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肠癌化疗后的饮食应该注意哪些

56818次浏览

肠癌化疗后饮食需注意营养均衡、易消化、少食多餐,避免刺激性食物。主要原则包括补充优质蛋白、增加膳食纤维摄入、保证维生素和矿物质供给、控制脂肪摄入、保持水分充足。

1、补充优质蛋白

化疗后患者蛋白质需求增加,可适量食用鸡蛋羹、清蒸鱼、豆腐等易消化吸收的优质蛋白。蛋白质有助于修复受损组织,提高免疫力。避免油炸或烧烤方式烹饪,推荐蒸煮炖等低温加工方式。若出现食欲不振,可将蛋白粉加入米粥或汤品中。

2、增加膳食纤维

选择煮软的西蓝花、南瓜、燕麦等富含可溶性膳食纤维的食物,有助于改善化疗引起的便秘。膳食纤维应逐步增加,避免一次性大量摄入导致腹胀。可将蔬菜切碎后与主食混合,或制作成蔬菜泥便于消化吸收。

3、保证维生素供给

新鲜果蔬如猕猴桃、胡萝卜、菠菜等可提供维生素C和叶酸,但需彻底清洗消毒。化疗后口腔黏膜脆弱时,可榨汁或制作果泥食用。避免酸性过强水果刺激口腔溃疡,必要时通过复合维生素片补充。

4、控制脂肪摄入

选用橄榄油、亚麻籽油等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的油脂,每日控制在25-30克。避免肥肉、动物内脏等高脂食物加重胃肠负担。出现脂肪泻时需暂时采用低脂饮食,逐步调整至正常水平。

5、保持水分充足

每日饮水1500-2000毫升,可分次少量饮用温水或淡茶水。腹泻期间可补充口服补液盐,呕吐严重时采用冰镇含漱方式补水。观察尿液颜色,保持淡黄色为宜,避免脱水加重化疗副作用。

肠癌化疗后饮食需根据个体耐受性调整,出现严重呕吐或腹泻时应暂时禁食,逐步从流质过渡到半流质饮食。记录饮食反应情况,定期监测体重和血常规指标。烹饪过程注意食材新鲜与餐具消毒,避免生冷食物。可咨询临床营养师制定个性化食谱,配合适度活动促进胃肠蠕动。若持续存在进食障碍或营养不良,需及时就医进行营养支持治疗。

相关推荐

确诊肠癌,警惕日常不良的饮食习惯
该患者为55岁男性,其于7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黄色不成形软便,并偶尔可见便血及脓血便,有里急后重感,未引起重视。一天前,又见便血现象,今为进一步治疗,遂于我院就诊。经过一系列检查,确诊为肠癌,故给予手术治疗,术后辅以化疗治疗,患者病情好转,遂出院。
肠癌晚期症状可以活多久
按照目前学界相对比较公认的标准,如果是肠癌的晚期,5年生存率一般是低于50%的,换一句话说,其实5年的概率大概是50%或者是不到这么一个概率。当然还和很多的因素有关系,第一个就是患者一般的状况,第二个患者经济的状况,第三个就是目前除了手术、放疗、化疗之外,目前还是有新的治疗手段的出现,比如有所谓的细胞免疫治疗,还有靶向药物的治疗,如果患者本身就是对靶向或者是对细胞免疫药物治疗不太敏感,这个时候可能患者的状况就比较糟糕,也有碰到对靶向或者免疫药物,治疗效果比较好,这个时候活过5年的患者也见过。所以总体来说,肠癌晚期的预后不是特别的好,这个其实就提醒要尽可能的对结肠癌做到早期的筛查、早期的诊断,尤其早期的治疗。晚期的5年的生存率很低,但是如果能够做到早期的发现,结肠癌早期5年生存率可以达到90%及以上。所以也提醒日常生活当中,为什么宣教,如果是四十五岁及以上,就建议5年左右做一次结肠镜的结肠癌的筛查,再或者如果有肠癌的家族史,或者是有报警的症状,建议可以更早的去做相关的检查,避免进展成所谓的结肠癌晚期,这个时候治疗效果可能就不太好。
语音时长 02:25

