;而肾衰竭是由于多种疾病导致了水电解质代谢紊乱,代谢废物在体内蓄积,进而导致肾脏功能的损害甚至一些列病变的一种疾病。判断有无肾虚,可以观察临床症状,如:1.肾气虚:疲乏无力,形寒气短;2.肾阳虚:腰酸腿腿软,四肢发凉;3.肾阴虚:头晕耳鸣,腰膝酸软、潮热盗汗,根据这些症状再结合舌像以及脉象来进行判断是否肾虚。判断有无肾衰竭,主要观察肾功能状态,如:1.血肌酐有无增高、2.尿素氮有无增高,3.肌肝清除率是否下降,同时须明确引起肾衰竭原因。
语音时长 01:13

2021-12-30

82774次收听

糖尿病肾衰竭症状有哪些
糖尿病肾衰竭的临床表现有以下几点:一、糖尿病的表现,患者会有多饮、多尿、多食、消瘦、乏力等症状。二、肾衰竭的表现,这时患者会有小便有泡沫、小便发红、少尿或无尿、双下肢浮肿。严重的可以出现全身浮肿、面色萎黄、唇甲色淡等症状。患者产生以上症状的原因,是由于肾功能出现衰竭。这时患者会有少尿或无尿的症状的出现,从而引起水钠潴留产生、双下肢浮肿等症状。如果患者肾功能出现损害,还会引起肾性贫血的出现,从而出现面色萎黄、唇甲色淡症状的出现。所以说如果患者有糖尿病、肾衰竭,这时应该给予积极的治疗。
语音时长 01:17

2021-04-19

68525次收听

肾衰竭传染怎么办
对于肾衰竭患者来说,随着肾功能的恶化,患者所损失的不只是身体的健康,还包括心理的健康,肾功能逐渐的衰竭会导致体力的减退、贫血的恶化,而贫血的恶化更进一步的使体力减退,那种力不从心的感觉会变成每一个病友内心的痛,那么肾衰竭传染怎么办呢?
有关肾衰竭的诊断
肾衰竭在临床上是一种很常见的肾脏疾病,发病后给患者带来的伤害也是很大的,因此能够了解一些肾衰竭的诊断步骤,对于针对的治疗是很有帮助的,那么接下来就给大家介绍一下肾衰竭的诊断,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
肾衰竭有什么特征
肾衰竭在临床上一般分为急性及慢性,急性肾衰竭的病情进展快速,通常是因肾脏血流供应不足,肾脏因某种因素阻塞造成功能受损或是受到毒物的伤害,引起急性肾衰竭的产生,而慢性肾衰竭主要原因为长期的肾脏病变,随著时间及疾病的进行,肾脏的功能逐渐下降,造成肾衰竭的发生,肾衰竭有什么特征呢。
肾衰竭怎么治疗好
肾衰竭要想治疗好首先要找到你肾衰竭的原因,治疗什么病都是一个道理,首先是要知道原因,然后才能对正下药,一般而言,肾衰竭是人体各类各种慢性的肾脏疾病慢慢积累,发展到后面引起的肾功能衰竭,部分衰竭或者全部衰竭的一种病状.
急性肾衰竭危险吗
急性肾衰竭是指各种原因引起的肾功能的损害,在短时间内出现恶心、厌食、贫血、四肢麻木等症状,这个疾病发生时,患者还会出现高血压等症状,由于很多人对这个疾病不了解,有了这样的类似症状之后也不到医院去治疗,针对这样的情况,下面就跟大家讲一下急性肾衰竭危险吗。
肾衰竭的原因
慢性肾衰竭是多种肾脏疾病晚期的最终结局,凡是能够引起肾单位慢性、进行性破坏的疾病,均能够引起慢性肾衰竭。当正常的肾单位数量减少以后,残存的肾单位形态和功能上,就会出现代偿性的变化,在代偿的早期可以弥补肾单位减少带来的肾功能减退,以便维持肾功能在正常范围。如果持续代偿,代偿就会过度,那么残存的肾单位可进一步的损害,肾功能进行性的减退。如果肾小球滤过率降至正常的25%,即使解除原发病的因素,也不可避免地走向尿毒症。当然目前关于肾衰竭是如何引起的,还没有明确的结论,现有的一些研究认为,决定肾脏病预后的主要因素是肾小管间质性的损害,蛋白尿在肾小管间质的损害中的作用,也引起人们的重视。所以蛋白尿可以作为一个非常的重要因素,同肾功能损害密切相关。因此在慢性肾病的治疗过程中,一定要重视降低尿蛋白。
语音时长 01:40

