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耳炎判断方法
中耳炎可通过耳痛、听力下降、耳内流脓、发热、鼓膜异常等表现判断,常见类型有分泌性中耳炎、急性化脓性中耳炎和慢性化脓性中耳炎。
1、耳痛
急性中耳炎早期常表现为突发性耳痛,儿童可能伴随抓耳、哭闹。疼痛程度与鼓膜充血肿胀相关,化脓性中耳炎穿孔后疼痛可减轻。需与耳道疖肿、颞下颌关节紊乱等疾病鉴别。
2、听力下降
传导性听力减退是中耳炎典型症状,患者自觉耳闷、听声音遥远。分泌性中耳炎因积液导致声音传导受阻,化脓性中耳炎可能伴随鼓膜穿孔。长期慢性炎症可能损伤听骨链。
3、耳内流脓
化脓性中耳炎鼓膜穿孔后会出现黄绿色脓性分泌物,可能带有血丝。慢性化脓性中耳炎脓液可能持续存在并伴有臭味。需注意与真菌性外耳道炎鉴别。
4、发热
急性细菌性中耳炎常见38℃以上发热,儿童可能出现高热惊厥。病毒感染或分泌性中耳炎通常无发热或仅低热。持续发热需警惕颅内并发症。
5、鼓膜异常
耳镜检查可见鼓膜充血、膨隆急性期或内陷慢性期,分泌性中耳炎可见液平面或气泡。鼓膜穿孔多见于化脓性中耳炎,穿孔边缘可能钙化。
怀疑中耳炎时应避免自行掏耳或滴药,禁止游泳或潜水,保持耳道干燥。儿童患者需注意避免呛奶,感冒时及时清理鼻腔分泌物。急性期可局部热敷缓解疼痛,但出现高热、剧烈头痛、面瘫等症状需立即就医。慢性中耳炎患者应定期复查听力,避免反复感染导致胆脂瘤等严重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