2021-07-09

63415次收听

02:06
拉黑便是癌症吗
黑便不一定是癌症,但是血便和癌症有相关性。首先解释一下什么叫黑便。胃肠道的出血经过胃肠道消化以后变成大便,有可能是黑色,也就是说黑便通常是和出血相关。从食道、胃、十二指肠、小肠到各种结肠一直到直肠这段距离上的出血,颜色不太一样,极少量的出血肉眼看不见大便有血,通过大便的检查发现对血液也有反应,叫镜下血便。如果出现黑便,通常来自于上消化道、小肠以上的消化道出血,血液会在胃酸作用下变成黑便。而下消化道、结肠、大肠一直到直肠这个地方出血,通常是暗红色的血便。
02:15
大便有腥臭味是癌症吗
大便有腥臭味,应该是怀疑肿瘤的依据之一,但不一定是癌症。比如说炎症,比如说有一些寄生虫的感染,也可能出现腥臭味。如果大便在平常比较正常,但有一段时间出了腥臭味,而且持续存在,需要到医院做进一步检查。一、抽血,查血液当中的肿瘤血清标记物。二、便常规检查,检查有没有出血情况,里面有没有含血液的、含红细胞的、血色素的东西。三、肠镜检查,肠镜能够对整个结肠有非常清晰的观察,甚至取活检来证明有没有肿瘤。
肠癌患者的典型症状
肠癌患者一般有小便异常、大便习惯的改变、食欲不振、贫血、便血等症状。若身体出现不适,应及时就医。
肠癌需要做什么运动
充满希望的春天渐行渐远,烈日炎炎的夏天正渐渐向我们走来,这个季节是最容易滋生疾病的季节,给人带来痛苦。接下来为你详细介绍如下知识:预防直肠癌可多做有氧运动,祝您早日治疗康复。
肠癌二期还能怀孕吗
肠癌是常见的发生于结肠部位的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大多在中年以上,但青年也有发病,男女之比约为2:1,它的早期症状主要是大便习惯的改变,即便秘、腹泻,或腹泻瑜瑜交替。粪便表面常有少量血液和粘液附着。
肠癌术后患者应注意什么
肠癌手术是人们在关注的东西,肠癌术后应注意什么更是人们关心的话题,今天我们就来给大家介绍一下,肠癌术后应应注意什么。
什么是肠型腺癌
肠型腺癌是病理学描述的范畴,在镜下组织学标本里,可以看到有管状腺体或者是乳头状结构的一种形态。肠型腺癌的内衬细胞,多有肠上皮的表型。比如说有杯状细胞,同时它可以或多或少的存在内分泌细胞的成分。诊断肠型腺癌之后,病人应当积极的进行就诊,争取能够获得外科手术治疗的机会。最终做出一个准确的病理学评价,选择这种合适的化疗方案,最终改善病人的预后。
语音时长 01:49

2020-06-05

58092次收听

肚子响和肠癌有关系么
肚子响认为可能是肠鸣音活跃,病人可能听到肠道内的气体通过肠液的这种声音。造成肠鸣音活跃的原因有很多种,比如说炎症性肠病、肠梗阻,都可以造成肠鸣音活跃。病人可以听到声音,不一定和肿瘤有直接的关系。但是如果是肠道肿瘤进展到一定程度,引起肠道的不全梗阻或完全梗阻,可以引起肠鸣音活跃,甚至是高调的肠鸣音。这个时候肠鸣音就可能和肿瘤有一定关系。遇到了肠鸣音活跃,怀疑肠道肿瘤的时候,可以去医院做相应的检查,包括影像学的ct检查,还有肠镜的检查来排除肿瘤,可以更加的放心。
语音时长 01:07