2019-12-10

53395次收听

02:09
肾衰竭的早期症状
肾衰竭的早期症状通常说急性肾衰竭多见于危重的患者。早期症状被重病所掩盖而不被觉察,几乎没有早期的临床表现一发病就出现少尿,甚至无尿,同时伴有离子水平酸碱平衡等内环境的紊乱,血压、心肺等一系列的表现,在慢性肾衰竭中根据肾小球滤过滤,将肾衰竭分为五期,由于肾脏强大的代偿能力在肾衰竭的早期也就是我们说的CKD一到三期,可以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仅仅表现为乏力、腰酸、食物减退、夜尿增多等症状,到CKD3b期时上述症状会加重,到了五期的时候可以出现心衰严重的高钾血症,消化道出血、中枢神经系统障碍等等。
04:27
如何早期发现肾衰竭
肾衰竭的症状比较隐匿,早期不太容易发现,要经常体检。早期要查尿常规,如果尿常规里有问题,如有蛋白尿、血尿,就要重视,做到早期发现。要注意原发病的防治,糖尿病是导致肾衰竭原因,痛风可以引起痛风肾,肥胖可以引起肥胖相关性肾脏病。如果不管它,最后就会导致肾脏不可逆的损伤,最后会导致终末期肾脏病,即尿毒症。随着年龄的增长,肾脏会发生退行性改变,老年人肾脏非常脆弱,包括感冒、用药,就会引起肾脏损伤。所以老年人在感冒、感染的时候,一定要查尿和肾功能,要做到定期去体检。如果体检有问题,要及时的干预。要重视生活方式,不良习惯对肾脏造成的伤害。肾脏就是要不伤害它,要保护它,才能做到早期防治肾脏病。
引起肾衰竭的原因
肾衰竭是各种各样的肾脏疾病,包括原发的肾小球疾病。肾病综合征控制不好、疾病进展,或者是慢性间质性的肾炎、血管方面的肾脏病。比如缺血性肾脏病、恶性高血压肾损害等,这些病情得不到控制,病人的肾功能持续进展,最后会进展到尿毒症。比如高血压的病人,临床上有一些病人患高血压以后也不用药,但是长期的高血压、糖尿病对肾脏都有影响,高血压控制不好会造成高血压的肾损害,肾小球会逐渐硬化,病人最后会进展到慢性肾功能不全,肾衰竭到尿毒症期。糖尿病的病人如果血糖控制不好、饮食不加以控制,糖尿病进展比较快,也会导致糖尿病肾病的发生,进展的比较快最后进展到尿毒症。
语音时长 01:20

2018-09-21

59284次收听

肾衰竭做哪些检查
肾衰竭的检查包括肾功能监测、血常规等,检查的项目不一样,目的也是不一样的。临床上诊断慢性肾衰竭的病人通常要对肾功能进行定期的监测,定期查病人的血肌酐、肾小球滤过率。慢性肾衰竭的病人可能会因为慢性肾功能不全出现各种并发症,最常见的是贫血、钙磷代谢紊乱和电解质的异常,所以要定期给患者查血常规,观察有无贫血。还需要查血里的电解质,血钙和血磷,看病人有无钙磷代谢紊乱。如果有代谢紊乱,要及早进行处理,要给病人查血钾。随着肾功能的进展,病人肾脏排钾的功能会出现问题,有的病人会出现高钾血症,有的病人会出现酸中毒。所以,要查血里的二氧化碳结合力或者是做血气分析。
语音时长 01:16

2018-09-21

54302次收听

02:28
肾衰竭分几期
如果肾衰竭按照慢性肾脏病进行分期,可以分为1期到5期。从第3期开始,病人就会进入到慢性肾功能不全的阶段。慢性肾脏病是按照病人的肾小球滤过率来进行分期,通常1期就是肾小球滤过率大于90毫升每分钟,一般处于这个时期的病人肾功能基本正常;2期就是肾小球滤过率在90到60毫升每分钟之间,在这个时期的病人,会出现轻度的肾功能损害;3期就是病人肾小球滤过率在60到30之间,以45分界又分为3A期和3B期;4期就是病人的肾小球滤过率在29到15之间,通常处于这一时期的病人,会出现慢性肾功能不全的并发症;5期就是肾小球滤过率小于15毫升每分钟,也就是尿毒症期。一般情况下,到了尿毒症期的病人,需要进行血液透析或者是腹膜透析等替代治疗。
01:50
肾衰竭做了肾移植后能彻底治愈吗
一般通过肾移植的治疗方法,可以治愈大部分的慢性肾脏病尿毒症的患者。但是,有一小部分的病人,在进行肾移植以后,还会出现肾脏病的复发。随着医疗逐渐进展,目前肾移植的技术会比以前的肾移植技术成熟很多。所以,现在有很多的肾脏病患者到尿毒症期做完肾移植以后,基本与正常人一样,而且患者在进行肾移植手术之后,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但是,有一部分的病人在肾移植成功以后,有可能会出现移植的肾脏再重新患原来的肾脏病情况。比如有一些IgA肾病的患者,在进行肾移植以后,可能会再一次患上IgA肾病,又会重新开始从慢性肾炎到慢性肾功能不全的过程,最后再进入到尿毒症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