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血栓是什么病怎么治疗
脑血栓是脑动脉血管内血栓形成导致局部脑组织缺血坏死的疾病,可通过抗凝治疗、溶栓治疗、改善脑循环、控制危险因素、手术治疗等方式干预。脑血栓通常由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糖尿病、心房颤动、血液高凝状态等原因引起。
1、抗凝治疗
抗凝治疗主要用于预防血栓扩展和新血栓形成。常用药物包括华法林钠片、利伐沙班片、达比加群酯胶囊等,这些药物通过抑制凝血因子发挥作用。抗凝治疗需严格监测凝血功能,避免出血风险。适用于心房颤动或心源性栓塞高风险患者,需在医生指导下长期规律用药。
2、溶栓治疗
溶栓治疗是急性期关键治疗手段,常用阿替普酶注射液、尿激酶注射液等药物,通过激活纤溶系统溶解血栓。发病4.5小时内静脉溶栓可显著改善预后,但存在脑出血风险,需严格筛选适应证。溶栓后需密切监测神经功能变化及出血征象。
3、改善脑循环
改善脑循环药物包括丁苯酞软胶囊、尼莫地平片等,通过扩张脑血管、改善微循环增加缺血区血流。这类药物可减轻神经细胞损伤,促进侧支循环建立。多用于恢复期治疗,需配合康复训练。部分药物可能引起血压波动,用药期间需定期监测。
4、控制危险因素
控制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等基础疾病是预防复发的关键。需长期规律服用降压药、降糖药和他汀类药物,保持血压低于140/90mmH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于1.8mmol/L。同时需戒烟限酒,保持低盐低脂饮食,每周进行适度有氧运动。
5、手术治疗
对于大血管闭塞患者,可考虑血管内取栓术或颈动脉内膜切除术。取栓术通过导管机械清除血栓,适用于发病24小时内的大脑中动脉等大血管闭塞。颈动脉狭窄超过70%时,内膜切除术可降低远期卒中风险。术后需加强抗血小板治疗和功能康复。
脑血栓患者需建立健康生活方式,每日监测血压血糖,遵医嘱规范用药。饮食以地中海饮食模式为主,多摄入深海鱼、坚果、橄榄油等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的食物,限制钠盐高脂食品。康复期可进行肢体功能训练、语言训练等康复治疗,逐步恢复日常生活能力。定期复查颈部血管超声和头颅影像学检查,评估血管状况和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