2020-06-05

61110次收听

如何缓解化疗后肠梗阻
化疗后的肠梗阻实际上是比较复杂的。肠梗阻一般来说是一个临床的症状和病症。肠梗阻可以有很多种原因相对应的所引起,而肿瘤化疗的病人,病情又比较复杂,如果化疗后肿瘤有进展,肿瘤如果是在消化道和腹盆腔里边,也可以造成肠道的梗阻,这样导致机械性的肠梗阻,而化疗有一些应用的药物也会造成肠道的一定的损伤,甚至于肠道功能的异常也会造成麻痹性的梗阻。另外,患者有没有其他感染,相应的一些诱发因素,这些都是要考虑到的。非常细致的临床因素,需要化疗医生来专业处理,及时的观察和密切的随访。
语音时长 01:20

2020-05-29

65331次收听

01:46
恶心是肠癌的哪个阶段
恶心只是一个临床症状,不能判断疾病的分期和进展程度。一些消化道疾病会出现恶心的症状,比如像胃炎会导致恶心。一些肠道的恶性肿瘤,在梗阻阶段也会有恶心、呕吐、腹痛等症状。另外,相应的治疗也会引起恶心呕吐,比如说化疗引起的消化道副作用。恶心也可以是患者本身因为原发疾病、消化道疾病而引起的症状。恶心只是一个临床症状,出现恶心并不能提示疾病的分期,明确地鉴别和诊断疾病的进展程度要依靠相应的影像学判断和临床判断。
01:44
化疗后肠梗阻怎么缓解
化疗后出现肠梗阻的原因很复杂。一般来说,肠梗阻是一个临床症状和病症,很多原因都可以相对应地引起肠梗阻。肿瘤化疗的病人,由于病情复杂,如果化疗后肿瘤在消化道和腹盆腔里,也可以造成肠道梗阻,即机械性肠梗阻。另外,一些化疗应用的药物也会造成肠道一定的损伤,甚至肠道功能异常也会造成麻痹性肠梗阻。还要综合考虑患者是否因为感染而诱发肠梗阻,化疗医生也需要专业细致地考虑各种临床因素,对病人进行及时观察和密切随访。
肠癌的早期症状
随着人类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肠癌的发病率也逐年在增加。肠癌早期症状主要表现排便习惯改变或大便形状改变,比如便细、血便、粘便等。可能会有贫血、消瘦、乏力、低热等全身症状,有的还会出现腹痛、腹部不适。如果是腹痛或腹部腹不适,左半结肠较右半结肠明显。另外,如果是肠癌发生在直肠部位,距离肛门比较近,会有肛门坠胀感。如果肠癌造成肠梗阻或穿孔会出现腹痛剧烈,甚至会出现腹部包块淋巴结肿大,这些一系列的症状。
语音时长 01:33

2020-03-20

54333次收听

01:25
肠型腺癌
肠型腺癌,是属于病理学镜下描述的一个范畴,组织学标本可以看到有管状腺体,或者是乳头状结构的形态。一般情况下,肠型腺癌的内衬细胞,大多可以有肠上皮的表型,可以存在杯状细胞以及内分泌细胞成分。肠腺癌是恶性肿瘤,小肠腺癌少见,一般以大肠腺癌多见。大肠癌是常见的一种消化系统恶性肿瘤,目前大肠癌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90%以上的大肠癌都为肠腺癌。根据发病部位不同,大肠癌又分为结肠癌和直肠癌。大肠癌发病的高危因素和高脂肪低纤维饮食、慢性溃疡性结直肠炎、大肠腺瘤有关。大肠腺癌主要表现为肠道出血、大便习惯改变和腹部疼痛不适,可出现鲜血便、粘液血便、便秘、腹泻、腹泻和便秘交替等症状。确诊后要争取外科手术的机会,做准确的病理学评价,选择合适的化疗方案改善预后。