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部肌肉酸痛怎么回事,怎么办
腹部肌肉酸痛可能与肌肉劳损、运动过度、胃肠痉挛、腹膜炎、腰椎间盘突出等因素有关,可通过休息热敷、调整运动强度、药物治疗、物理治疗、手术干预等方式缓解。建议及时就医明确病因,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针对性处理。
1、肌肉劳损
长时间搬运重物或剧烈运动可能导致腹直肌、腹外斜肌等肌群微纤维撕裂,表现为局部压痛和活动受限。急性期可用毛巾包裹冰袋冷敷10-15分钟,48小时后改为热敷促进血液循环。疼痛明显时可遵医嘱使用双氯芬酸钠凝胶外涂或口服布洛芬缓释胶囊。
2、运动过度
核心力量训练后乳酸堆积会引发延迟性肌肉酸痛,通常伴有肌肉僵硬感。建议训练前充分热身,运动后做腹部拉伸动作如猫式伸展,使用泡沫轴放松肌筋膜。可适量补充电解质饮料帮助代谢废物排出,避免连续进行高强度训练。
3、胃肠痉挛
饮食不当或肠道感染时,胃肠平滑肌阵发性收缩可放射至腹壁,常伴随腹泻或呕吐。可饮用温蜂蜜水缓解痉挛,医生可能开具消旋山莨菪碱片解除平滑肌痉挛,或蒙脱石散止泻。反复发作需完善肠镜检查排除器质性疾病。
4、腹膜炎
腹腔感染引发的腹膜炎症刺激会导致全腹持续性疼痛伴肌紧张,可能出现发热和反跳痛。需急诊进行血常规和腹部CT检查,轻症可用注射用头孢曲松钠抗感染,重症合并肠穿孔需行腹腔镜探查术。
5、腰椎间盘突出
L1-L3神经根受压时疼痛可向腹股沟及下腹部放射,久坐后症状加重。可通过腰椎MRI确诊,急性期卧床休息配合塞来昔布胶囊止痛,恢复期进行麦肯基疗法训练。突出严重者需考虑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术。
日常应注意避免突然增加运动量,运动前后做好肌肉拉伸。饮食选择易消化的食物如小米粥、蒸南瓜,减少产气食品摄入。睡眠时采用屈膝侧卧位减轻腹部压力,使用热水袋热敷时温度不宜超过50℃。若疼痛持续3天未缓解或出现发热、血便等症状,须立即到消化内科或普外科就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