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糖应该怎么治疗
高血糖可通过调整饮食、增加运动、药物治疗、血糖监测、胰岛素治疗等方式控制。高血糖通常由胰岛素分泌不足、胰岛素抵抗、饮食不当、缺乏运动、遗传因素等原因引起。
1、调整饮食
控制碳水化合物摄入是管理高血糖的基础,建议选择低升糖指数食物如燕麦、糙米、全麦面包等。增加膳食纤维摄入有助于延缓糖分吸收,推荐每日摄入蔬菜300-500克。避免高糖高脂食物如甜点、油炸食品,合理分配三餐热量,避免暴饮暴食。合并肥胖者需控制总热量摄入,逐步减轻体重。
2、增加运动
规律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骑自行车等可提高胰岛素敏感性,建议每周至少15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抗阻训练每周2-3次有助于增加肌肉量,改善葡萄糖代谢。运动前后监测血糖,避免低血糖发生。避免久坐,每30分钟起身活动,增加日常活动量。
3、药物治疗
二甲双胍片是2型糖尿病一线用药,可减少肝糖输出并改善胰岛素敏感性。格列美脲片通过刺激胰岛素分泌降低血糖,需注意低血糖风险。阿卡波糖片延缓碳水化合物吸收,适合餐后血糖升高者。西格列汀片通过抑制DPP-4酶增加肠促胰素水平。钠-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2抑制剂如达格列净片促进尿糖排泄。
4、血糖监测
定期监测空腹及餐后血糖有助于评估治疗效果,建议每周至少监测2-3天。糖化血红蛋白检测反映近3个月平均血糖水平,每3-6个月检测一次。动态血糖监测系统可提供连续血糖数据,发现不易察觉的高低血糖。记录血糖值变化,为医生调整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5、胰岛素治疗
1型糖尿病及部分2型糖尿病患者需胰岛素替代治疗,基础胰岛素如甘精胰岛素提供基础血糖控制。餐时胰岛素如门冬胰岛素控制餐后血糖升高,需与进餐时间匹配。预混胰岛素结合基础和餐时胰岛素作用,每日注射1-2次。胰岛素泵可模拟生理性胰岛素分泌,提供更精准的血糖控制。
高血糖患者需建立健康生活方式,戒烟限酒,保证充足睡眠,控制血压血脂。定期进行糖尿病并发症筛查、眼底检查、肾功能评估等。学习糖尿病自我管理知识,保持良好心态,避免情绪波动影响血糖。出现持续高血糖或低血糖症状时及时就医调整治疗方案。与医疗团队保持沟通,根据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