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注意事项有哪些
高血压患者需注意控制饮食、规律运动、监测血压、避免情绪波动、遵医嘱用药等方面。高血压是一种以动脉血压持续升高为特征的慢性疾病,可能引发心脑血管并发症。
1、控制饮食
减少钠盐摄入有助于降低血压,每日食盐量应控制在5克以内。避免食用腌制食品、加工肉类等高盐食物。增加富含钾的蔬菜水果摄入,如香蕉、菠菜、土豆等,钾能帮助平衡体内钠水平。限制高脂肪、高胆固醇食物,选择低脂乳制品、鱼类等优质蛋白来源。避免过量饮用含糖饮料和酒精,酒精摄入量男性每日不超过25克,女性不超过15克。
2、规律运动
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骑自行车等,可分次进行。运动时心率控制在最大心率的60%-70%,运动前后做好热身和放松。避免剧烈运动和突然用力,如举重物、憋气等可能引起血压波动的活动。坚持规律运动可增强心血管功能,但运动计划需根据个体情况调整,合并其他疾病者应咨询医生。
3、监测血压
每日定时测量血压并记录,测量前静坐5分钟,避免吸烟、饮咖啡。选择经过认证的上臂式电子血压计,测量时保持袖带与心脏平齐。发现血压持续超过140/90mmHg应及时就医。定期进行体检,检查血脂、血糖等指标,评估靶器官损害情况。血压波动较大或出现头晕、头痛等症状时需增加监测频率。
4、情绪管理
长期精神紧张、焦虑易导致血压升高,可通过冥想、深呼吸等方式缓解压力。保证充足睡眠,每天7-8小时,睡眠呼吸暂停患者需及时治疗。避免过度劳累和熬夜,工作与休息时间合理安排。培养兴趣爱好,参与社交活动,保持乐观心态。严重情绪问题可寻求心理咨询或专业帮助。
5、规范用药
遵医嘱长期规律服用降压药物,不可自行增减药量或停药。常用降压药包括氨氯地平片、缬沙坦胶囊、氢氯噻嗪片等,不同机制药物可能联合使用。了解药物不良反应,如出现干咳、水肿等症状及时告知医生。定期复诊评估疗效,根据血压控制情况调整治疗方案。避免服用可能升高血压的药物,如某些感冒药、激素类药物等。
高血压患者需建立健康生活方式,戒烟限酒,保持理想体重,体重指数控制在24以下。冬季注意保暖,避免寒冷刺激导致血管收缩。饮食清淡易消化,少量多餐,避免暴饮暴食。合并糖尿病、高脂血症等疾病时需同时控制相关指标。家属应了解高血压急救知识,如发生高血压危象立即协助就医。定期进行眼底、心脏、肾脏等靶器官检查,早期发现并干预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