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治疗外耳道疖
外耳道疖可通过局部热敷、抗生素治疗、切开引流、止痛消炎、日常护理等方式治疗。外耳道疖通常由细菌感染、耳道损伤、免疫力低下、耳道潮湿、糖尿病等因素引起。
1、局部热敷
早期外耳道疖可采用局部热敷缓解症状。用温热毛巾敷于患侧耳部,温度控制在40-45℃,每次15-20分钟,每日3-4次。热敷能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帮助炎症消散。热敷时需注意避免烫伤,若疖肿已化脓则不宜热敷。
2、抗生素治疗
细菌感染引起的外耳道疖需使用抗生素。常用外用抗生素如氧氟沙星滴耳液、环丙沙星滴耳液,每日滴耳2-3次。严重感染可口服头孢克洛胶囊、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等。使用抗生素需完成整个疗程,避免耐药性产生。
3、切开引流
成熟化脓的外耳道疖需由医生行切开引流术。医生会在局麻下用尖刀片挑开疖肿顶部,排出脓液后放置引流条。术后需每日换药,保持引流通畅。该操作能迅速缓解疼痛,促进创面愈合。
4、止痛消炎
疼痛明显者可服用布洛芬缓释胶囊、对乙酰氨基酚片等止痛药。合并明显炎症时可用地塞米松片短期抗炎。耳部肿胀可用鱼石脂软膏外涂。用药期间忌饮酒,胃肠道不适者应饭后服药。
5、日常护理
保持耳道干燥,洗头洗澡时用耳塞防水。勿自行掏耳,避免损伤耳道皮肤。糖尿病患者需控制血糖。增强免疫力,保证充足睡眠。复发频繁者需排查是否存在耳道结构异常或慢性疾病。
治疗期间应避免游泳、潜水等耳道进水活动,勿用力擤鼻以防感染扩散。饮食宜清淡,多摄入维生素C含量高的水果蔬菜,限制辛辣刺激食物。耳痛剧烈或伴发热时应及时复诊,警惕并发症发生。痊愈后仍需注意耳部卫生,防止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